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非正文)
鄱阳湖大战,历时三十六天,最终以朱元璋大获全胜,陈友谅兵败身死而结束。
本来陈友谅是南方义军中势力最大的一支,经此一战,灰飞烟灭。而朱元璋实力本来是跟张士诚伯仲之间,此战之后,基本就呈碾压之势。朱元璋取陈友谅而代之,成为了南方义军的扛把子。
所以说这场仗,基本上奠定了朱元璋最后称霸天下,逐鹿中原的基础。如果没有这一战,朱元璋会很难。
来看看他有多难。刘福通被灭后,他北边是王保保的元朝精锐,西边是陈友谅,东边是张士诚,南边是表面臣服,实际不怎么鸟他的方国珍。
王保保就不用说了,接手了他养父察罕帖木儿的所有班底,刘福通就是这拨人打残的,只要北方一平定,肯定要南下搞事情。
陈友谅跟朱元璋打了很多年了,小仗互有胜负,大仗基本都是朱元璋赢了。他要不死,这仗估计不会停,会一直打到一个被另一个灭了为止。
张士诚跟朱元璋也是打了多年,反正如果别人打朱元璋,他肯定不介意上去补个刀,下个黑手什么的。
方国珍虽然战斗能力比较渣,但方国珍在福建,福建那地方山多,不利于大兵团推进,易守难攻。而且海运发达,进出口贸易繁荣,所以方国珍很有钱,也是块硬骨头。好在方国珍不打人,谁来了他都投诚,给钱买平安。
稍微分析一下,就不难看出,鄱阳湖大战之前的朱元璋其实并不好过,基本都是两线甚至三线作战。之前就差点被陈友谅与张士诚两面夹击,当时形势就很危险。好在一个太急,一个太怂,没形成包夹。
形势分析完,再来品品这仗是怎么打的。
这场战斗的起因是,元军攻破韩宋都城汴梁,刘福通兵败身死,小明王韩林儿被张士诚大军困在安丰(今安徽寿县安丰塘)。
朱元璋当时名义上还是大宋(韩山童称帝时定国号为宋)的臣子,出于江湖道义,明王有难,他不能坐视不理。为救小明王,朱元璋就亲率大军北上安丰。
《明史》记载,当时刘伯温建议不要去救,一是大军北上,应天空虚,怕有人来偷塔。二是把小明王接回来,中书省就要加把龙椅,这个事就特别麻烦。
刘伯温是元朝官员投过来的,从刘伯温的角度来分析,他说的自然没错。但代入朱元璋的视角,当时很多义军包括朱元璋自己都是白莲教徒,他们都是拜明王的,站在宗教的立场,不救明王,有违教义,这个事可大可小,就看白莲教众对明王的奉信程度。
如果白莲教结构松散,信明王只是嘴上说说,救不救问题不大,但要是教众都比较虔诚,真心拜明王,那不救就影响手下将士对朱元璋的忠诚度。反正综合考虑后,朱元璋还是决定出兵。
陈友谅得知朱元璋主力北上,江南一带兵力空虚,于是拖家带口,带上一家老小,数千艘战舰,号称六十万大军,攻打洪都(今江西省南昌市)。
至于为什么要拖家带口,我的理解是陈友谅本身得位不太正,他是先干掉倪文俊,再干掉徐寿辉后上台的。他怕这两人的老部下在后方弄他,于是决定家小都带在身边,这样他认为就绝对安全。
先来分析下陈友谅的战略选择,有人说他不应该打洪都,应该直接打应天(今江苏省南京市)。
笔者认为打应天肯定不是最优解,打应天要经过安庆,池州,铜陵,太平等好几个长江上的重镇。看明史就知道,元末这几个地方经常打仗,所以肯定有比较强的武装力量驻守。
如果一路沿长江横推过去,这几个地方都不好打,这样一路打着过去,在庐州(今安徽省合肥市)打左君弼的徐达、常遇春肯定就有时间回南京布防,那江南空虚的这个timing就错过了。
如果绕过这几个地方直接打应天,或者离应天比较近的太平,这个补给线拉得太长。甚至可以说没有补给,长江上随便设几个卡,就把你的粮草给断了。再把上游一堵,把长江当个口袋,他这几十万人马就都装这口袋里了。
而且应天肯定也不是一两天就打得下的,只要朱元璋扛到徐达、常遇春回师,打应天的计划自然就破产了,而且想撤还不好撤了。
退一万步,应天哪怕被打下来,只要没干掉朱元璋,被他跑出来。朱元璋东边有汤和,南边有李文忠,北边有徐达、常遇春,西边有朱文正。这四路再一合围,陈友谅就跑都没地方跑了。
再来看看打洪都的战略,江西本来就是陈友谅的地盘,是上次他攻打应天失败后,江西的胡廷瑞看苗头不对,带着手下投降了朱元璋,而且朱元璋还答应了胡廷瑞,保留了这些降将对军队的领导权。
所以这期间还出现了兵变,是徐达去镇压的,可以看出陈友谅在江西的群众基础比较好。而且陈友谅应该也没想着要一棍子打死朱元璋,只是想把以前的地盘拿回来。
他把江西搞定后,再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是战是和都可以,也可以再跟张士诚合计合计,两面夹击朱元璋,这样战略主动权就在自己手上了。
所以笔者认为陈友谅在战略选择上问题不大,利用这个timing打洪都,应该是当时的最优解。
再来看战术执行。
打洪都肯定是越快越好,毕竟夜长梦多。但洪都毕竟是个大城市,不那么好打,如果没有迅速拿下,还要有b计划。
所以陈友谅先是闪击洪都,不出意料,没有迅速拿下,于是执行b计划。
先围洪都,再慢慢蚕食江西其他地盘。江西以前本来就是他的地盘,朱元璋自己的“中央军”基本都在洪都,其他地方的部队都是投诚过来的,就派了几个官员去接管。所以江西其他地方,像吉安,赣州等州县很快就被陈友谅的人拿下了。
围了洪都以后,不光粮草给断了,信息渠道都给掐了,不让朱文正去应天搬救兵。这个执行得很好,但不完美。
很好就好在朱元璋在洪都被围两个月后才收到消息,不完美则是朱元璋最终还是得到了洪都被围的这个消息。
战术执行到这里出了点意外,敌我双方估计都没料到朱文正带着两万人马,硬扛了陈友谅六十万大军整整八十五天。
这八十五天太重要了,如果朱文正没扛住,那朱元璋基本上就不用来了,直接退回应天算了。如果陈友谅拿下洪都,朱元璋再打回洪都的概率几乎为零。
这里顺带提一嘴朱文正,朱元璋哥哥的儿子,他的亲侄子。朱元璋哥哥死了后来投奔他,基本是他当亲儿子一样一手带大的。(跟他的亲外甥李文忠的情况类似)
洪都保卫战朱文正立了大功,从这整个一系列的军事行动来看,说他是首功也不为过。据说战后老朱没重赏他,他心生怨恨,后来就反了,然后被软禁到死。
史料里记载了他的三个罪行,一是私生活不检点,强抢民女;二是床上雕龙画凤,有僭越之嫌;三是暗通张士诚,想投敌。
说实话这几个罪名感觉都挺牵强,这里就不展开说了,有机会再分析一波。
接着聊鄱阳湖。
事态发展到这一步,陈友谅有两个选择,第一,撤,带着全家老小回家,下次再战。第二,干,就在这里干一票大的,跟朱元璋决一死战。
他选择了干!
这个选择理论上没问题,毕竟自己不仅人多,而且战舰又多又大,六十万对二十万,优势在我。
具体怎么打,其实他也有两个选择。第一退回湖口,占据长江上游,以逸待劳,等着朱元璋过来了再干他。第二就在鄱阳湖等着朱元璋来,再集中攻城的全部人马干他。
他又选择了方案二。
其实也没问题,毕竟他人多船多,鄱阳湖水面开阔,可以展开全部队形。而长江江面比较窄,大部队展不开,那他的人数优势,船数优势就要打折扣。
然后就是朱元璋来了,双方干起来了。
这场大战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双方在湖上硬干;第二阶段是朱元璋退回长江,扼守隘口,双方对峙;第三阶段是陈友谅忍不了了,直接强行破口,结果一不小心领了盒饭,然后部队就一败涂地,一直退回武昌(今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
来看第一个阶段,虽然《明史》跟《明实录》记载各种大胜,各种火攻,烧了多少船,杀了多少人。
但实际上这一阶段朱元璋应该是吃了亏的,因为他一直在退,而且朱元璋还差点被张定边越塔强杀。
可能这一阶段朱元璋打出了比较可观的战损,奈何对方人多船多,于是就只能边打边退,从鄱阳湖一直退到了湖口。
在第一阶段吃亏后,朱元璋改变了策略,退回长江,扼守隘口,把陈友谅困在鄱阳湖,再让朱文正率洪都的部队断陈友谅的粮草。
双方就进入到第二阶段的对峙。这一阶段朱元璋占了地利,陈友谅空有大舰队,奈何口子太小,不利强攻,于是只能大眼瞪小眼,瞪了十多天。
这段时间虽然没怎么干仗,但双方都很难。陈友谅难在搞不到粮草,朱元璋难在他耗不起,毕竟他菊花位还有敌人,无论是张士诚还是王保保要是这个时候给他来一下,他都受不了。所以他还写了信给陈友谅,要求停战,握手言和,但陈友谅拒绝了。由此可以看出,朱元璋可能还难一点。
过了十多天后,陈友谅确实没粮草了。实在忍不住了,于是就不计代价,强行破口。陈友谅不要伤亡数字,只要塔山,哦不,要破口。但他万万没想到,这个伤亡数字里包括了他自己。
于是就进入了第三阶段,陈友谅率部强攻,正面突围。
这是一场混战,双方打得乱成了一锅粥。占据地利的朱元璋肯定有优势,但陈友谅还是人多,结果还是被破口了,陈友谅的舰队突围了。
陈友谅突围后,其实朱元璋很担心陈友谅再杀个回马枪,毕竟突围后陈友谅在上游,而且人马还有不少,再打起来怕就要吃大亏了。
不出意外的话,就会出点意外,陈友谅竟然在混战中被箭射死了。史书中没有记载是谁射死的,有人说是郭英,这个事很难搞清,几万人混战中的弓箭对射,估计弓箭手也不知道瞄准的是谁。而且那个年代没有照片,也没有视频,那个射他的人可能也不知道他就是陈友谅。
陈友谅这一嗝屁,平衡就被打破了,胜利的天平就彻底倒向了朱元璋。剩下的事就水到渠成了,这场仗就基本打完了。
从战略战术上分析,这一仗陈友谅打得没毛病,但主帅死于混战的乱军之中,这种小概率的偶然事件发生了,这个没地方去说理,只能怪自己命不好。
如果陈友谅没死,无论他返身再战也好,退回武昌也罢,朱元璋肯定都不会好过,这天下还指不定是谁的。
这不禁让我想起了东汉末年的官渡之战,这两战的相似之处都是以弱胜强,而且奠定了弱者后来称霸的基础,不同之处是陈友谅是当场就挂了,袁绍是仗打完后回去才领的盒饭。
如果袁绍不死那么快,官渡这一仗他虽然输了,但他基本盘毕竟还在,而且曹老板也是惨胜。所以袁绍实力还是能压曹老板一头,曹老板就没有那么容易统一北方。
但袁绍一挂,两儿子内讧,这么好的机会,那曹老板就不客气了,连带人家的老婆一起,直接拿下。
历史有时就是这么偶然,史书上会写陈友谅的失败是因为他各种人品不行,打仗不行,对老百姓不好等等。这些基本上就是胜利者写给后人看的,看看就得了,别当真。
成王败寇,胜利者都会给自己的成功与对手的失败安排上许多的理由,其实有时可能就是那么一个意外,这个意外可能比那许多个理由更重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