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没有怀疑徐兰的话,石三个回去说他们姑姑跟姑丈读书认字,学得比他们快,还常听他们说兰经常上山采药回来晾晒。
他问徐兰“去服徭役的很多人跟我生一样的病,你给不给外人治病”他和一些人关系好,在服徭役的时候相互帮忙,不希望他们有事。
徐兰知道生病的人不会去找大夫看病,便说“治,只是每个人的身体情况不一样,有些人可能本身就有其他病,不一定都能治好,家里的药也不多。”
木说“我会和他们说,那我现在就去找他们,药贵不贵”他没有找医者买过药,旁边的人也没有,不知道药是什么价。
徐兰思索一下说“行吧,不贵,每人带几两麦子就行,他们也都咳得厉害”她本想免费给人抓药,随即又觉得不好,便改口要几两麦子,这很便宜了。
“跟我一样咳。”木再不懂也知道兰收费很便宜,迟疑问“几两麦子就可以了”
徐兰说“可以,你叫他们带干净的竹筒来装一点秋梨膏。”
木脸上肉疼“你阿母说五大筐梨才做出一点秋梨膏,这东西贵。”
秋梨膏拿去邯郸城卖肯定很贵,徐兰不在意说“自己做的,你让他们多抓两把麦子来就行。”
木见兰脸上坚定,说“成吧。”
木出去半个多小时后带五个人回来,徐兰拿纸笔记下他们的名字和病情,并问他们以前有没有不舒服的地方,五人都说没有。
五个人病情和木几乎差不多,是风寒咳嗽。
徐兰给他们每人抓同样的六剂药,把药给他们的时候交待他们怎么熬药,并嘱咐他们吃药不能吃芦菔,不然吃的药没有效。
五人认真答应,每人给一竹筒麦拿药后离去。
李方将兰娘子给人看病从头看到尾,觉得奇怪,阳买回来的几卷医卷自己大略看过,医卷上记载的内容不多,之前兰娘子采药回来并处理药他就有点奇怪。
她给木治病好转,现在又给其他人看病抓药,她给人看病时显生疏,但感觉很懂的样子。
李方虽然觉得兰给人看病违和但没有去探究,阳和兰跟平常人不同,也许他们都有过奇遇。
五个人提着药包从徐兰家离开比较引人注目,不免被人询问,五人如实回答,于是徐兰会给人看病,并且有药,只要一竹筒麦的事很快传开。
没有多久便陆续有人来找徐兰问询并看病拿药,第二天来的人更多。
第三天上午徐兰准备的药材好几种没有了,秋梨膏也用完,她只好跟后面来看病、同是患风寒咳嗽的人说“很多药没了,现在只有干姜和生姜,姜和连须葱白一起煮水喝有效果,但具体效果不清楚,你们要吗”
病人“咳咳,咳,要,我家没有种葱,你有葱白吗”
徐兰“有。”
姜和葱白一起煮后喝,治风寒咳嗽是有一些效果。
于是,三四天后徐兰家里只剩下一些生姜,后院种的葱只留一点做种子,做菜没有葱放了。
什么药都没有,徐兰便进山把去年的炭窑扩长一倍,将前段时间砍的树枝搬运进去烧炭,烧炭的时候采挖一些时令药材,并在山里用两颗山茶树种子催生长大并结果,将山茶果采摘回来晾晒,收集种子。
还在山里种一些姜挖出来悄悄带回家放进菜窖,菜窖是徐兰管着,里面有多少东西别人不会知道。
离北玖里比较远的人闻声前来找徐兰看病,找不到她后失望,又听几个小孩说徐兰没有药材了,姜和葱白一起煮可治风寒咳嗽,回去后自去找姜和葱白来熬煮后喝,不少人喝后咳嗽变轻,轻咳一段时间后自愈。
当然也有个别人喝姜葱白水后咳嗽变轻一点但没有治愈,咳到寒冬生重病逝去。
徐兰进山忙七八天后天气更冷了,在一天大早上,夫妻俩和卫松几个一起将二百四五十斤的肥猪杀了。
这只猪能养这么肥是因为阉了并且常用榨过油的豆渣喂养。
母猪和种猪同样喂养就小了一圈,说明阉后的猪养着容易长肉。
肥猪杀出来的肥肉很肥,唐启阳给北玖里的每户用麦子来换半斤也就是八两肥肉,多的不给换,板油和余下肥肉自家用。
唐启阳留近两天吃的肉和骨头,其他肉和排骨,猪脚都用盐腌后码在缸里。
徐兰早早炖一锅骨头汤,她把娘家人都叫来,中午吃饭的人多,但她只做简单的五花白切肉和白菜炖肉,唐启阳做蘸料。
薄薄肥瘦相间的五花肉片蘸着有辣椒的酱料,入嘴嚼一嚼肉香纯正,没有一丝异味,口感丰富的蘸料和白肉相配刚刚好。
李方和卫松几个吃白切肉后眼睛一亮,阉后养的豕肉竟然这么好吃
菘菜炖肉也很好吃。
卫松问唐启阳“阳,你怎会想要阉豕”
唐启阳微笑说“我家猪圈都是用竹子建的,担心三只豕把猪圈撞坏,我曾听说去势的男人没有男子气概,便将一只豕去势,果然去势的豕变温顺,吃了就睡,后来我也把不用打鸣的小公鸡阉了。”他的语气变兴奋“阉后的公鸡肉吃起来比较嫩,现在豕肉吃起来也很好吃,明年家里的母猪产崽,崽子我全阉了再养”
这个理由很好很强大,卫松几个面面相觑,只是这种联想这是正常人会联想的吗
他们看向唐启阳的眼神微妙,明白了,这是个狠人
其他人自不必说,也觉得豕肉很好吃,五个孩子围在炕尾的桌边,吃得美滋滋,边听大人们讲话。
杀猪两天后李方跟唐启阳和徐兰道别,他要和同乡们回老家,明年开春再来。
李方刚来唐家时原本只打算呆半载,在目睹唐启阳夫妻俩折腾出很多东西后对他们充满好奇,得知他们开书院招学生教书后决定短时间内不走了,想亲看他们能发展到何种程度。
徐兰收拾不少东西送给他,唐启阳驾马车送李先生到信陵君府上,顺便送些特产给信陵君,并跟信陵君谈话一个多小时后道别,信陵君给他回礼十几匹麻布和一罐盐。
天气冷几乎没有人出门了,唐启阳和卫松几个壮年不怕冷,继续去农场盖房子。
五个孩子每天还都来唐家,在后面堂屋的炕上练写字,自觉背书和温习功课,当然也有打打闹闹的时候。
这一天上午约十点,信陵君的一个门客给唐家送来一张刚剥不久的生牛皮和五张生羊皮。
徐兰道谢收下,给客人倒热水并付了钱,送走客人后泡两缸草木灰水,用生石灰抹在牛毛上撒点水后将牛皮卷起来用石头压着,午后有空时用小刀将羊皮上的脂肪剔除干净。
第二天徐兰将五张羊皮泡在过滤后的草木灰水和盐水混合液里。
牛皮用石灰捂了三天,徐兰用刀轻松将牛皮刮干净,油脂也刮干净,清洗后将牛皮放在清水里泡一天再切成小条,放进大铁锅里加水熬煮,整整一大锅。
牛皮胶要不停地熬煮三天三夜,徐兰白天看着,唐启阳白天正常忙活,夜里夫妻俩轮流熬煮牛皮浆,卫松几个提出要帮忙,两人婉拒,他们身体好且有异能,不怕熬夜。
况且唐启阳在看火跟搅动牛皮浆时可以做弊,用少许火异能搅在牛皮浆里,加速牛皮溶化。
牛皮熬煮两天半便熬成浓稠的浆,徐兰熄灭灶里的火,待稠浆稍凉后舀到做香皂的模具里,第二天凝固成牛皮胶,做出这些牛皮胶从头到尾用了八天时间,可真是不容易,之后还要阴干透才能长时间置放。
徐兰用锋利的小刀将牛皮胶快速切成小片,摊在竹筛上,牛皮胶切完后将竹筛放在他们卧室的竹架上,牛皮胶在这里慢慢阴干,她将前后窗户的芦苇帘和窗帘拉开通风。
午饭后,唐启阳和卫松他们去农场干活。
徐兰在卧室里秤出两斤牛皮胶,拿来一个大竹篮,将装松烟的罐子和牛皮胶还有装药材粉末的几个小竹筒放进篮子,提去厨房,将牛皮胶放进一个干净的大口陶锅里,加点清水,下面升火加热。
她等牛皮胶熬化后熄火,将罐子里的松烟倒进去一半多一点,然后用捣杆搅拌松烟和胶水,纯用力搅阻力很大,她便用少许异能,搅拌起来很顺畅。
徐兰在搅拌过程中加入五种中药粉末,继续搅拌,锅里黑乎乎的一团东西像陀螺一样匀速旋转,逐渐团成一个大团,陶锅内壁沾的墨不多。
约二十分钟后她把墨团从锅里提出,放在一块石板上,用手带着异能像揉面一样揉着墨团,她揉的力道比锤子击打的力道还要大,所以不用锤子打。
徐兰揉墨团差不多一个小时后直接用手揪出小墨团,她不用秤,只凭手感,约二十克的小墨团揪了一半,之后揪出的墨团约五十克,揪完后把小墨团揉成小圆再揉成小长条,然后用手按一下,捏一下四面就是小小的墨条,不用模具,她把墨条排放在小竹筛上。
她第一次动手制墨,感觉很顺利,有异能就是方便。
徐兰干活手速很快,没多久就把墨条捏好,将两个小竹筛端进他们的卧室,放在竹架上阴干,出来清洗两个乌黑的手。
她制墨是自家用,将来他们会挑合适的一些人传授,将制墨方法发扬并传承下去。
徐兰制完墨比较轻松过些天,有心思做一些点心给孩子们吃,给大人们品尝。
寒冷的上午,秦国咸阳宫,秦王赢稷坐在王位上,用毛笔着墨,在一张纸上写下两个字后抬头看向下边说“脚踏碓,暖炕,香皂,磨面,豆腐,堆肥,兔毛笔,写字的纸,唐启阳此人有大才,差人去请他入秦为我大秦所用,予他高官厚禄。”
下方有大臣出列,言“王上,秦赵之间仇恨甚深,唐启阳此人恐不愿入秦”长平之战和邯郸之战才过去几年,影响还在。
赢稷虽然头发全白,依然霸气“可将人虏来”
另一个大臣言“王上,此方法不妥,赵燕两地多慷慨悲歌之士,动不动就自杀,强行将唐启阳虏来恐酿成悲剧,赵王有眼无珠不用此人,此人不藏私,弄出的东西我大秦亦能用,我大秦公子政在此人身边,各方面于我大秦皆有益”
赢稷可惜“此人若是我秦人多好不是赵人也行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