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知道秦良玉当时的心情如何,但很显然,她没有过多的时间去悲伤与愤懑。
浑河之战,虽然白杆军打出了赫赫威名,却也损失惨重,因此秦良玉奉命回乡,继续招募当地壮丁,补充白杆兵。
而就在她回乡不久,西南又爆发了一场土司叛乱,因此秦良玉也管不了辽东的事情了,在四川巡抚的应召下,就地平叛。]
朱元璋叹了一口气,虽然这次天幕说讲解的是女将军,可也展现了明末的社会生态,让他了解到他大明将亡的时候面临的是什么局面。
卫所崩溃,兵为将有;皇帝怠政,朝廷瘫痪
朱元璋抬起眼皮瞧了一眼宋濂等人,心里冷哼这些读书人一肚子坏水,无时无刻不再想回复两宋时期那种“皇帝和士大夫共天下”的景象。也就是他朱元璋积威甚重,能做到口含天宪,能尽量不被他们忽悠。
可照着万历那个鳖孙的怠政程度,这些官绅还不上下其手,把朝廷给掏空了收不上来赋税,连收买武将人心都做不到。
难呐
[虽然我们一直推崇强汉盛唐,但不得不说,受制于生产力和政治生态等方面的种种问题,汉唐对于大漠、西域、岭南等地区,基本是采用羁縻的方式,而不能进行中央的直接管理。]
李世民也无奈的点点头,能驻军已经是他能争取的最好结果了,教化一事,非几十上百年而不能啊
而不进行教化,就永远没办法实控这些地方。
[到了明清时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与皇权的高度集中,再加上许多地方已经变得汉化了,于是开始有了“改土归流”。
简而言之,就是废除世袭的土司制度,将这些地方设置郡县,派遣流官,纳入和汉地一样的实际治理中。]
秦始皇眉毛扬了扬,眼睛里流露出一丝得意的神色。
别管大秦能传承几代,后世还不是要按照他设定的郡县制来治理国家。
[一般来说,“改土归流”是清朝雍正皇帝的一大政绩,并且最终在雍正九年全面落实。
不过凡事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从明朝开始,中央就一直在试图改变这种情况。
早在明初,永乐大帝派兵平定了贵州的两个宣慰司后,就没有恢复,而是设立了贵州布政使司加以统治,等于给这两个地方进行了改土归流。]
朱元璋心里骄傲起来,看来标儿不仅打仗厉害,内政这一块也十分好,不愧是他儿子
而另一个时空的朱棣却是眼前一亮,改土归流这个办法好西南那些土司本质上跟草原的部落差不多,都是一个个独立小王国。
只不过草原辽阔,那些蒙古人来去如风,很难管制,而西南则是地形崎岖,还有瘴气。
但西南可不像大漠那么荒芜人烟,他们也是有寨子的,很难跑得掉
朱棣在心里的小本本上又郑重记下了一笔。
[到了万历年间,播州土司
杨应龙又开始造反,给明廷一个天下的好机会。
播州地处贵州、四川、湖南之间,经过七百年的发展地盘又大,是西南数得着的大势力,一朝覆灭,朝廷不会再给自己找麻烦,而是直接把播州给拆成了遵义府和平越府,分别划归四川和贵州管辖,成功改土归流。]
朱元璋点点头,心想万历这鳖孙还算有点脑子。
[但这也为明廷留下了后患。]
朱元璋
[杨应龙起兵虽然声势浩大,但前面说过他这个人性格有问题,实在不会做人,而且还很残暴疯癫,不然也不能把当地的八家豪门都给得罪了。所以朝廷腾出手来收拾他的时候,没有土司愿意援助他,仅仅一百四十多天就覆灭了。
但覆灭之后朝廷却没有延续杨家在当地的统治,没有扶植一个听话的杨家后人当傀儡,而是直接改土归流了,这对于其他大小土司来说,自然是个危险的信号。
大家都是世代承袭的土皇帝,虽然说杨应龙自己作死活该,可那些土司还是不免兔死狐悲,毕竟谁也不知道下一刀会砍到谁的头上。]
[而这次叛乱的永宁土司奢崇明更是这样。他在继承这个世袭职位的时候,本来就波折不断,跟他内斗争位的族人还得罪了官府,甚至和当地的官兵大打出手。奢崇明夹在中间里外不是人,闹了不少乱子。
当地的文官嚷嚷着干脆改土归流,像播州一样永绝后患,看他奢家还能怎么闹结果奢崇明当真了,他害怕了,于是忍了几年,终于等到了辽东战事的机会,起兵叛乱。
而很快,和奢家世代联姻的安家土司安邦彦也起兵响应。]
这是发生在天启元年的事情,彼时崇祯还小,根本不了解这些内幕,现在听了前因后果,他气的脸都黑了“怎能如此轻浮非但没有威慑到对方,反而逼得他们狗急跳墙了”
不能怪他这样咬牙切齿,实在是因为奢安之乱到现在都没有彻底平定
虽然主谋奢崇明、安邦彦他们死了好几年了,可西南的大小土司闹个没完,简直是按下葫芦浮起瓢,没完没了。
他本来还十分疑惑这些土司哪儿来的胆子,原来竟是因为怕自己当不成土皇帝了
要不他先下旨安抚一下,加恩于他们不是他不孝,不按照祖宗的方略走,主要是陕西的民变和东虏更重要。
[他们起兵后,不顾一切手段的贿赂拉拢其他的吐司,还散布谣言说朝廷要借此机会大举讨伐他们苗府各个土司,好改土归流。
这些吐司不管是真信还是假信,反正不甘于失去自己的世袭职位,也都跟着一起闹起来,波及了西南四省四十八支大小部落
当然,奢崇明也派人带重礼去见秦良玉,想要和大名鼎鼎的白杆兵结盟。]
张凤仪自然知道自己的婆婆不会做背叛朝廷的事情,可改土归流这个原因她是第一听说,心里微微有些疑惑白杆兵战功赫赫,又是土司出身,说白了就是他们一家子的私兵,难道婆婆不怕
朝廷卸磨杀驴么
她虽然也是能带兵杀敌的女中豪杰,但政治的事情她不懂,也接触不到,只能扭头去看秦良玉。
秦良玉依旧专门的看着天幕,却察觉到了她的目光,淡然的说道“说句僭越的话,若我为君主,也断然不会容忍这些国中之国。其实那些土司又何尝不知呢只不过舍不得家族的荣华富贵,所以少不得也要跟着闹一闹,以为说不定朝廷就会退步呢”
张凤仪略一思索,点点头道“尤其朝廷现在是多事之秋,不仅是东虏嚣张,陕西的民变也愈演愈烈。而且我听说,今年陕西的旱灾比去年还严重,说不得流民会进一步壮大”
秦良玉终于收回目光,转头看张凤仪,眼神如箭矢一般锋利而坚定,她沉声道“所以我们更不能乱食君之禄,为君分忧,便是真有那么一天,凭着我的功劳和白杆兵的威名,朝廷也不会亏待咱们家。
可若是为着自己的私心,在这个节骨眼上捅上一刀,以为朝廷焦头烂额之下能讨到便宜,那就是对不起读过的圣贤书,对不起被东虏欺辱的百姓,该受天谴”
“太太”张凤仪听到秦良玉的话,感觉她婆婆的身姿又高大了几分。
怪不得朝廷会封她为“忠贞侯”,果然恰当。
[秦良玉忠心耿耿,当然不可能被收买,她斩杀了使者,派自己的弟弟秦民屏和侄子,带四千人进驻南坪关,堵住叛军的归路,自己则带着六千人去援救被围困的程度。
秦良玉真的是一位智勇双全的将军,她从石柱到成都这两个月,一路上共经历了大小百余战,击杀叛军一万多,走一路就收复一路城池。
到了成都后,又汇合其他援军一起,大败叛军,解了成都之围。秦良玉又安排秦民屏攻克了几个重要关隘,收复了重庆。
此后,官兵和白杆兵一起连战连捷,步步逼退奢崇明,最终杀进了他的老巢永宁,捣毁了他们自立的小朝廷,而奢崇明也兵败自杀。]
[虽然叛乱还没有完全平定,但主谋死了,算是取得了极大的进展,朝廷的封赏也很快下来。
朝廷将石柱宣慰使的世袭职位还给了她儿子马祥麟,而任命秦良玉为都督佥事、充都督同知总官兵。
说实话,这算是明升暗降,因为这个总官兵只是相当于一个待遇,没有指明具体的地区,也就说明秦良玉没有实际的兵权。
但我仍然认为这是一个巨大的进步,虽然只是一个挂衔的虚职,可这代表了秦良玉不再是一个替儿子搭理家业的老母亲,而是一个获得认可的朝廷将官
更何况,她在白杆兵中威望日隆,怎么可能没有实权呢]
秦良玉也发自内心的笑起来。
是啊,她是大明的官员,能名正言顺的替征战沙场的将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