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二十章:拖、拖、拖、拖延症
    拖延源自恐惧

    人之所以会有恐惧

    是因为留给自己思考的时间太多了

    胜利只属于没心没肺的人

    有那么几个月的时间,我表现出远远超过自己日常工作的效率,作为一个有通信恐惧症和社交恐惧症的人,我会在一天里为工作打很多通电话。这在过去很多年里都实在太罕见了,罕见得我都有点儿鄙视自己。现实中的我,是一个把每件事拖到最后一刻才去完成的人,曾经我对这种恶习的解释是我只有在时间和结果的双重重压下才能高度集中注意力,调动出全部的心智,并且表现出最高的效率。但是就在几年前,我学到了一个新的名词,我才明白,我的借口并不成立,继通信恐惧症和社交恐惧症之后,我得了第三种病:拖延症。

    拖延症,学术上的定义是非必要、后果有害的推迟行为(这么拗口的解释明显是患有其他精神疾病的人写的)。这个词最初亮相是在爱德华·霍尔出版于1548年的书里。那个年代中国正处于明清交替,有一个叫文嘉的人写下了那首著名的《明日歌》:“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而在《圣经》从希腊文翻译为英文的过程中,“拖延”更多被译成“罪过”(sin)。直到工业革命之后,拖延才逐渐具有了现在的含义,它被视为“以推迟的方式逃避执行任务或做决定的一种特质或行为倾向,是一种自我阻碍和功能紊乱行为”。虽然拖拖拉拉从猴子能直立行走之后一直存在,但“拖延症”正式成为病症也只是最近一二十年的事。其实,单纯的做事拖拉或是懒得去做,只能定义为“拖延”,不能叫拖延症,那只是一种坏习惯。但当“拖延”已经影响到情绪,比如出现强烈自责情绪、强烈负罪感,不断地自我否定、自我贬低,并且伴生出焦虑症、抑郁症、强迫症等心理疾病时,才能称之为“拖延症”。我病了,我的自我诊断就是这样,各位也可以自测一下,这样住院还能有个伴儿。

    我想很多人都有类似的经历,一件事情,你觉得自己五天可以做完,所以在离期限还有十五天的时候你一点儿也不着急,甚至根本就不愿去开始。直到最后只剩五天了,压力突然落在头上,这种紧迫感和焦虑会大大激发你的斗志,会让你觉得,自己只有在重压之下才有做事情的状态。而当最后拿到结果的时候,成绩往往还不差。这种过程反反复复,就强化了自己最适合在deadline之前短期高压的状态下工作的信心,并且不断对以后的拖延进行自我暗示甚至扬扬得意。国外的专家把拖延症分为消极拖延和积极拖延两种,消极拖延主要跟不自信和恐惧有关,而积极拖延主要跟拒绝控制、敌意以及追求完美有关。比照我自己,我发现我病得很严重,因为两种我都有。

    很多年前,我曾经历这样的一次拖延症的大爆发,当时我的职业生涯遭遇很大困境,我跟顶头上司有了尖锐的矛盾,在抗争未果后,我有些心灰意冷。我可以投降服软,也可以装傻混下去,但那都不是我想要的,我能想到的最好的结果就是换一个平台,结束争斗,重新开始。我首先需要征求那个新平台的领导的意见,看他是否愿意接纳我,并且有能力帮我跳过去。这是一件很敏感的事情,在“喉舌”里跳来跳去可不像企业换岗那么简单。我想我应该给他打一个电话,探探他的意思,每天我都无数次拿起电话又放下,拿起电话又放下,我坐在家里设想了成百上千种可能的回应,以及我该怎么办?我甚至在梦里都会梦到他拒绝我的情景对话,而我只是个想继续做节目的DJ。

    这样的辗转反侧竟然持续了十天的时间,这十天很煎熬,人是那样的茫然、无助和恐惧。我每天都用那些可能的拒绝与羞辱、托辞与借口吓唬着自己,一天天拖着。第十一天,我觉得实在不能再拖了,我咬牙把电话拨了过去,我们的对话只持续了十五秒钟,我说您最近有空吗?我想跟你聊聊。他说明天下午三点来找我,电话就挂了。这个十五秒的电话实在不在我那一千种设想之中,所以我又重新为第二天的面谈设计了五百种可能。又是漫长的一天一夜,第二天,我来到他的办公楼下,我去早了十分钟,我没有马上上去,在楼下站了九分钟才迈步上楼。听到这里,你会跟我一样悬着一颗心走进那个办公室,并且又设想了各种可能吗?

    事实上,我们见面只谈了五分钟。他问最近干得不开心吧?我说是。他问有什么想法?我说我想到你这边来。他说好,欢迎,但是手续和关系会比较复杂。我说我知道。他说这些都不用你管,我来解决。我说好。他说你来了能做一档不是音乐类的节目吗?我说可以。他说那好,我还要开会,你先回去吧,什么也不要说,抽空想想新节目怎么做。然后我就离开了他的办公室。这就是我辗转反侧了十天的结果,它不在我的任何一种猜测与设想之中,它比我的任何设想都简单,都顺利,都直截了当,但却是我唯一没有去设想的。就是从那一天开始,我坚信一个道理,现实的结果永远不会比你内心的设想更糟糕,实现的过程永远不会比你的猜测更艰难。遇事唯有把脑袋挂在屁股后面,迎头冲上去,胜利只属于没心没肺的人。

    我经历的故事是典型的被动拖延,源自人的不自信和对失败的恐惧。其实人生下来是没有恐惧的,越长大,明白的事情越多,预见的可能就越多,恐惧也就会越多。恐惧多了,又躲不开,就唯有拖着。这个道理理解起来并不难,而积极拖延显然要比消极拖延复杂得多,导致积极拖延的最主要原因是追求完美、抗拒控制和敌意。追求完美的积极拖延症患者在内心总是告诉自己:再给我点儿时间,我可以做得更好;或者我还没有完全准备好,我的想法还不够成熟。在艺术家和作家中这种情况非常普遍。而抗拒控制与敌意则源自于交给你任务的人以及任务本身可能是你不接受的,同时你希望自己主导整个事情的进程,而不是被别人设定的时间期限所控制。人在这个时候会不自觉地拖延进程与节奏。积极拖延的人并不会因为自己影响了进程而快乐与欣慰,他会在内心中充满焦虑与自责,否则他就不是个病人而是个阴谋家了。

    对于我自己来讲,追求完美以及对逼到头上的事情完全不感兴趣是我积极拖延的主因,一个太阳金牛上升处女的人因追求完美而迟迟无所作为是很难避免的。更多的时候,工作的节奏会取决于我的兴趣。每个人都要养家糊口,很难说有多少人是在为了自己的事业梦想在工作,即便那是你热爱并且满意的一份工作,经年累月的重复也会让你渐渐失去兴致和乐趣。如果你没有巨大的生活压力,那么拖延很快就会成为常态直至病态。这十八年来的工作经历告诉我,唯一能让我保持积极性规避拖延症的途径就是不断地创造,去做充满未知与创造性的工作,只有创造力才能让人保持活力。但这段话显然不适用于所有人,所以大家不必以此为标准来衡量自己的生活。

    拖延症,看起来离每个人都很近,但它仍然是个枯燥的话题。抛开那些深奥的病理心理学和社会行为学术语,我们不妨用几句人话来总结一下这种“流行病”:

    1.拖延症不是天生的。

    2.拖延并不是一个时间管理和计划管理的能力问题,而是心态问题。

    3.拖延症患者总是在对自己撒谎。

    4.拖延症患者总是能在拖延中给自己找到各种消遣。

    5.拖延症患者酒量都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