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的那些士绅和商人,脑子里不知道都装了些什么,反正肯定是没有“家国”这个概念的。
其实也不难理解,就像前几年,“第五纵队”在网上拱火的时候总愿意问的那句话“你爱国,国爱你么”
啊呸
关于“亡国”与“亡天下”,明末的大思想家顾炎武在经历巨变之后,深刻的反思过。
他在日知录世风中说过一段话“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是故知保天下,然后知保其国。”
这里所说的"天下",其实就是汉家江山。
当然啦,我们现在民族大团结,“天下”已经变成了全体中华民族。
但是对于当时的明朝人来说,满清的统治就是“率兽食人”。
不过,那时候的士绅可能是不怕的,因为汉人又不是没被异族统治过,要是再来个“大元”,说不定他们的日子更好过呢
宋濂现在一听“大元”就头疼,他真的很怕什么时候就被陛下因为这件事而罢黜了。
天地良心,他真的没有心向大元
然而清军一入关,就教他们重新做人了。
文华殿中,本来存着摆烂心理的官员们,突然警觉起来。
什么意思怎么听着不像好话
事实证明,满清三百年,士绅文人只能跪着当狗。
明朝常常因打仗缺钱而捉襟见肘,最终亡了国。而满清一来,税收也好了,财政收入也增加了。
百姓还是原来的百姓,士绅还是原来的士绅,差别怎么这么大呢
因为我大清真的敢杀人。
众所周知,明朝的财政政策就是一坨屎,而且两百多年累积下来,乱的连研究了半辈子的明史专家都不大搞得明白。
如同一座在勉强运转的屎山代码一般,只要能跑,大家就轻易不敢动。
就这样还能有两百七十多年的寿命,我大明确实是天下无敌呀哈哈哈
朱元璋脸色很不好看,他盯着李善长,以眼神询问“被骂是一坨屎,你羞愧不羞愧”
李善长感受到了朱元璋的眼神,但他在心里默默腹诽这些政策也不是他一个制定的,陛下怎么不问问宋濂、刘基呢
再说制定的时候,您还赞赏呢
简单来说,朝廷的主要收入就是农业税,具体的征收方式就是在前一年基本定下来来年的开支,确定好支出之后,以各省往年税收的实际收入情况为准,按照摊派的方式摊给各个地方。
大家看出问题来了么这个政策十分的僵化,但凡有一点什么天灾人祸的意外,国库就得拆东墙补西墙,十分的捉襟见肘。
朱元璋一愣,这也不是他制定的政策啊他弄得都是各省定额好吧,什么时候还有分摊这种东西了
而明朝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本
身除了农业税之外,还会有像茶叶、盐、铁、丝绸等商品经济的收入。
不过商品经济它毕竟只占一部分,农业税才是大头。可是在古代,土地基本是固定的,一年粮食的产量能有多少,还是要看老天爷的脸面。
尤其是在北方,明朝从中期开始,陕西、山西始终处于缺水的状态,所以北方经常出现老百姓无粮可交的情况,最终变成流民。
可是南方就不一样了。
南方不缺水,而且相对比较富足,尤其是南方的士绅地主,他们是有钱,有土地、有名望,在朝廷还有人的士绅家族。
北方士绅数量少,所以许多人在讨论这个问题的时候说的都是“江南士绅”。但北方虽然士绅少,可勋戚多呀
不论南北,这些人挣钱的时候非常豪气,可纳税的时候就像是挤牙膏一样,交一分银子都在剜他们心
对于大部分的小老百姓来说,他们是没有胆量抗税的,因为官府随时可以办了他们。
但是士绅大地主们,“合理避税”的方式就多了去了。
为了避税,他们一般就是交一半欠一半,比如说先缴纳一部分,然后用各种的理由拖欠一部分,什么收成不好啦、佃户跑光啦、甚至家里要修房子修园子啦等等然后在口头上承诺说明年肯定会补齐,甚至还会立下字据,等到了第二年,还是再交一半欠一半。如此反复下去,拖欠的钱就成了陈年烂账,子子孙孙无穷尽也。
反正呢,新皇登基,皇帝大婚,皇帝生儿子,都有可能大赦天下,免除以前的拖欠,只要一直拖,总能等到的。
臭不要脸
朱棣也是这一年在这应天府当皇帝,才感受到这些士绅有多离谱。
尤其是到了明末,土地兼并严重,大地主也多,实际小老百姓的田很少,大概只占十五分之一。所以税就不好收。尤其是江浙那边的士绅花花点子还多,总是征收到了官府,先给个文书报称已收,然后在到手的银子里弄点猫腻,有的甚至报解了好几个月还没运到。
那这些人就没人管了吗还真没有人管,因为这些欠税的家族可不是简单的土豪,在政治上本身他们就有亲人朋友在朝廷当官;文化上,这些文人都垄断了当时整个国家的舆论主导权,惹急眼了,就给你写本书,骂死你。
之前说过洪武、永乐两位被江浙文人造谣了,搞摊丁入亩和士绅一体纳粮的雍正,有一大半儿的黑料也是这么来的。
所以对于这些人,地方官肯定不敢暴力收税,甚至还要巴结他们,因为说不准人家给上面第一句话,第二天皇帝就来找你来了。所以大多数的情况就是拖,把雪球拖给下一个地方官。
但是一个地方的税是有数的,你收不齐上面是要怪罪的。这咋办这也好办,盘剥老百姓吧,反正是一群蝼蚁草芥,怎么欺负也没事。
“胡闹”朱元璋很生气。
元末乱世还不够他们吸取教训的么
这简直就是作死
一开始,大家还没有这么丧心病狂,都是半给半拖,然后慢慢的蹬鼻子上脸,到最后干脆一分不给,反正大家都是一条绳上的蚂蚱,你能奈我何
明朝的皇帝知道么怎么可能不知道
但是抛弃了太祖朱元璋这套治理天下的法子,他们的基本盘从百姓变成了士绅,所以就算知道也不能够直接翻脸。
更有甚者像是明孝宗弘治这种的,干脆就纵容他们,最终得了个好名声。
脾气不好的比如像明世宗嘉靖,他就是打一半留一半,最后被评价说是难伺候。
等到雪球滚到了崇祯手里的时候,就完全变成了一座屎山了,根本没法处理。
大明开国之初本想藏富于民,但是没想到被皇族、勋戚、官员、士绅、大地主们偷税漏税外加合理避税减免干净了,最后分摊到小民身上,小民们扛着几份税,今天完税,明天要饭,自然要造反,于是就更加恶性循环的没有钱。
万历十五年的作者黄仁宇则认为十六世纪的明帝国也就是中晚期的明朝,税收不超过总产量的百分之十。
百分之十那不就是一成都不到
朱棣瞪大了眼睛,这些人也太过分了
崇祯时,有个特别牛逼的户部尚书,叫毕自严,他是寥寥无几能把大明这本账给算明白的人。他写了本书叫度支奏议,是记录了崇祯时的度支出入,而且极其详备。
u主这个数学哈,大家懂得都懂。数学这玩意儿不骗人,不会那是真不会,看不懂那是真看不懂。所以就直接引用一些基于这本书而得出的崇祯时税收情况哈。
没错崇祯现在对自己的这个户部尚书十分满意
朱棣表示很羡慕,这种人怎么没生在他这个时代呢
他现在被各种税务、拖欠,还有宝钞什么的这些东西搞得头疼,能信任的文官太少,能信任的、算的明白账的文官那基本就是没有
崇祯上台的时候,把前面欠征的,从天启元年开始,到天启五年的所有欠的辽饷都免掉了。新皇登基嘛,总会减免一些税收,每个皇帝都这样,以示恩泽天下。就象欠钱的,老追不回来,又实在没钱,只好减免一部分,能要回来多少算多少。
根据这本书里给出的详细数据,在大赦天下后,崇祯元年的税收差不多有个九成,是个很好的开端。
但是到崇祯二年的时候,辽饷征收开始有点困难了。于是户部就出了一个大招,把京卿派下去催粮。
本来京卿工作做的还算不错,结果京城这边突发意外己巳之变,就是黄台吉第一次绕道蒙古叩边,在京畿大肆劫掠。
等到孙承宗费了几个月时间把皇太极赶出关外后,就开始格外注意蓟镇的防御问题了蓟镇就在山海关和京城之间,十分重要。
当时的兵部尚书是梁廷栋,他上疏要在蓟镇征兵五万。第一批征的兵,只有几千人,还都是从秦、晋地区征来的。
咋地,当地的兵怎么不能征呢不管,远的地方征好拿钱。
也不知道这些新兵是不是真从陕西山西来的,反正当时的新兵定价是每个月15两兵饷。对于当时明廷的财政情况来说,这个钱有点过分高了。要知道在辽东的“百战雄师”,全国最烧钱的关宁兵,一个月才14两。
所以蓟镇这些新兵才征了两三万人,就发现钱不够了。
为了凑这五万的兵额,只能把来勤王的援兵留下,继续镇守,然后继续从全国调兵过来。
可是人家援军进京,是需要安家银子的,也要花钱。
浙江最先反应过来,向朝廷报称一万多两捐助银,然后再说留这些银子,给援军当安家银。
画个重点,捐助银是有优免的,原来的本应该交的税就免了,但是这银子又没实际到朝廷的口袋里,原来征不上来的辽饷继续征不来。
这种免税的套路,有点像现在的“以慈善捐款来免税”,至于到底捐没捐呢
咱也不敢说,咱也不敢问。
这一下子全国都有样学样,给这些兵的饷银虚抬到18两,再加上安家、衣装、军器、犒赏等,养蓟镇一个兵在纸面上的成本高达三两银子
八万援军加上新征的兵,加上原来的蓟辽的兵,总费用达到一年870多万两,跟辽饷差不多
而用这种捐助银的方式来养兵的后果,就是辽饷收的越来越少都免税免没了。
崇祯三年,各省欠征的辽饷只征收不到三分一,一共收上来的辽饷只有一百多万。
实在不够用的情况下,崇祯三年年底,户部上疏,题定在原来每亩九厘银的基础上,再加三厘,也就是达到每亩一分二厘。
咱就是说,辽饷这个东西,本来会缴的小民早已经都缴给你了,不会缴的肯定继续不会给,你加征多少都没用。
有的实在推不了,定额五千,只认两千,缴纳的时候,给个几百两意思意思。有的干脆就不理睬中央的征收,拖着不办。
管你圣旨怎么催,责罚好了,不就是罚俸嘛,那能有几个钱
罢官好了,反正到时候我也捞够了。等于说不加征之前收的还好,加征之后,反倒收的不如原来多了。
崇祯站了起来。
他懂了,他终于懂了
他就说今年的夏粮怎么迟迟不到呢
想到这里,他锐利的眼神锁定在兵部尚书梁廷栋的身上,问道“爱卿,你怎么看”
梁廷栋心里十分后悔,早知道就该在天幕第一次评判他无能的时候就立马辞官的。
崇祯见他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冷哼一声“既然爱卿不能胜任兵部尚书的职责,那就回家吧”
之后,明朝就在各种风雨飘摇中过日子,征收越来越少,直到最后灭亡。
甚至苏新红博士在明代太仓库研究中有个研究结论,说是崇祯十六年,实际征收率只有93,也就是不到一成
。
就这样国家还运转个屁
当时有个人叫赵士锦,多年后写了本叫甲申纪事,里面提到崇祯十七年三月,他新任工部主事,然后打开了工部节慎库的大门。
堂堂的大明国库,里面只有2300两白银,除此之外是一些不值钱的衣服,腰带之类,另外还有锦衣卫解来加纳校尉银六百两,宝元局易钱银三百两,而这几百两白银就是北京的守城军士的军饷。
但是大明真的没钱么
谁都知道,满朝文武,只有崇祯一个穷鬼
先不说海上,郑芝龙拉了一个船队,不算海贸利润,就靠强收保护费,一年就有上千万两的银子。
朱棣点点头,对朱高炽道“看见没咱们也要搞个船队,收保护费收过路税”
就说京城,就说北京李自成打进北京的时候,遇到的抵抗几乎为零,虽然有一些大臣跟着殉国,但是大多数文官、士绅,甚至是勋戚、大太监,都在这位大顺天子,闯王殿下,满心以为他们这些遗老遗少能接着奏乐接着舞,继续过好日子呢
结果怎么样
u真的很纳闷,李自成这些年在外地的所作所为这些人真的一点都没听说过呢还是完全抱着侥幸心理觉得闯王不会在京城大开杀戒
李自成这帮人进来后,发现国库和内帑空的老鼠看见了都得连夜跑,没办法只能搞老本行去吃大户,不然怎么犒劳自己这帮兄弟
结果不烤不知道,一烤竟然烤出来七千万两银子整个崇祯十七年也不知道有没有收上这么多
咋说呢就,活该吧。
李自成不中用,一片石惨败给满清,匆匆举行了登基仪式就跑了。侥幸活下来的大户们又磕着头跪迎满清的小皇帝顺治。
结果满清来了一看,发现大明的官员、士绅和那些军阀是真的不做人啊百姓都没油水可榨了。
那怎么办江南地区繁华富庶,经济活跃,人口密集,那就是你了,拿来吧
于是就有了通海案、江南奏销案和哭庙案,合称为“江南三大案”。
实际上,这三个案子是可以归到一起讲述的。因为有了奏销案,所以才引出了哭庙案,而哭庙案的结果之所以会遭到惨重的杀戮,则是因为有此前发生过的通海案的由头。
奏销案就是收缴拖欠的税赋。
奏销案虽被后世称为江南奏销案,实际上其范围是全国性的。山东、浙江、福建、广东、江西、陕西等六省以及安徽若干县份,都办过奏销案。其他各地不过点到即止,并不严厉,奏销案打击的主要目标,只有江南四府一县,其中影响最大的是苏州与松江两府。
满清入关后,在江南地区实行了比明朝更为严厉的催科。而且拿这个作为经征之官的考成,不能足额征收的都要被参罚。
江南缙绅豪强松快日子过惯了,一开始仍然使用老一套用钞能力结交官府,买通书吏
,然后隐瞒田产、拖欠钱粮。
顺治十六年,朱国治被任命为江苏巡抚。他辽东抚顺人,隶属汉军正黄旗,跟江南一点瓜葛都没有,所以下手也格外的重。
江苏是士绅集中之地,也是欠税最重之地,巡抚衙门所在地苏州是重中之重。
朱国治直接来了一招釜底抽薪。
根据他的造册上报,清廷将欠粮者,不问是否大僚,亦不分欠数多寡,在籍绅衿按名黜革,秀才、举人、进士,凡钱粮未完者,皆被革去功名出身;现任官概行降两级调用。其中不少人被逮捕,械送刑部议处。
通过这个方法,一共降级、革除功名一万三千多人。
文华殿的官员呆滞了。
一片寂静后,大家脑子里只有一个念头,有辱斯文
这简直是比元朝还要残暴、凶恶,他们绝对不能接受被这样的朝廷统治
甚至某探花只欠银一厘亦被黜。吴伟业、徐乾学、徐元文、韩炎、汪琬等江南缙绅著名人物几乎全部罗织在内。
这个政策差不多坚持了有十年,一直到康熙跟三藩对打,为了争取江南地主的支持,清廷才放松禁令,允许在奏销案中被黜降的官绅士子分别纳银开复。
这就是奏销案。
对于江南的士绅来说,换个天子换个朝代都是无所谓的事儿,反正他们依旧是高高在上的“读书人”。就算这个天子是异族野蛮人,要剃发易服,要跪着当奴才,也不是不能接受的。
毕竟他们继续去压榨别人嘛,在大元手底下不就是这么过得
但是满清居然让他们全额缴纳赋税,这简直就是要了老命。甚至还因为这个革除功名,那直接就是刨了他们的祖坟
所以,江南士绅突然开始怀念起大明,觉得老朱家好像也没那么差哈,至少皇帝不会真的跟他们动刀子。
于是有了“通海案”。
清初的时候,为了防范汉人以沿海岛屿为依托进行反抗,杜绝“民夷勾结”,清廷实行了厉行的海禁“寸板不许下水”。
具体来说,清廷所谓的海寇,便是此时仍然在沿海坚持“反清复明”的郑成功、张煌言。
顺治十六年,郑成功由崇明进长江,与南明兵部侍郎张煌言相会师,率军北伐,连克江南数郡,经丹徒、焦山、瓜州,围逼南京城,一时间东南震动,且江南各地多有响应者。
金坛县令任体坤对这种士绅勾结的暗流涌动感到害怕,于是谎称金坛士民造反纳降,溧阳巡抚信以为真,紧急调兵。七月二十四日,郑成功兵败镇江、瓜州,乘船远去台湾。
后清廷以“通海”论处,下令追查,株连甚广,这就是“通海案”。
郑成功听着像是郑芝龙的家人
崇祯记在心里,要好好查查。
“通海案”是个大案,清廷查了好几年。这当中,又爆发了“哭庙案”,奇人才子金圣叹就死在这个案子里。
顺治
十八年二月,顺治帝驾崩。依照礼制,全国上下都要为顺治帝致哀。
哀诏传到苏州,朱国治等在府衙设置灵堂。按照规定,地方各种军政要员及郡中缙绅都要连续三天前往哭临。此外,地方政府还在苏州文庙设灵堂,供普通百姓祭悼。
然而,诸生倪用宾、丁观生等百余人到府堂跪进揭帖,向巡抚朱国治控告吴县县令任维初。说他典守自盗,私粜漕粮千石,酷刑逼税,杖毙乡民等罪行。这些生员群情激奋,要求驱逐任知县。
这是国丧现场诶而且那县令也是有追缴考成的,这些人逼他处理任县令,不就是在打他的脸么
所以朱国治当场下令逮捕了那五个为首的生员。
但是苏州的士绅怎么可能甘心这样的结果呢
于是,他们拿出了当年对付明廷的招数哭庙。
具体的步骤就是写一篇之乎者也瞎扯淡的文章,然后带着小作文去孔庙里一哭,形成舆论压力,再由朝堂上官老爷们配合一下“民不聊生”。接下来,一般就是县令滚蛋甚至被判刑,然后上上一级的官员过来安抚,带头的文人获得名声,江南闻名
所以士绅代表金圣叹联络了一百多个士人,拿着他们写的卷堂文,到孔庙聚集,准备哭庙。
结果,朱国治下令逮捕其中十一人,并且上报京城诸生倡乱抗税,并惊动先帝之灵。清廷管你什么逼迫舆论花花招数正因为“通海案”,要大力整顿江南呢所以直接定了“摇动人心倡乱,殊于国法”的罪名,把十八个主犯都判了死刑,砍了就完事。
这三大案后,江南士绅就真的老实了。
毕竟舍不得钱是一回事,就算有钱也得有命花啊
况且他们慢慢摸索到了,满清不是不让他们捞钱,只是该交给朝廷的一分都不能少。士绅认命了,就当是给朝廷的“分润”呗。
这时候的明朝士绅地主阶层,才开始怀念起明朝的好来,反清复明的运动此起彼伏,可是那个优待读书人的大明,再也回不来了。
什么贱骨头,呸</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