如果你是一个棋坛高手,也许会不愿与一个水平低的人对弈,因为结果几乎没有什么悬念,肯定是你这个高手局局赢。而打扑克就不是这样了,几个人在一起打牌几乎没有谁能盘盘赢,即使牌技不错,赢的时候得多一点,也总会有输的时候。
这是因为,下棋的时候,人和对手的每一步,都是公示于众的,棋局摆在众人眼前,谁都看得清清楚楚。而打扑克的时候,每个人只能看到自己手上的牌,看不到其他人手上的牌,怎么出牌完全是根据自己的牌的好坏来确定,最多也只能猜测其他人的牌。
这就是不完全信息下的博弈,胜负不仅仅要看实力,也要看运气和猜测命中的概率。
在打扑克牌的时候,我们会根据对方出牌的路数,来推测他手中可能有的牌,比如在上一轮中,对手如果出大牌可以得分,但没有出,就可以推测,他手中可能没大牌了,我们在这一轮中就可以据此安排战术。生活中的博弈大多数情况都属于这种不完全信息博弈,因为我们不可能了解对手的所有信息。
在拍卖商品或工程招投标中,参加拍卖的潜在买主愿意为拍卖品所支付的最高价格或参加工程招投标的投标者愿意为工程开出的最低价格只能是各个潜在买主或投标者心中的秘密,其他人是不清楚的,即使潜在买主或投标者告诉其他人他们愿支付的最高价格或最低价格,其他人也不会相信他们说的是真的。
当你与一个陌生人打交道时,你并不知道他的特征,如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事实上,即使与你长期共事的人,也很难说你对他有完全的了解;当你想买一件古董或名画时,你并不知道卖主愿意脱手的最低价格是多少,或买主愿意出的最高价格是多少
在不完全信息博弈中,对手的信息虽然不确定,我们不知道对手到底是哪一种类型,但是对手属于哪种类型是有一定出现概率的,我们要作的是,尽可能准确的算出每种情况出现的概率,然后做出最优决策。
下面我们通过一个例子来说明,不确定的情况下如何计算各类型事件出现的概率。
一名游客要去某风景区游玩。每天开往风景区的只有三辆交通车,两趟车前后的间隔时间为5分钟。三辆车票价相同,但舒适程度则有高、中、低之分。我们把它们分别称为上等车,中等车、下等车。这个游客不知道哪辆车最舒适,也不知道汽车开过来的顺序。不过对于他来说,多等5分钟或10分钟时间并无所谓,关键是要坐上最舒适的那辆车。
那么这名游客采取什么样的候车策略,才最可能搭上最舒服的那辆车呢?
这个问题就是一个不确定环境下的决策问题。这里的不确定性,源于游客对于不同舒适程度的三辆车开过来的顺序并不清楚。但列举起来,行车顺序无非有如下六种状态:上中下、上下中、中上下、中下上、下中上、下上中。如果游客任意选择一辆车搭乘,他这样“随便”的选择,使他搭乘到最舒适的车的概率为1/3。
当然,游客也可以设计复杂一点的策略:第一辆车不上,如果第二辆比第一辆好就上第二辆,如果第二辆比第一辆差就上第三辆。这样的策略会使其搭上最舒适的车的可能性是多少?
统计一下,我们可以发现,采用这个相对不那么“随便”的策略,游客乘上最舒适汽车的概率是1/2,如下图。
车序
上中下
上下中
中上下
中下上
下中上
下上中
游客策略成功
否
否
是
是
否
是
两种策略一比较,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出,比之“随便”策略下的概率1/3,游客现在搭上最舒适汽车的可能性增加了1/2-1/3=1/6。
这个例子给我们一种启示:当存在多个候选对象的时候,没有必要仓促做决定,等一等,看一看,比较比较,可以提高获得最佳对象的概率。这里的候选对象,可以是商业计划方案,也可以是待购的物品,当然也可以是待雇用的求职者,或者是你中意的女孩。
不过生活中有很多时候,我们难以对一个随机事件进行大量的重复试验,没有办法得到确切的概率,甚至有些不确定的事件,我们一生只遭遇一次,此时我们怎么评估事件实现的概率呢?
举个简单的例子来说:
在一个狭窄而只能单人通行的过道里,一个老师和一个学生遭遇了。若双方拥有完全信息,知悉彼此的身份,我们就很容易推测这个过道博弈的均衡结果将是学生让老师先行,因为社会中有尊师的礼仪规范。倘若信息不完全,比如学生对老师的身份并不清楚,这时学生需要评估对方属于老师的概率,如果他认为对方属于老师的概率很小,那么他可能就不会礼让老师先行;而如果老师知道学生对其教师身份的信念概率很低,那么老师也就不会试图享受先行通过。结果学生先行通过而老师后通过的结果也将是均衡结果之一。
在没有条件进行充分的概率计算,或是没有时间仔细考虑的时候,我们对不完全信息博弈的决策,就要取决于我们的经验或常识了。通常我们会对其实现的可能性进行一个主观评估,这就是主观概率。
我们很难说明主观概率是否合理,或者一个人的主观概率判断是否正确,但是在决策的时候我们自觉不自觉地都使用到了主观概率。而且,确实存在这样的事实:有经验的人比没有经验的人更能准确地判断形势。或者说,经验有助于提高主观概率的合理性或准确性。经验更丰富的人所做出的决定在事后被验证为恰当的频率要比缺乏经验的人高得多。这可能是经验在决策中占据重要地位的原因。
也许有人还会问,为什么有经验的人比缺乏经验的人能做出更恰当的决定?对此的一个解释是,错误的决定对个人的成功多多少少会有所妨碍,恰当的决定对个人的成功多多少少会有所促进;从而,在优胜劣汰的竞争过程中,经常做出错误决定的人可能会被进化的筛子过滤掉,而那些仍能留存在筛子上的人,他们往往是能够“经常”做出恰当决定的人—他们就是经验丰富者,他们对于形势的判断本身就更可能是恰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