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论语》与养生(颜渊第十二)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颜渊问什么是仁。孔子说:约束自己能达到周礼就是仁。一旦约束自己做到了周礼,所有人都会称赞他达到了仁。修养仁德主要靠自己,难道还有靠别人的吗?颜渊说:请给我讲一下修养仁德的具体细节。孔子说:不符合礼的事情不要看,不符合礼的话不要听,不符合礼的话不要说,不符合礼的事情不要做。

    孔子一生追求克己复礼,恢复的礼是周礼,周礼是让人养生的,这个我们讨论过。孔子认为一个人的行为符合周礼是修养仁德的重要方式,自己自觉约束自己最重要。在日常生活中自觉远离不符合礼的东西,从身边的小事情做起。孔子的教育都是从细微处开始,没有空洞的大道理。

    孔子非常注重榜样的力量,非礼勿视、非礼勿听是对不符合礼的东西封杀,不符合礼的东西不看、不听,就是让人远离那些不讲礼的人,多向那些讲礼的人靠拢、学习。现代人对自己的生活细节总是过多的宽容,总喜欢说的一句话是:不拘小节。过多的不拘小节让我们离仁德越来越远。

    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仲弓问什么是仁。孔子说:每天出门要像接待重要客人一样穿着讲究,说话敬慎;役使老百姓要像举办大型的祭祀活动一样小心谨慎。自己不愿意承受的事情,不要强加给别人。在外面和人交往要让人愉快,在家里要让家人愉快。仲弓说:我虽然不聪明,请让我按照您说的去做吧。

    这段话最出名的是中间的一句话: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已经作为经典被刻在了联合国的墙上,成为世界各国都认可的行为准则。这句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世界上大多数的矛盾冲突都是因为没有站在对方的立场上面换位思考,如果大家都做到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也不强加给别人,这个世界就真的和平了,社会就真的和谐了。

    出门如见大宾是对所有的人都以礼相待。见重要的客人首先是要穿戴整齐,注重礼节。把见到的每一个人都当做重要的客人来对待,这个恰恰是人们最欠缺的,人们总是把见到的人分为三六九等,对待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态度。由此可见能达到仁德的人都是非常少的,无论在什么时代。

    使民如承大祭和老子讲的治大国如烹小鲜的意思相近,和老百姓打交道要敬重对待,以礼相待不能因为老百姓地位低就不敬重。统治阶级对老百姓的敬重程度决定了他统治的稳定程度和时间长短,历史上政权的倒台大多是因为对老百姓敬重不够。一个政权要养生,想统治更长久,就要使民如承大祭。

    在邦无怨,在家无怨的解释有不同意见,有的说在邦是指在诸侯国,在家指的是在大夫之家。按照养生思维来解释,在谁家不重要,关键是无怨,无怨不能仅仅解释为不遭到怨恨,解释成愉快比较接近孔子的养生思想。

    孔子这段话解释的仁德非常重要,上至治国安邦该怎么做,下至家庭和谐该怎么做,都给出了路线图。如果总结为一句话,那就是要对所以的人都以礼相待,让每一个人都快乐的生活。

    司马牛问君子。子曰:君子不忧不惧。曰:不忧不惧,斯谓之君子已乎?子曰: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

    司马牛问什么是君子。孔子说:君子不忧愁不恐惧。又问:不忧愁、不恐惧,这就能叫做君子吗?孔子说:内心不感到饭错误而悔恨,那又忧愁什么,惧怕什么?

    孔子说过仁者无忧,勇者无惧。君子无忧无惧,君子兼有仁者和勇者的品质。自称君子的人很多,但是真正不忧不惧的人又有多少?这个不忧不惧不是口头说的,而是内心自我反省的结果,是发自内心深处的声音。做什么事情都问心无愧才能不内疚,慎重对待每一件事情才能做到问心无愧。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就是君子对待事情的态度,这样慎重就是为了做到问心无愧。

    君子内心坦坦荡荡,没有什么事情忧愁,也没有什么事情害怕,做事情问心无愧,有的只是快乐,每天心情愉快。真正做到不忧不惧的君子也一定长寿。司马牛忧曰:人皆有兄弟,我独亡。子夏曰: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吾兄弟也?

    司马牛担忧的说:别人都有兄弟,唯独我没有。子夏说:我听说有这样的话,死生都由命运主宰,富贵全在于天意。君子敬慎而没有过失,待人恭敬而有礼仪,那么四海以内的人都是自己的兄弟。君子为什么要担忧没有兄弟呢?

    现在我们说的最多的是四海之内皆兄弟,我们的朋友遍天下,但是大家都很少提到这句话的前提条件是要以礼待人。只有以礼待人,才能四海之内皆兄弟,五大洲内皆朋友。中国是礼仪之邦,近代以来我们的礼丢失了许多,盲目向西方人学习西方文化,淡化了以礼待人。人与人之间交往缺乏以礼相待,许多的社会矛盾和家庭矛盾都是因为缺乏以礼相待造成的。

    国与国之间交往也更需要以礼相待,现在的世界是弱肉强食的霸权主义在主导,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用强权来对待那些小国家,所以他到处都是敌人。中国对大小国家一样以礼相待,我们的朋友就会遍布五大洲,到处都是我们的兄弟,哪里都有我们的朋友。中国的外交方针也应该是来自《论语》的思想,这样才能让我们在世界上赢得更多的朋友。

    子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

    孔子说:听讼判案,我和别人差不多,我首先会努力让人们没有诉讼。

    孔子对待诉讼的态度首先是避免,这个态度深深的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大多数人都尽量避免诉讼,有什么问题大家协商解决。中国人喜欢用化来解决矛盾,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也有人说这是中国人的缺点,什么事情都喜欢做和事佬,是非不分明。

    避免诉讼是出于养生思维,而不是为了追求是非曲直。特别是一些小事情和邻里纠纷,西方人会因为一点小事情和邻居打官司,赢了又怎么样?得不到什么,反而会失去很多,浪费了时间和金钱,影响了和周围人的和。各级法院都有调解委员会,打官司首先调解是中国法律的特色,也是孔子避免诉讼思想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