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几篇文章里写到一些游戏,还有些游戏没提到,比如“藏猫猫”也叫“捉迷藏”、“抓瞎”或者“老鹰捉小鸡”,“丢手绢”,还有智力游戏“憋死牛”、“连城”、“天下太平”和“捉小偷”等,这些游戏都是传统的游戏,一代一代地传下来的。
“憋死牛”和“连城”象“走五道”一样要画棋盘,双方各有棋子,棋子都是用的代替物,双方不一样即可,走起来,是要动一份心思的;“天下太平”二人玩,“石头剪子布”——用手表示,拳头为石头,食指和中指一箭指伸出为剪子,巴掌为布,石头硌剪子,剪子绞布,布包石头。二人伸出手表示这三样,嘴还得说“石头剪子布”,赢者写一笔,先写完“天下太平”四个字为胜家。
“捉小偷”属于玩牌性质,用四小张一般大小的纸分别写“大官”、“巡捕”、“打手”、“小偷”,然后折好,四个人玩儿,一人要一张,这时“大官”发话:“‘巡捕’在家吗?”“巡捕”得回答:“‘巡捕’在家!”“大官”下指示:“‘巡捕’抓小偷去!”“巡捕”要察言观色,在剩下的二人中判断哪个是小偷,略沉思一下,“巡捕”指出“小偷”报告说:“报告‘大官’,抓住‘小偷’了。”如果对了,“大官”发话:“‘打手’在家吗?”“打手”回答:“在家!”“大官”再指示:“打‘小偷’!”“打手”问:“打几下?”“大官”说:“五下!”打多少由“大官”自己定。如果“巡捕”抓错了“小偷”,则让“打手”打“巡捕”,这游戏主要是看“巡捕”的判断能力。
“藏猫猫”、“捉瞎”、“老鹰捉小鸡”和“丢手绢”现在有些地方还玩儿,我们玩“捉瞎”,开始送瞎时还有一套歌谣,当“瞎”的人把眼睛蒙上,一人把着他送一程,要念道:“送‘瞎’,送‘瞎’,送到南洼,南洼有鬼,咬你大腿!”然后问“瞎”:“要风?要雨?”“瞎”答要风或要雨,要风,送“瞎”人照他脖后吹口气,要雨,送“瞎”人冲他脖后吐口唾沫,接着再问“要锥子要剪子?”要锥子送人照他脖子用手指撮一下,要剪子送“瞎”人两手指掐一下,这才开始抓了。
“藏猫猫”和现在的玩法相同,不过,我们玩时有一个故事。一次,我们分伙在院里藏,玩着,玩着,怎么也找不着大勇了,大家前院后园地找,找呀,找呀,也没找着,连小棚子也找了,虽然玩时讲下不准到外院和小棚子藏,可也没有。他哪儿去了呢?小三跑到他家去找,他妈说没回去,我们几个分头去东院和西院找,也没有,怎么办呢?告诉他家说他丢了,怎么丢的呢?不知道。这时,从哈尔滨回来的三姐,到大衣柜里拿衣服,一开柜门还吓了一跳,大勇正坐在那儿睡的可香了!大家又乐又气,把他摇醒了,他还不愿意,说:“喊什么?喊什么?”我问:“你怎么在这儿呢?”他“啊”一声,回想一下说:“咱们藏猫猫,我藏在这儿了,先还听你们来回走,还说打个鸣,我也打了,可是,不知怎么睡着了……”大家乐开了,张头说:“你在这儿睡的可挺香,可把我们吓坏了,怎么也找不到你,这就要找你爸去了,好找你呀!”大家哈哈乐起来。
现在的话:游戏是童年时的美好天地,多参加些游戏,在游戏中学习,在游戏中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