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偶像为何迷失
    中国的教育到底缺什么?中国教育缺的东西太多:缺钱、缺人才、缺公平、缺特色、缺理想。然而,现在最缺的,是榜样的力量,缺信仰。

    30年前,学生们的目标是王进喜、铁姑娘;

    20年前,学生们的理想是雷峰、张海迪;

    10年前,学生们谈论的是高晓松、老狼和《同桌的你》。

    十年茫茫,当校园民谣如今也被丢在风里的时候,留给孩子们的,还有什‘么?

    在80年代,黄小茂是一个非常有名的词人,他说“我总觉得该拿些东西来纪念青春的”。

    据报道,广东一名初一男生每分钟能输入约30个中文字,每天发300多条短信。短信内容大致可分为两类,一是同学间的感情问题,二是港台的娱乐“星闻”。而关于学习方面的,只有一条:“数学第三题选C!”

    中国移动从2003年3月开始推出“动感地带”服务,目标受众直指15至25岁的年轻时尚族群,用户很多是小翔这样的中学生,目前数量已突破1000万大关。

    先前在广州举行的周杰伦演唱会,就由“动感地带”赞助,所有门票小公开发售,最后,有3万多名广州“动感地带”用户取得欣赏该场演唱会的特权,大多是20岁以下的年轻人。

    专家说:“就像我们穿衣服、逛街、看书等都是属于“隋有所寄’,如果“隋无所寄’就一定有心理障碍。”

    短信和网络可算是寄托了。那么,它们到底带来了什么呢?

    在对北京市六个城区53所不同类型中学的3000名初、高中学生网状况的调查中,有22%的被调查学生浏览过Se情网站,19.6%的中学生在别人的诱惑下,上网聊过男女两性话题,这说明相当一部分学生受到网Se情的诱惑。登录Se情网站或浏览黄色内容的主要原因,8%的学生是因Se情网站泛滥,一不小心就点击进去了;5.6%是出于好奇;不清楚原因的比例为5.5%。

    通过网络聊天钓来的网友见面,抢钱骗色,这种从网上学来的“生财之道”,在网络少年中间,早已不是什么新闻。

    我们只能说孩子们每天挺忙,但我们能说他们很充实吗?

    一位叫海天的年轻人这样记录了海南“垮掉的一代”:“现在海南的社会现了一大批质量不合格的新新人类:他们过早离开学校,成为社会的无、学游民,教育对他们无能为力;他们拉帮结派,组织起各种小集团,抢、偷、骗、拐、绑,无恶不作;有了些闲钱便开始追逐潮流,吸毒、嫖、赌,甚至强X少女,成了真真实实的五毒俱全的幽灵。当我一年后回到家乡海南的时候,我发现了什么?我看到了一张张消瘦得人不人鬼不鬼的小青年的脸,他们看到我回来只是睁了一双无神的眼睛干笑着。”

    何止在海南,只要我们走出大城市,甚至身处大城市里,我们随时随地就可以看到这样的场面。

    赣北小城九江,此地黑社会性质的组织“威名”远扬。众多十七八岁的“占惑仔”和“古惑女”正在成为这些队伍中的生力军。

    有个12岁的小孩,父母离异,母亲南下打工,父亲下岗后不知混在何方,他被抛给了年迈的奶奶。先是逃学,认识了一帮“古惑仔”后,下脆在社会上游荡。凭着天生的机灵,他很快在“大哥们”精心策划的大行动中充当了偷自行车、秘密贩毒活动中的小卒子。每月他从“大哥”那儿可拿到百把块的零用钱,够他在游戏厅、歌舞厅开销的。

    入夜的“夜猫”、“NO.1”迪吧和“土而奇”歌舞厅。在光怪陆离的旋转灯光和疯狂强劲的音乐节奏中,一群群染着黄发、行为不羁的花季男女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在舞池里发泄青春期过剩的精力。若是玩到了热火朝天的高潮期,你会看到男男女女嬉笑打骂、勾肩搭背、揽腰、头靠头堆在一起的场景。

    其实这群人中也有分别,有一部分人并不涉足犯罪活动,只是在常人的眼有一些越轨的语言行为而已。他们学习的欲望都不太强烈,文化水平比较低,自信心不足(常常以出位的言行来掩饰内心的空虚),却以无知为无上荣耀,贪图享受,不屑脚踏实地从低做起,因而常常以反叛社会的面目出现,以边缘的角色定位自己,试图引起社会的关注。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信奉不劳而获、胜王败寇的实利主义和肤浅的兄弟义气往往使他们滑入黑道组织,生活渐渐蜕变为行走于锋刃和荆棘中的危险生涯。

    笑贫不笑娼的环境造就了一批幼稚、病态的“问题少女”,吸毒、滥交、彻夜不归家,醉生梦死于娱乐场所、朝夕踯躅于犯罪边缘……

    来自北京、上海和长沙的调查报告表明,“问题少女”的数量上升已成为普遍性现象。

    九江戒毒所先后收容的3000多名戒毒人员中,25岁以下的青少年占了70%,初中毕业未能继续就业的占80%,年龄最小的只有15岁。

    这个群体正遭遇着知识和精神的双重贫困。

    古惑仔群体中有许多是学校应试教育中的失败者,而“差生歧视”现象对于处在渴望自我价值得到认可的少年来说,无疑是一只将其推人社会边缘的无情巨手。

    理想、信仰的迷失是“垮掉的一代”最致命的痼疾。

    2004年初,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以爱国主义精神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特别要加强对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

    礼义廉耻等那些曾经遭批判的传统道德,被认为是现代社会重要的精神资源。政协委员、上海古籍出版社的赵昌平说,法治是刚性规范,礼治是柔性规范。我们强调“以德治国”,就应该重视道德规范,尤其是青少年道德教育。他曾提出应该将道德礼仪教育纳入中小学思想教育课程。

    但是,过去的道德教育强调自上而下地动员,动辄学习制造出来的“先进和榜样”,但事实上却非常苍白无力。

    有个小学生得意地告诉同伴:我今天可把我们大队辅导员给问瘪了!我问她:你总说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你真的相信吗?辅导员回答:当然。我又问:那你为什么不把每月的工资拿出一半寄给西部的孩子?辅导员气得只好说:你这倒霉孩子!

    许多老师都认同这样的观点,传统的德育总是把少年儿童当成被塑造者。老师也习惯于把德育的条文、价值喋喋不休地灌输给他们,而很少考虑孩子们是否能够理解那些高深的、抽象的、价值取向惟一的概念,以至他们对家长的说教不感兴趣,对德育活动的参与积极性很低,甚至是不参与。

    也许,在这点上我们应该学学美国。在美国并没有国内的那种思想晶德教育课程,但有一门宗教课程,为孩子的成长提供道德启示。正是通过这种宗教课程的教育,已经13岁的孩子才有可能生平第一次地坐下来,与大人们一起讨论什么是妒忌、什么是自我中心、什么是犯罪、以及如何道歉、如何避免妒忌、如何避免自我中心、如何避免犯罪等这些平素很难沟通的敏感话题。

    也许,我们的教育首先要解决的正是如何让孩子“坐下来”的平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