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曾国藩与养生
    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物,人们对他毁誉参半,但是这不能降低他对中国历史的巨大影响,有些影响至今仍然还在。曾国藩写的《曾国藩家书》对后人影响很大,是一部百科全书,涉及修身、教子、持家、处事、为政、治军等,也记录了曾国藩对养生的认识和看法,是我们了解曾国藩养生思想的重要途径。

    曾国藩是近代儒家的一个代表人物,他的思想是对儒家思想的传承和发扬。曾国藩的养生思想是对儒家养生思想的传承和发扬。曾国藩年轻的时候读书艰辛,十载寒窗的清苦和孤寂,让初到北京的曾国藩水土不服,年轻的曾国藩得了一场大病。曾国藩在他病好以后认识到养生的重要作用,并且在以的岁月里研究养生之法,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养生观。毛爷爷在《体育之研究》中谈到,他学习曾文正公临睡前洗脚,食后千步走的方法,得益不少。

    曾国藩重视饮食调节对养生的作用。曾国藩吃早饭非常简单,早上他只吃一碗白米饭,没有一点菜,这样的做法看起来有点另类,让人难以理解,其实这背后有着深刻的养生道理。人经过一夜的休眠,处于空腹状态,吃的太油腻或者吃的太饱,又增加了肠胃的负担,人容易疲惫。特别是对于那些脾胃不是很好的人来说,最好的办法就是适当吃点,既解决饥饿感,又不增加肠胃的负担,让人上午的精力得到充分发挥。曾国藩把早饭俭吃当做养生的基本方法,坚持了一生。晚年的曾国藩把俭吃早饭作为家训留给后人,作为他一生养生经验的总结。曾国藩认为吃大鱼大肉可以伤脾胃,少食、素食、清淡可以养脾胃,脾胃得养,自然健康。

    曾国藩一直身体不是很好,后来又得了牛皮癣。曾国藩在遇到疾病的时候首先注重的是食疗,他认为最补的莫过于平常菜。曾国藩常年在外地生活,他注重吃家乡菜,尽量保持他在老家湖南的饮食习惯。一个人体质差脾胃的适应性也会差,体质差的人尽量也不要随便改变生活方式,避免引起肠胃的不适。

    曾国藩不吃补药,也劝家人少吃补药,他母亲失眠的时候,他让他兄弟用熟地、当归、黄芪蒸母鸡给母亲吃,都是一些简单的食材和就地取材的药材,没有特别的补药。

    曾国藩在家训中提出:读书以训古为本,做诗文以声调为本,养亲以得欢心为本,养生以少恼怒为本,立身以不妄语为本,治家以不晏起为本,居官以不要钱为本,行军以不扰民为本。这几句话也可以说是儒家思想的精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理都在这其中,能做到的就是胜利者。

    养生就要少发怒,恼怒是养生的大敌。许多人都是死于瞬间的恼怒造成的血压升高,血压升高还会造成其他身体的伤害。中医说怒伤肝。发怒造成的伤害不仅仅是肝脏,产生的毒素还会伤害其他的器官。

    曾国藩认为养生就是要养心为上,以君逸臣劳四字为主要目标。君逸就是养心,心要静,曾国藩每天坚持静坐,不论什么时间,静坐半个时辰,静极则阳来,静坐可以养阳。臣劳就是四肢要经常锻炼,经常活动才能保持经络畅通,才能保持健康。曾国藩每天坚持饭后走三千步,这也和古人说的饭后百步走有相似之处。曾国藩另外的爱好就是写字和下棋,每天写100字,用以收敛浮躁的心,他把练字作为培养自己忍耐能力和锻炼身体的一种方法,即使在战争十分紧张的时刻也一直坚持。

    曾国藩很重视饮食和睡眠对养生的作用。他说:养生之道,当于食眠二字悉心体验,食即平日饭菜,但食之甘美,即胜于珍药也。眠亦不在多寝,但实得神凝梦甜,即片刻亦是摄生矣。吃饭睡觉虽然只是日常生活中的小事情,但是从养生的角度看却是大事情。吃饭是养阳,睡觉是养阴。阴阳平衡人才能健康。

    曾国藩对勤非常重视,他在家训中要求他的子孙首先要勤,早上要早起,自己能干的事情不能要别人干,家中男女都要参加劳动。只有勤才能强身健体,家族才能长久兴旺。

    勤则寿,逸则亡是曾国藩的养生观。他自己也是这样做的,不管战争多么紧张,他都会按照自己的生活节奏学习和工作。他边打仗边治学,每天勤学苦读,成为知名的书法家和儒学大家,被儒家尊为仅次于孔子孟子的领袖人物。曾国藩用他的一生来实现了勤以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