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舒若听着冯许的一番话, 并无被冒犯的不悦,反而唇边噙起淡淡笑意,她的目光里带着欣赏, “冯先生高义, 倒是令衡阳自愧弗如。”
她对冯许改观了, 即便他死板、严苛, 有着封建社会治下士大夫的蒙昧独断、目下无尘,可他尚有一颗爱民、忧怀天下的心, 远比口称仁义道德,却漠视百姓生死的官吏要好得多。
冯许面对崔舒若的夸奖, 脸上既不见得色, 也没有胜过崔舒若一头的自傲,他开口说话时还因为牵扯到嘴角的伤口,而面容抽搐,“衡阳郡主何必过谦,我虽不信世上有鬼神, 可我信世上有能人。
郡主便应当是其中佼佼。”
在崔舒若以为冯许又要老调重弹,继续像过去在船上时一样攻讦自己的时候,他却说,“以郡主之能,用于权利争斗着实可惜,倒不如垂怜垂怜百姓, 帮更多颠沛流离的人能有一口安稳饭吃。”
崔舒若的神情也严肃了不少,她许诺道“不必冯先生劝谏, 衡阳自当尽心竭力。”
冯许也对崔舒若诚恳拱手。
马车的上下,地位的高低,衣冠整洁与狼狈不堪, 不管相差多远,可为百姓谋福祉的心是一致的。
以此为前提,再大的仇怨也会冰释前嫌。
冯许拒绝了崔舒若送他回去的好意,他衣裳破败,头发也散乱狼狈,不但有草屑,额头上还有鞋底黑灰。可他一边走,一边捋捋头发,哼起了曾经的洛阳城里最风靡的琵琶小调,不知道的还以为此刻身在洛阳繁华热闹的长街上。
小贩叫卖,行人匆匆,过往的洛阳城民个个富庶,走起路来慢慢悠悠,人人都能拽上几句诗词,哼一哼小调。世家们豪奢,权贵们纵马,升斗小民也能斗一斗花。
可洛阳早已化作焦土,不愿南迁的士族被屠杀,卓有风骨的文人与百姓投河自尽,任由冰冷的河水湮灭口鼻,以身相殉,不做胡人鞭下猪狗牛马。
富丽缠绵的琵琶小调,在几无人识的并州街巷里,莫名悲凉。
崔舒若的马车继续朝前走,越过了冯许,哒哒的马蹄声渐渐盖过他的声音,直至再也听不见。
可崔舒若的心情却没能好起来,她意识到自己以往或许有些想当然了。她总觉得再有几年,乱世就能结束,百姓们修养生息,很快一切就会好起来。可却忽视了,对于历史而言不屑多费篇幅,甚至占据不了几个字的数年,是活在当下的百姓们的灭顶之灾,他们见不到希望,也熬不到来日。
寥寥几年,依旧会有数不尽的人死去,倒在刻骨的绝望,曙光的前夕。
可悲可叹
回去以后,崔舒若把自己保存好的种子拿出来,她要了一个小小的簸箕,开始晒棉花种子。
其余的纷纷扰扰,她都不大理会,专注在自己的棉花上。
倘若自己真的能将棉花种活,至少可以让在乱世结束前的百姓多一丝活下去的希望,哪怕少死一些人也好。
纵然她不是圣人,可也不是能欢呼雀跃看着尸横遍野的残虐之人。
崔舒若以为自己自私,可以偏居苟安,反正最后的赢家是赵家人,可真有了这样的机会,她才发觉自己做不到,做不到完全漠视,尤其是在亲眼见证了那些义无反顾,如飞蛾扑火般只为家国相安、百姓蒙生的文人义士。
之后的三日,她几乎都是自己盯着棉花种子的晾晒。
而且为了能亲自照看这些宝贵的种子生根发芽,她还跑去把自己院子后头附带的小花园给撅了,和芳芜院的婢女们一起拿起锄头开垦土地,名贵的花卉被当成杂草,直到把土翻得又松又软。
崔舒若才拿出自己的宝贝种子,每个挖出来的小洞里放上两到三颗种子,等到挖出来的小洞都放上种子了,再挨个填上。
为了丰富一下数据,崔舒若还将地分成了三份,自己专门种一份。其他的分别交给了行雪和雁容。
这样即便是谁出了什么差错,也能多两个机会。
种地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活,尽管有别的婢女帮着挑水,可一天下来,她还是累得不行,腰都快要直不起来了。
偏偏这个动静太大,很快引得府里人注意。
赵平娘还特意跑来凑热闹,可惜她来的时候,巴掌大的小花园早就耕好地,挖好坑,放完种子了。
赵平娘只好败兴而归,走之前还不忘叮嘱崔舒若,“下回再有这种活,你要是不放心下人,大可以找阿姐,我力气大,这些不在话下”
崔舒若的笑容僵硬又疲惫,种地可不单单是力气大就可以了的。
她也是真的动手以后,才发觉种地是真的累,光是丢种子一项,就就叫人受不住。一个坑里要放两到三颗种子,而且最好不要放在一块,也不能丢到小坑的边缘,所以压根不能用扔的,只能弯着腰亲手放进去。
一个两个坑也许还好,可当长时间维持那个姿势,自然就腰酸背痛。
她做的还仅仅是那一点活,一小块地,农人们每日里要耕种粮食,大多数人家买不起牛,只能靠人在前面犁地,可即便如此,只要能有一小块土地给他们耕作,他们依旧欣喜若狂。
汉家的农人,土地是命根子,是维生之本。
崔舒若夜里被雀音按在塌上好生捏肩捶背,才算活了过来。
此后几天,崔舒若都在盯着棉花种子,等待它能发芽,结果一连等了四五天都还没动静。下人们的生死荣辱与主人息息相关,崔舒若满心思都是芳芜院后头的那一片地,引得下人们也小心翼翼,连走路都静悄悄的,生怕惊着了种子,不能发芽。
芳芜院的动静闹得大,窦夫人原本还以为崔舒若是小打小闹,没成想竟是着了迷般,很快就吩咐人去把她请过去。
一进窦夫人的屋子,崔舒若就见到了满屋子的绫罗布匹,甚至还有薄如蝉翼、在日光下头能如碧波般粼粼发光的罗纱。
窦夫人一见着她,就上来牵住她的手,热切的指着满屋子的布帛,“好孩子,我听人说你进来为了种出一个什么叫棉花能织出布的东西着迷,竟还亲自动手,那哪成啊
你是国公府娇贵的郡主,耕田种地是农人们做的。上天将人分作三六九等,有些事阖该不是我们做的。你瞧瞧这些,倘若没有满意的,我还能叫人再去寻,我便不信了,难不成世上没有能媲美那棉花织出来的布不成”
崔舒若没想到窦夫人派人唤自己竟是为了不叫她再继续大张旗鼓的种棉花。
她也不慌,而是搭住窦夫人的臂弯,漾起甜笑,“多谢阿娘,不过女儿用不上这么多布,倒是阿姐的嫁妆里头该多放些绫罗绸缎,女儿只要您方才说过的几匹就好了。”
窦夫人的性子看着包容柔软,其实骨子里颇为决绝果断,有些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的意味,她喜欢崔舒若便想把什么好的都给崔舒若。
若是赵知光这时候推辞了,只怕窦夫人会觉得他桀骜矫情,但说这话的是崔舒若,那便成了体贴乖巧,善于周全。
窦夫人宠溺的笑一下就出来了,她拨了拨崔舒若耳边的碎发,“你这孩子,真是样样都好,唯独一样,不够爱惜自己。你都放心收下吧,平娘那我也着人准备了。”
说着,窦夫人把人都挥退,就留下心腹周嬷嬷。
窦夫人拉着崔舒若坐到窗边,亲自帮崔舒若泡她最喜欢的清茶,端看动作就知道窦夫人没少亲自动手泡茶,明明自己不爱喝清茶。
窦夫人叹了口气,“其实我也不是非要管,人人都有自己的喜好,你二哥爱交好文人雅士,说是什么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你三哥则与什么三教九流都能结交,时不时还出去闹个荒唐事,平娘一个好好的小娘子爱武艺。
我也极少过多干涉,但近来这段时日,我想着为你相看”
崔舒若听懂了窦夫人的言外之意,和窦夫人相处不必齐国公,她对自己的包容程度很高。
崔舒若干脆直言道“阿娘,我不想这么早相看。”
窦夫人以为崔舒若要说些留在自己身边不想嫁人的话,谁料崔舒若直接换了个角度劝,“阿娘,如今乱世朝不保夕,您怎知什么样的人家好,说不准我方方嫁过去,他们就破落了呢
命贵晚婚,阿娘何妨多等几年,我们家的造化不是不仅于此么”
崔舒若微笑着,可总叫人觉得意味深长。
窦夫人是清楚齐国公潜藏在仁义恭顺下的野心的,可他们一家从未在人前表露。崔舒若聪明能有所察觉不奇怪,可说的那么笃定
她想起崔舒若是仙人弟子的事,莫非这一切皆是定数。
倘若自家真有那么造化,倒是真不能轻易许嫁崔舒若了。窦夫人一直觉得崔舒若是舅氏血脉,武帝的外孙女,又有一半崔家的血,高贵无匹。她虽然不能宣之于口,可总觉得得要天下最好的男子才能匹配崔舒若。
若是赵家真有登上大位的一日,她势必要为崔舒若请下公主封号,到时名正言顺的择婿。
驸马和郡马可不同,到时住在公主府,处处都要受公主管辖。
如此看来,倒是不必着急。
崔舒若在窦夫人沉思度量时,和系统聊起了天,“平娘先前同我说阿娘在替我择婿,我就怕哪一天突然就定了门亲事,过个一年半载把我塞进花车。
我这具身体才多大啊,草草嫁人宛如噩梦。还好今日借着种棉花一事挑明了,否则时不时偶遇几位高门郎君,被迫相看,想想就麻烦。”
窦夫人犹豫再三,到底还是认同了崔舒若所言。
“也罢,那便不急,我儿聪慧灵秀,必定是有大造化的。”窦夫人能首肯,很大缘由还是因为并州适龄的郎君们委实没一个能入得了眼。
也不是不好,窦夫人就总是觉得崔舒若值得更好的一切,包括夫婿。
寻好夫婿的事了了,但种地的事还没成,窦夫人关怀道“你想做什么就做什么,阿娘不拦着,但自己的身子最要紧,其实田地里的事,你叫给下人也就是了,怎么还要自己动手
瞧把你累的,一会儿我叫郎中给你把把脉,开些活血化瘀的药。”
崔舒若笑着应下了。
窦夫人抛开定亲的事以后,还是相当宠溺开明的。
崔舒若连忙依偎到窦夫人身边,好话一箩筐一箩筐的往外蹦,像什么阿娘最好了,等棉花种出来,头一件事就是给阿娘做身柔软的衣裳等等,将窦夫人哄得开怀大笑。
等回到芳芜院时,崔舒若除了能堆成小山高的布帛,还带回了窦夫人送的药材、吃食,跟着崔舒若一同去的婢女们各个都捧着东西了,还是没拿完,得要窦夫人院里的下人帮着一块送回来。
从窦夫人的院子再到芳芜院,走上这么一遭,人人都知晓崔舒若受宠,即便她胡闹,也不会挨罚,只有更丰厚的赏赐。
崔舒若回去以后,干脆更努力的盯着自己种的田。
然后
第八天的时候,雁容种的田冒芽了
紧接着是行雪管的那一块。
唯独崔舒若种的迟迟不发芽,她都快要望眼欲穿了,甚至半夜更深露重的时候,还拎着灯笼跑去小花园盯着自己种的田。
原本夜里是系统身为打工统的快乐歇息时间这种时候若不是主系统有紧急任务,它是不想搭理宿主的,但奈何崔舒若一直碎碎念念。
她身为宿主,每一次主动在脑海里和系统对话,在系统的小工作间里都是近似广播一样的存在,即便崔舒若的声音不大。
最终系统只能充满怨念被迫爬起来回应崔舒若。
亲亲,种植作物这种事,也是需要一定天分的哟、
请您不要着急呢
崔舒若盯着毫无动静的土地,皱着眉,“统子,你说是不是因为我的运气不够好,才一直不发芽呢”
亲亲,您要不要考虑一下使用好运连连卡牌呢,使用之后,您会有一整天的好运气呢
崔舒若置若罔闻,“说不定只是长得比旁人慢一些厚积薄发,往往蓄力越久,后面的劲势越足。”
系统成功被转移注意力。
哦我的亲亲,这也是很有可能的呢,您不必担心,不如回去睡一觉
崔舒若见系统被自己不着痕迹的转移了话题,松了口气,好运连连能好运一整日,说不准关键的时刻能救命,怎么能因为自己心急就浪费了呢。
但她也继续回答系统的问题,“虽然但是,你说会不会夜里那些芽就冒出来了,若是我一直在着守着,兴许就能亲眼见证那一刻。”
系统想起这个点自己本应该自由地玩乐刷剧嗑数据小瓜子,它保持着自己身为一只统的良好素养,咬牙继续回答崔舒若,不过机械音是听不出咬牙切齿的。
亲亲,也许您一直盯着,反而不会发芽呢
崔舒若想了想,觉得系统说的有道理,说不准自己种的那些棉花确实比较羞涩
就如同考试前明知不可信,但还是忍不住拜孔子、拜鲁迅、拜历任校长与考神的学生们一样,崔舒若为不冒芽的种子找了各种奇奇怪怪的理由。
她当即决定笃信这些看起来就不靠谱的解释,头顶满天星空,迎着沉沉夜色,脚上的云头履沾染泥土与露水,候在外头的左右婢女提着灯笼围住崔舒若,有在前面开路的,有为崔舒若扫去裙摆的露珠的
等到第二日起来后,崔舒若头一件事便是去后面的小花园看一看棉花种子们发芽了没有。
结果,一转身拐进门的功夫,果不其然,看见了嫩生生的小芽,在黄土地上顽强的冒头。
崔舒若眼睛一亮,她平日里是极为冷静的人,可毕竟是亲手种的作物,这时候不必要勾心斗角、步步筹谋,一切的一切都要看植物,由着植物自己的心意。
崔舒若欣喜归欣喜,但立刻就拿出了自己用来记载种植过程的小札,细致到记下冒出了几颗芽,合适发现,这几日的气候如何,风大还是小。
她对待这些小芽,简直如同伺候宝贝疙瘩,事无巨细,拿出了比她当年上大学做试验还要多的耐心。
其实真的种起来,并没有想象中的难。
但种的最好的却是雁容,据雁容说,她被卖掉以前,家里世代为农,而且那还是自古以来产量最多的州郡,想来这就是天赋吧。
有些人天生就会种地,不管是什么作物,只要到了他们手里,怎么都能种活。而到了有些人手里,即便是娇贵精细的养着,哪怕是多了一滴水,都要死给他们看。
崔舒若就那么小心的养着,可算是在秋日收获了棉花。
秋老虎正厉害着,明明到了秋天,可还是热得不行。
即便如此,可当真的收获了棉花以后,崔舒若的心情好得不行。
她自己就种了二三十棵,一直收获到霜降前,差不多有十几斤的棉花,还不算上雁容和行雪她们种的。可见在并州种棉花是完全可以的,虽说种植的周期要比西域稍微长一些,可若是在农田的边角,作为补充作物种上,既不影响粮食收成,到了冬日还能做被褥,缝进衣裳保暖。
而崔舒若也把自己之前反复做过的机具都搬出来试验。
轧车用来去棉花籽,基本上都是用木头造的,基本上是利用细钩齿的圆筒,当滚动时,将棉花籽祛除出来。其实若是一般的百姓种植棉花就不需要这些,因为种植的量少,自己动手去除棉花籽就是了。
可在崔舒若的设想里,她不仅要让并州的百姓种,最好能让绣坊也大规模的纺织棉布,相较丝绸绫罗这些,棉布柔软透气,到时也不是能把这些卖出去。
达官贵人们的钱帛不赚白不赚,而且也可以捎带运输价钱低廉,仅仅是将棉花缝制在粗布里的衣裳,那些则是卖给没什么余钱的平民。
民生艰苦,倘若能多造福些百姓岂不妙哉
在崔舒若的眼里,并州的百姓也好,建康的百姓也罢,其实一旦起了战事,最终都要遭罪,并没有一定要只造福并州百姓的说法。
不过是受局势困囿罢了。
崔舒若心中有了念头,但并不妨碍她将辛苦种出来的棉花纺织成布,刚好用来试试自己做的机具。虽说有些用起来不大顺手,譬如弹棉花的弓,似乎弹得颇为艰难,崔舒若想是不是自己的尺寸定得还是太小了,也可能是没把握好使用的技巧,还需要再研磨研磨。
但确实能将棉花们纺织成布。
而且可以放进绣坊,类似流水线一般各司其职。
若是不讲究布料上的图案,其实很快就能上手,不必如其他精美繁复的布匹,需要熟练后才能不出错,如此一来,也就用不着太费物力。
崔舒若真的用棉花纺织成布以后,就让行雪她们帮着一起缝制衣裳,兑现先前的承诺,给窦夫人送去了一套里衣。
不是崔舒若不想做能穿到外头的衣裳,实在是那棉布织的粗糙,倒不是摸起来糙,而是不仅连图案都没有,甚至还只是简简单单的白色。
做成里衣,在衣摆出绣些花也就罢了,若是穿成外裳,怕是要叫人以为家里出了丧事,或是老皇帝驾崩,贵胄们要脱下艳丽衣裙了。
收到崔舒若送去的里衣后,窦夫人高兴的不行,尽管崔舒若一再解释,说不是自己缝制的,她只是亲手种了棉花,又从摘籽到晾晒纺线织布都不曾假手于人,原本只是高兴的窦夫人被感动的泪眼盈盈。
窦夫人擦着眼泪,只敢小心的摸这套十分简陋的里衣,仿佛在摸珍宝一般。
“你能有如此孝心,着实叫阿娘欣慰。”窦夫人牵起崔舒若的手,一看原本柔嫩的小手竟粗糙了不少,眼泪就落了下来看,怎么也止不住,“但往后可别亲自动手了,你瞧瞧,这手怎么勒成这样了,疼在儿身痛在娘心。
你若是想让阿娘开怀,多陪陪阿娘,也同你阿姐多出去走走,我这心底啊就已经比饮了蜜水还甜了,可别再做那些粗活了。”
窦夫人对崔舒若当真是小心翼翼,又怕她做粗活不小心伤着了,又怕自己管得多会叫她不开怀。
但窦夫人显然是多虑了,崔舒若并不少伤春悲秋的娇贵家世女,她直接笑盈盈的应下。毕竟先前亲自动手,也不过是为了将如何栽种的过程都记下来,有利于来日教给更多的人来,这些倘若假手于人,总觉得不放心。
其实崔舒若忽略了一点,栽种对汉人而言是最容易的。哪怕是最平凡的农人,也是世世代代耕种,旁的也许不行,可种地就和呼吸一样容易,即便是从未见过的种子,多摆弄几次,也就摸清楚习性了。
真正困囿住棉花在中原大地广泛种植的,一是不知作用,二是不晓得如何将它们变作丝线。
可偏偏后两种,崔舒若都能做到。
她将自己亲手种的缝成衣裳送给了窦夫人,至于雁容和行雪种的那些,大部分被织成棉布,还有一些则缝在了衣裳里头。
旁人先不提,但齐国公那却是一定要送的。
若是想广泛种植,不得齐国公首肯,简直是痴人说梦话。
崔舒若身后跟着两排婢女,浩浩荡荡的去寻齐国公了。
比起在窦夫人面前偶尔可以小任性,露出些真面目,齐国公那就得是聪慧乖巧、大方得体的女儿模样。
这对崔舒若而言,并不难。
她一进书房,既没有左右观望,也没有谈及政事,而是笑吟吟的进去,关怀阿耶案牍劳形,称他是并州的支柱,可万万不能累倒了。
好一顿夸之后,崔舒若才命婢女将托盘端上来,上面放的是棉布和夹层里缝了棉的衣裳。崔舒若一副孝顺女儿的姿态,说是自己根据仙人指引,用种出的棉花纺织成布,还做了衣裳,想着要孝敬阿耶。
齐国公武将出身,行伍粗人,对女儿一向宽容疼爱,何况是崔舒若这样懂事乖巧的,平日里见了都会不自觉说话小声些。今日她还特意送东西孝顺,自然是开怀大笑。
然而等目光当真落在棉布上时,他眼睛立刻就没离开过了,甚至上前摸了摸,没想到触感也十分柔软。
他啧啧称奇,“那些白花花的东西,竟真能织成布”
齐国公毕竟是一州刺史,在庶务上嗅觉灵敏,很快就察觉到了这里头的暗藏的益处。
他脸上的笑容愈发和蔼,“舒若啊,你能否告诉阿耶,是怎么种成棉花的呢织成布耗费的时日多不多,都要哪些工序”
崔舒若早有准备,她献上自己准备好的小札,甚至还勾勒了图,细到纺车的尺寸、棉花该晒几日到何种程度为宜
齐国公在听到棉花只需要一小片土地,甚至能种在其他作物不要的犄角旮旯边,只需要保持良好的日照时,眼睛都亮了。
至于后头纺成布虽然要好几个工序,可细究起来并不难,尤其是崔舒若说了,只要把棉花缝在衣服的夹层里便能暖和,甚至胜过穿五六层单衣时,齐国公的欣喜已是掩都掩不住了。
崔舒若自然也发觉了,但她恍若不知,只继续认真的将一切娓娓道来。
直到齐国公开口问崔舒若,要是将棉花普及在并州百姓间是否可行的时候,崔舒若假做沉思,“行是行,可没什么种子,棉花在西域种得多,中原几乎没怎么瞧见。”
确实是个问题,但齐国公很快就有了对策,“无妨,訾家有商队往来西域,虽说如今行路艰难,可凭我与訾老家主的交情,托一托他,当是可行。
至于如何令农人耕种”
齐国公才道,崔舒若便言笑晏晏,“您不是拨了荒地给流民们种么,不若定下让他们在所予的田地里,必须种些许棉花的令,也不必多,能有二三十棵就够了,等到棉花可以摘取了,再派人教导,若是尝到了甜口,往后不必您下令,也会争着种棉花。
其他并州原来的百姓,又岂会不心动”
崔舒若说的很有道理,齐国公点头大赞,当即开了库房,命人给崔舒若送去不少珍稀之物。
他对崔舒若的赞赏一日胜过一日,兴许是想到将来会有的繁盛景象,百姓冬日里能扛得住严寒,少冻死许多人,心中大喜,甚至脱口道“我儿如此,胜过诸子。”
这话很快就被传了出去。
崔舒若自己是没当真的,她可不信将来真到了让齐国公将她和赵仲平他们二选一的时候,齐国公会选自己。
不过是因着她如今能有些用处,才会有这般言论,她要是真听进心里,信以为真,那就成了傻子了。
可对于某些人而言,先是有备受父亲宠爱的三弟,如今又蹦出来一个胜过诸子的崔舒若,心里免不得焦躁些。
虽说不至于做什么,可听了总觉得刺耳。
世子妃陈氏在府里一向是隐形人般的存在,她内敛卑怯,因为家世配不上赵仲平,对丈夫总是千依百顺。
窦夫人对她说不上严苛,但也仅仅是维持婆媳情分,算不得多疼爱,反而是后来入门的孙宛娘很是受宠,时常被窦夫人带出去赴宴。
其实孙宛娘家世门第比起陈氏还要不显,但人品才貌样样出挑,哪怕不故意相较,处处以陈氏为先,恭敬这位贵为世子妃的嫂子,可孰优孰劣,明眼人心里都清楚。
一来二去,府里捧高踩低是没见着,可赵仲平对她愈发冷淡,陈氏心里的苦也就深深攒着,没处可说。
她即便想说,又能说给谁听呢
娘家觉得她高攀,又因为家风清正,屡出节妇,对女儿的教导严苛,别说世子只是冷待她了,即便世子是个喜爱去花街柳巷,动不动就打她的混人,也不可能让她和离,她族中的堂姐就是这么被活活打死的。如今又怎可能因为闺房冷淡,就上门讨公道呢。
至于婆家,哪个她也不敢说。
有时陈氏自己也觉得,不过是些许冷待罢了,她命已如此之好,怎么还能不知足呢
何况世子待她淡淡,定然是自己还有哪做的不好。
陈氏总抱着一丝幻想,兴许自己让世子满意了,就能待她如寻常夫妻般亲热。
故而当赵仲平在书房练字抒发情绪时,陈氏低着头,柔顺的端了食盒进去,她也不敢打扰,只是摆在案几上。
可从她进来这么久,赵仲平一回都没抬起头看她。
若是照着往昔,她便该出去了,可这回陈氏频频回头,心里总惦念着,说不准她主动些,世子便能看到她了呢
因而鼓足勇气,陈氏轻轻喊了声“世子”
原本正握笔堪堪要写完一整幅字的赵仲平,手一顿,墨汁滴在纸面,一整幅字都毁了。
他乍然抬头,目光盯着陈氏,竟有如豺狼阴狠,叫陈氏唬了一跳。可那仿佛是错觉,她定睛一瞧时,眼前的人明明温润如玉,儒生般自持稳重。
赵仲平噙起轻笑,眉宇淡漠,“阿喻,你该去阿娘那处了。”
其实还不到拜见窦夫人的时辰,可当着赵仲平的目光,明明神情温雅,可不知为何就是让人下意识惧怕听从。
陈氏张了张嘴,最后把解释的话咽下,柔顺的应下,迟疑的出去,甚至连门都轻轻合上。
当陈氏的身影一消失,赵仲平眼里的厌烦便不加掩饰的流露,他随手把写毁的纸揉捏扔进篓子。而后一闭眼,再睁开时平静了许多,泼墨再纸上重新写起来。
等到出去时,又是那副温文尔雅的世子模样。
独留书房压着的纸上,写着硕大的一个“忍”字,笔锋凌厉,戾气尽显。
某些人快要按捺不动了。
然而比起忍耐,有些话更不能乱说,会一语成谶。
崔舒若和系统吐槽若是将白色棉布做成衣裳说不准旁人要以为老皇帝死了,结果秋日还没过,老皇帝当真就病重了。
说是已经病得下不了床,甚至连话也说不了了。
崔舒若想起过去在建康时,老皇帝沉迷嗑丹药,完全已是被掏空的样子,便完全不奇怪了。她甚至觉得老皇帝能撑到如今才病重,当真是命硬。
可老皇帝病重,还是带来了许多麻烦事,譬如太子正式监国管政。
这位太子倒是不比老皇帝一心想要偏安一隅,他想要迁都回洛阳,也想要北地的诸多州郡控制权。
故而太子一反老皇帝诸事不管的奢靡作风,颁布诏书,封赏了已故的定北王,并且给魏成淮加封虚衔,做出有心修复彼此关系,并且招揽的姿态,但不知为何,始终没有提起让魏成淮继承定北王爵位一事。
不仅如此,这位太子还有心整顿那些隐约不把建康的朝廷当一回事北地州郡们,派人去往北地的各个州郡,并州自然也在其列。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