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三百一十二章、张姜子广结豪妇,牛渚营屯积粮草
    韩遂见扬州信报中无韩家在茅山的消息,对此十分焦虑。而扬州的信报滞后数月。

    联军探部总管韩桥安慰主公,半个月后,茅山的信报必到。

    韩遂去各部巡察练兵效果。

    果然十多日后,韩家及亲属在扬州丹阳郡茅山的信报到了,韩桥亲自送到韩遂书房,探部吏知韩遂急知妻在茅山多年的经历,特地带回来许多细致趣闻。

    孙贲攻占历阳县时,在历阳县的韩家扬州贸易与事务总管韩琣和副总管曹默归顺了孙贲,在军中任属吏。

    陈纪任九江太守后,韩琣转为陈纪的属吏,在寿春城中办差。

    陈纪乃韩遂当年在洛阳读太学时毛诗班的同窗,并非河南尹颍川郡许昌县名人陈寔之子。

    孙贲去徐州广陵郡任太守,曹默跟随,任属吏。

    钱币在丹阳尚能流通时,茅山韩家陆续储存了二十万石粮,够一千人用十年。

    除去置田地的钱,剩余钱也兑成布帛币、丝绸等。

    五铢钱不能用时,茅山韩家仍有币可用,故得以生存。

    可到了上年,经十年近九百口的消耗,余粮和余币不多了,五百亩田地只能支撑五十人的口粮和菜。聚集在茅山的韩家及亲族必须自谋生路。

    袁术拿下寿春城后,在茅山的韩遂从弟韩胤在袁术家读过私塾,与袁术熟悉,于是,带家眷和韩遂的妹夫吴冯及家眷、温桦携家眷等一同去寿春城投靠袁术。

    袁术任韩胤为参军。

    韩遂从弟韩胤家族有韩胤妻张雅妹妹张郦、韩胤女儿韩蕊、子韩晏、韩胤的家将韩会、韩会妻麴莲,韩胤家丁四百余口等。

    天下大乱那年,韩家豫州贸易与事务总管韩奈和副总管温桦携家眷从鲖阳侯国退往茅山。

    韩奈乃韩家派往张掖居延属国任长史的韩尤之子。

    韩奈携家眷去吴郡曲阿县投靠了刘繇,任属吏。

    袁术命孙香接任汝南太守后,豫州汝南郡的道路通了,吴冯携家眷通过汝南郡,沿颍水去豫州陈国投陈王刘宠。

    吴冯家族有有韩遂妹韩娴、吴冯子吴硕及家眷、吴冯女吴花及家人、吴冯家将吴迪、吴迪妻阴翠、吴迪子吴彷、吴冯家丁四百余口等。

    温桦携家眷跟随孙香为属吏,去经营汝南郡。

    留守茅山的有韩遂妻张姜子,百骑长庞阿、费牧、金城三十名部曲、荆州南阳郡新野县邓家的母子俩郑天生和邓芝、韩家茅山总管韩徽和副总管韩惟、伍长韩靖、韩任、韩苏、韩选、韩炼、韩家探部韩须、韩家探部女韩琉和韩璃。

    庞阿娶了韩琉生子庞茅、费牧娶了韩璃生子费山。

    经弘平父介绍,韩徽、韩惟、韩靖、韩任、韩苏、韩选、韩炼都和曲阿县的女子成婚生子,不想回金城了。

    此七人及韩家探部韩须、韩家探部女韩琉和韩璃都曾是张姜子的部属。

    探部韩须常年在路上奔波,识人颇多,所娶女子乃九江郡历阳县人。

    韩琉和韩璃之任务乃为结识扬州之士家眷,一直未婚。直到张姜子带庞阿、费牧二位将领到来,才在张姜子说服下与二人成家。

    郑天生和邓芝是从荆州南阳郡新野县出来逃难去扬州的路上遇到张姜子,一同上茅山。

    邓芝上年十六岁,在茅山向韩靖等学武艺,已通晓金城二十八宿星枪法的七式。

    张姜子征得郑天生和邓芝同意,将邓芝收入茅山探部。

    郑天生夫君不幸早亡,在茅山听闻袁术和刘繇争夺扬州,扬州并不太平,而益州安逸,故想送邓芝去益州。

    张姜子答应等回金城路过益州带着邓芝。

    弘平、臧福、四名引弓门客到达曲阿家乡,见到父亲弘英、母亲虞绢、弘平子弘乾。

    弘乾已十八岁,与族弟十七岁的弘咨,乃弘家一武一文,二人从小玩的要好。

    弘乾精通丹阳矛枪法和西凉二十八宿星矛枪法,武艺胜过其父弘平。

    据闻弘乾的丹阳矛枪法教官乃丹阳籍教官中最厉害者。教官评价弘乾超过其教过的最好门徒太史慈。

    弘英花重金从弘平第一次回乡带去的好马中配衍了一匹上等好宝马给弘乾当座骑。

    依楚辞屈原远游载营魄而登霞兮,掩浮云而上征,给宝马起名曰“登霞骥”。

    弘平到家后,为弘乾举办婚宴,迎娶妻吴郡吴县华亭陆氏家族女子陆香。婚宴也邀请了张姜子等茅山韩家和亲家参宴。

    华亭陆氏乃吴郡大望族之一,先祖乃齐宣王田辟疆和钟离春之子田通,封为平原郡般县陆乡侯,改为陆姓。

    钟离春,字无盐,乃古奇贤丑女也。

    刘繇将扬州刺史府设在曲阿,在扬州和徐州招兵买马。婚后不久,弘乾在曲阿加入了刘繇的扬州官军,在中军卫队任屯将,领一百兵。

    刘繇任用张英、樊能、于糜为中郎将,各领八千步骑。樊能、于糜屯楚江长江西边的横江口,张英屯当利口。

    刘繇军的粮草军需屯于江东牛渚大营,屯兵六千为三人后援。刘繇带五千步骑屯曲阿县县城。

    原徐州下邳相丹阳郡人笮融屯丹阳郡秣陵县南,下邳兵约二千,吞并广陵太守赵昱的广陵兵约一千。

    原徐州彭城国国相薛礼屯秣陵城,彭城兵约三千。

    二人为刘繇盟军,守丹阳郡北部。刘繇封二人皆为中郎将。

    刘繇兵力合计约四万一千人,与九江郡的袁术隔江对峙。

    弘乾随祖父母长大,不愿意去金城,弘平很无奈。

    弘平住家中,帮助训练弘家部曲,也常来茅山探望张姜子,商议择机返回金城。

    看到弘平带来的家信,张姜子仍旧顾虑韩家高级将领韩焰等因张姜子侄张绣杀韩焰父韩珂及金城各望族几十名将领要对张家复仇之事,不敢回金城,怕影响韩遂,造成韩家军内部分裂。

    于是常年住在茅山的天师道道观里,当起第一任主持,学讲天师道道义。丹阳和吴郡有不少信道的豪族妇人常来听讲。

    望族妇人有茅山南面的丹阳郡故鄣县的施家施氏、从青州齐国举族逃难来的李家李氏等。

    邓芝母郑天生的夫君早亡,郑天生跟着张姜子修学天师道。邓芝乃本朝开国云台二十八功臣之首邓禹后人。

    张姜子和郑天生、施氏、李氏四人最要好。

    张姜子常住的易仙道观背后有华阳洞东口,洞有五个出口,分别在东、西、南、北、山顶。张姜子后续又在其它出口各建了一个小道观。

    山顶道观称为太玄观、东口为易仙观、西口为易迁观、南口为童初观、北口为萧闲观。

    太玄观在山顶,风大,并无人常住,只留作偶尔登山眺望故乡,或抒发情怀。也做练武的好去处。

    易仙观前有个大石台,张姜子常坐在石台上向席台而坐的妇人讲道,起名为含真台。

    张姜子按来访听讲者分类。童初观是给童男童女学道经之处。萧闲观为未婚处男修学道经之处。易迁观为先高业而后萧条的家族之女眷所设。

    易迁观设在西边,有女眷夫君或家族英雄西归之意。早在张姜子之前,华阳洞西口就有人在此建亭,据传早年有几个失意女眷在此修行。

    在此修行的妇人中最有名的是豫州梁国人韩太华,传说是前汉朝汉武帝大臣韩安国姊,贰师将军李广利妻。李广利兵败投匈奴,死于匈奴内斗。

    因韩太华姓韩,与夫君同姓,张姜子很感兴趣,特地到弘家书房翻书查证。

    李广利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初征大宛国时其妹刚为汉武帝生子。

    李广利死于征和三年公元前90年。而韩安国首任御史大夫是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年,死于元朔二年公元前127年。

    韩太华如是韩安国姊,应为李广利长辈,故不可能为李广利妻。除非韩太华是韩安国后裔或族人后裔。

    华阳洞西口亭还有一位曾修行的知名女眷是张桃枝。张桃枝乃本朝司徒沛国人朱质妻,生二子,长子朱寓,次子朱卓。朱卓生朱翻。

    青州刺史朱寓受党锢之祸下狱死,朱家家族从徐州沛国迁居扬州丹阳郡故鄣县,故鄣在茅山以南。

    回乡探亲的扬州籍的六名引弓门客携家眷也聚到茅山。

    弘平、臧福把愿意回金城的庞阿、费牧、金城三十名部曲、十名引弓门客、扬州弓门客之子六人组织起来训练,时刻准备护送张姜子及家眷返回金城。并派人去约交州、豫州、徐州、青州等地回乡探亲的引弓门客。

    陆香从陆家带到弘家宫廷中茗饮制法和茗种子,弘平带到茅山,张姜子在茅山试种。

    弘平向探部信使说会带吴郡茗到金城品尝。吴人称作茗,蜀人称作茶。

    茅山商人汗滴常来茅山,供给茅山用品。汗滴走南闯北,识人面相,郑天生请彼给子邓芝相面。

    邓芝貌俊,汗滴称其仕途在西方,封侯拜将,运势非比寻常。但性情方刚,不易见圆。

    韩遂很满意这份珍贵的信报,基本写清楚了茅山发生的事,从年薪金库里去西域金币奖励送信的探部之人。

    最欣慰的是张姜子在茅山广交道友,不会感到孤单。有当地望族保护,茅山暂无忧矣。

    虽然弘平带去的家信尚不足以说动妻,但是,待韩春、窦琼英等抵达茅山,韩春所带的书信定能劝回张姜子。

    韩遂又一次听闻提及太史慈。当年在东莱郡黄县小镇遭遇海啸,曾救过母子二人,那个娃娃叫太史慈。上次听闻太史慈是孔融派其杀出重围。可惜当年未将其带回金城。

    而弘平带不来弘乾,韩家军少得一员猛将。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找书加书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