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你在为谁教育孩子(1)
    “我觉得爸爸是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是不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什么是男子汉?我觉得,他首先应该全身心地爱自己的孩子,和孩子平等相处。打骂孩子的爸爸都不是男子汉,是懦夫;他应不嫌弃孩子,不管孩子是什么,他都爱孩子。孩子是你生的,如果你不满意,就打自己。打孩子算什么?又不是孩子非要让你把他生出来的。”

    ——郑渊洁在《父与子》里这样写道,

    据说,在亚旗还小的时候,郑渊洁的书房墙壁上,贴了好多诸如“爸爸饭后散步45分钟”、“爸爸注意休息”之类的字画儿。观者无不动容。

    “我只是觉得,在教育里.应该加进更多人性的东西。”

    郑渊洁在《郑渊洁皮皮鲁对话录》中写道:“孩子最最需要的不是营养,不是知识,而是尊重。”

    遗憾的是,许多父母在和子女说话时,话往往是横着从嘴里出来,怎么能刺伤孩子的自尊就怎么说,怎么能建立孩子的自卑就怎么说。”

    郑渊洁列出了“如何把孩子毁掉的6招”让孩子觉得自己什么都不行,没人赏识他。例如学习不行,长相不行,交朋友不行,千家务活不行,码虎,粗心,让大人为他受累。总之,他没有行的地方;2.经常拿比他“行”的人刺激他。例如这种话要时常挂在嘴边:“看人家,从不让父母操心!”这类话最具打击力和摧毁力,是毁孩子的王牌语录;3.父母把自己塑造成为家庭牺牲者的形象。这样会使孩子产生罪恶感,而一个有罪恶感的人往往采用自暴自弃的方法度过一生。具体方法举例如下:经常告诉孩子,自从有他,你连电影都没看过,你为他操碎了心,都累出病来了,最好再具体说出你身上的哪种病是由于他的出生造成的。或者说,如果不是为了照顾他,你早就在事业上有大发展了;4.和孩子说话时口气决不能和蔼,切不可使用商量的口吻,一定要使音量达到60分贝以上,一定要使用命令式的口吻。如果再能配以一些挖苦讥讽的汉语词组,则效果更佳。如“你真蠢”、“你混”、“没见过你这么傻的”、“怎么生了你这么个东西”等;5.孩子的一切要由你来决定,切不可给他一点儿自由。他的行踪你要密切注视,他如果有日记,你一定要设法偷看。他如果有信,你一定要审查。这样做能在他心里造成他不是人的感觉,造成他是一个受人操纵的木偶的感觉。一个怀疑自己不是人的人是决不可能奋发上进的;6.当众出孩子的丑。前5条都是在家庭里的“单练”。真正要彻底毁掉他,这第6条才是杀手锏,你一定要当着外人(或同学或亲友或邻居)损他,贬他,让他无地自容。从心理学角度讲,这样做能使一个人产生惧怕社会的心理,产生自惭形秽的念头。而一个惧怕社会和自惭形秽的人是很难自立于社会的。您掌握了以上6条,就基本上可以毁掉自己的孩子了。当然,还得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做到运用自如,这样才能将您的孩子彻底毁掉,使他终身一事无成。

    我想,这应该是所有为人父母者逐一对照反省的6条。我们的民族千百年来已习惯于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所以,“尊重孩子”一说,好多家长还得从头学起。

    孩子未出世就欣赏古典音乐,6个月开始看图识字、学外语,1岁就数数,l岁半背唐诗、儿歌,接着开始上各种各样的班……这样一个安排应该说是时下很多父母为孩子制订的一份成长汁划。殊不知,就是这样一份完美的成长计划竟然是导致孩子生病的罪魁祸首。天津市儿童医院对近万名就诊儿童的调查显示,因父母早期教育不当,大约有26%和15%的孩子分别有多动障碍和注意力障碍。

    今年8岁的苗苗,聪明又可爱。为了让她能够多学东西,父母给她报了很多特长班,别的孩子学的,她一项也没落下,苗苗的智力测评达到了124。可从上幼儿园开始,苗苗的问题就逐渐显现出来,最初是哭着不进幼儿园,后来勉强进去r,也不与其他小朋友交流,性格孤僻。今年上了小学之后,她表现得更为明显,进校门就哭,在座位上坐不住,有时勉强上一节课,下课就跑回家。其实,她回到家里也写作业,和父母交谈也没有障碍,但是只要一进校门,她就像变了一个人,全家人为此急坏了,不知该怎么办。

    天津市心理学会副理事长孙少强教授说,其实像苗苗这样的问题儿童不在少数,主要是由于父母早期教育不当导致的心理疾患。现在,年轻父母越来越注重孩子的早期教育,但许多家庭却对早期教育存在着观念上的偏差和方法上的不当。很多人认为早期教育就是单纯的智力开发、技能培养,所以有不少家长让孩子参加多种技能的学习班,这种用高年龄段的标准去要求一个低年龄段的孩子的方式显然是不正确的。

    这一代的孩子生存竞争很残酷,他们父母的危机感特别强,老是想把孩子培养成他们那样或他们希望的那样,搞“克隆”。孩子才两三岁父母就强迫他们背唐诗、念外语、学弹琴,有的父母给孩子报了无数的强化班,整整一星期都排了课程,每天让爷爷奶奶“押解”着去上课。这种训练无休止,从幼儿园开始,一直延续到初中、高中……

    有一位网名叫“满天飞翔”的高二学生在网上这样写道:“我其实什么也不是,甚至我连一个做人的资格都没有。我没有权利,在家里我没有发言的资格,我必须要按照我父母为我设计的未来去实现他们的蓝图。我是什么东西,我不是东西,我甚至连我家的一条小狗都不如,晚饭后小狗只要一叫,我父母会立刻兴高采烈地带它去花园散步,出门前却板起一张十儿年如一¨的“酷毖”的脸命令我必须待在家里看书写作业。

    我每次能上网都是因为他们带着小狗出去的时候才有机会,这是我唯一世界接触的机会,这也是我唯一能与这个世界交流的机会。不知为什么,我的心理没有任何幸福感,尽管我物质生活应有尽有。相反,在我心中有一种莫名的仇恨,我恨我的父母,我不知道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对我。”

    有调查显示,中国3至6岁的城市儿童中平均三成遭受了某些形式的“忽视”。而在国际上,忽视孩子与身体虐待、精神虐待等一样被列为“虐待儿童”的行为。这个调查是有关专家在25个城市,¨63个3至6岁儿童进行的,结果显示,对儿童的平均忽视率为28%。家长经常不与孩子交流、游戏而造成的情感忽视是发生率最高的一种忽视形式。

    2001年2月19日,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接过了首届“国家科学技术奖”的获奖证书和500万元奖金。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德高望重的科学家,在其大学毕业的表格上,其中有两项的填写让我们如今这些当教师或身为父母的人是不敢正视的:袁隆平在“爱好”一栏上填写的是“自由”,而在另一个“特长”的一栏中,这位日后的中国著名的科学家竞填写了“散漫”。

    看看河北省廊坊一中高二学生杜冠儒写的《新狂人日记》吧,虽然几卜年过去了,但鲁迅先生的呐喊依然在我们的心中飘荡着。

    新狂人日记

    某君昆仲,今隐其名。日前闻其大病一场。近见之,早已康复。因大笑,出示日记二册,语多荒唐,特录其下。记中之语误,一字不易。

    今晚夜色平和,诗一般的平和。

    “你去看课本!看这些管个屁用?它包你考上大学?”父亲说。

    这个人到底是不是我以前的父亲?也许不是了吧。我所记得的父亲全然不是如此的。莫不是我父亲落入某个歹人之手。换了个智能机器来顶替他,来迫害我?

    我害怕。

    对的。父亲定然不是先前的父亲了。不然,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态度在如此的短短几年里,怎会有这么大的差异?是的,就这几年。

    那个机器的眼睛阴森森的,好恐怖。

    那个机器瞪着那双恐怖的眼把先前父亲为我买的“圣贤书”拿走了。况且,在它的嘴里,把“圣”字去了,改为“闲书”。莫非这机器与我父亲有很大一致,只是在输入程序时,少输了两个字节,或者由于某种原因,遗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