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在一旁忙着的店老板看了屈楚和宁佑北几眼,两人气质都不像普通人,可别生了误会。
他走上了前,堆起一个笑脸对屈楚说
“客官,并不是我要卖你这个价格,你去其他店铺问问就知道了,今天的米价就是这个价格。”
宁佑北是不知道米的价格的,可他听了粮店老板的话也知道不对。
“你这话是什么意思今天的米价是这个价格,难道大米还一天一个价不成”
“不瞒客官,现在还真是一天一个米价,也得亏泉城的百姓相对来说还算富裕,暂时还可以吃得起,否则不知道乱成什么样子了。”
随着粮店老板的叙述,屈楚总算明白是怎么一回事了。
泉城的粮食产量远远不够,以往都是从淮城采购。八个月前,淮城的粮食价格开始上涨,刚开始的时候涨得不快,大家都没引起注意。可自从四个月前开始,粮食价格便开始飞速上涨,到现在已经涨了一倍多。
粮店老板道
“我们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导致粮食价格上涨了,淮城今年也没闹旱灾水灾,但我们去淮城采购大米时就是贵了,还不一定买得到。”
屈楚道
“我们刚从南蜀和南越过来,南蜀和南越同样不盛产粮食,这两地的粮食价格虽然也涨了些,但远没有你们这里涨得厉害。”
“客官你有所不知”,粮店老板说道“南蜀、南越和南夷隔得近,他们的大米都是从南夷采购的,因此没受什么影响。”
宁佑北就算不会做生意也知道这事说不通,他在一旁问“那你们也可以从南越采购粮食啊,何必非得从淮城买”
粮店老板看着宁佑北,谨慎地没说话。
屈楚示意宁佑北拿了通关文牒出来,“店家,我家少主是出来游学的,游学的目的就是为了增长见识,还望店家告知。”
见宁佑北不是官府之人,粮店老板才说道“这也不是什么秘密,只要是做粮食生意的人都知道”
南夷富产粮食、但人口相对较少,因此每年都有不少粮食剩余。但是南夷国和大虞国始终是敌对的关系,因此剩余的粮食也并不全都卖给大虞国。
而卖给大虞国的粮食也是层层把控。
南夷国会将卖给大虞国的粮食集中起来,统一卖给几个固定的大虞国粮商,而这几个大虞国粮商都是南蜀和南越的。
粮店老板道
“虽然大虞国没有规定大虞国的人不能从南夷国购买粮食,但这些事情毕竟不好拿到明面上说。
而且从南夷国购买的粮食总量也有限,因此那几个大虞国粮商也只将从南夷国买来的粮食在南蜀和南越销售。
泉城想要粮食还得从淮城购买。”
宁佑北听明白了。
泉城的粮食价格上涨是因为粮食来源地淮城的粮价上涨了。而南蜀和南夷的粮价较为稳定、则是因为两地的粮食来源是南夷国,而目前南夷国的粮价是稳定的。
“听店家的意思,想必是从南夷国购买粮食的价格较低、才有大虞国粮商愿意做这样的生意。”
粮店老板干笑了两声,“这我就不知道了。”
虽然粮店老板说他不知道,但想也想得到如果不是有利可图,谁愿意担着风险做生意
宁佑北和屈楚谢过粮店老板,继续逛另外的粮店。
逛了许多家粮店后,宁佑北得出结论
果然每家粮店的粮食价格都差不多,是泉城整体粮食价格贵,不是那一家粮店贵。
回到住的地方后,嫣红也带回来了消息。
这半年来,泉城的药材价格也上涨了不少,特别是治疗外伤的药物和配制“定心丸”的药材。主要原因是有人大量采购这些药物和药材。
嫣红说道
“我查看了一下价格上涨幅度最大的一些药材,意外发现是配制定心丸的药材,只是,有专门的定心丸买,为什么不直接购买,而是要购买药材去配制呢”
屈楚替嫣红解了惑。
“定心丸”虽然是一味安定心神的药丸,但是可以说是战时军中的必备之药。
军中的战争很残酷,刀光剑影、人仰马嘶,许多初上战场的士兵根本接受不了这样的事实,上了战场后会胆怯、甚至崩溃。
因此上战场前,会给这些士兵吃“定心丸”,让他们的心绪能安定些。
而且下了战场后,还会有许多的士兵沉浸在杀人的景象中不能平复,情绪得不到抚慰,也需要“定心丸”来恢复心神的安定。
有人大量购买“定心丸”的话,难免会让人联想到是军中所需,让人察觉了动静,所以才分开购买配制“定心丸”的药材。
嫣红问
“将军,那你的军队之前为什么没买过定心丸”
屈楚淡淡道
“我手下的士兵多数经过多年的战争,心里素质强、意志坚定,不需要定心丸。”
这话屈楚说得轻描淡写,但听在宁佑北和嫣红耳中却不是那么回事。
他们想的是
不知道哪个王爷造反,内部争斗还需要用这么多的“定心丸”来安定士兵情绪,而屈楚他们为了保家护国不知已经历过多少次战争、多少次生死。
这人与人的差距怎么这么大
见泉城除了粮食、药材价格上涨离谱外,其他的倒还正常,宁佑北和屈楚就打算离开泉城了。
他们这一次没有选择骑马,而是想坐船,沿着海水北上去到淮城。
屈楚问道“你们二人会水吗”
嫣红点了点头,“我会水,但是掉水了只能勉强保住自己,想救别人不太可能。”
宁佑北看着屈楚没回答。
屈楚明白了,这是个不会水的。
“那要不我们还是骑马”
宁佑北问道,“阿楚,你会水吗”
“我会”。
“那要不我们还是坐船吧。”
屈楚想了想,“那你注意点别落水。”
宁佑北连连点头。
屈楚之所以同意走水路,自然不是莽撞,她不止会水、且水性极好。
她有把握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在水中护住宁佑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