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 98 章 帝躬亲制名百零八者,是天子门生也
    仙使周邈与长公子扶苏代表大秦,与西域联军各国,依照前约分割完乌孙战果。

    大秦使团主使甘罗率使团,原地由使臣转职郡县官吏,领周邈分拨的五百精骑,在咸阳派驻官吏前来筑城建郡之前,暂理西域东郡诸事。

    周邈则与西域联军中的楼兰国队伍一道,向西前往楼兰。

    当周邈在浩如大海的蒲昌海罗布泊西北岸,扼南北两路西域城郭诸国的东西关隘,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楼兰国出使,然后将原路东返时。

    大秦的十月岁首新年,也早已如期而至。

    时间回拨,在收到灭乌孙的家信兼战报之前。

    二十七年最后一天,九月廿九。

    首届科举考试在历经县试、郡试、会试和殿试之后,终于迎来揭晓殿试排名的制名大典。

    制,天子之命曰制。

    制名,天子宣制排名。

    章台宫矗立高大台基之上,气势恢宏,有覆压天地之威。

    皇帝的卤簿大驾设于章台宫外台基之上,乐部的黄钟大吕陈于檐下两旁。

    宫殿之前、高台之下的宽阔广场上,穿袍服、佩彩绶的百官公卿,分文、武、法,各戴进贤冠、武弁大冠、獬豸冠,着大朝礼服,按官阶高低,竖分两列。

    来自曾经的战国七雄、现在大秦各地的群英贤能们,身着朝廷赐发、统一制式的玄衣红裳礼服,百余人也分两列,整容肃立于百官之后。

    一切就绪,礼官出列,高唱“奏乐”

    于是黄钟大吕奏响,庄重宏大之音兴起。

    礼官再唱“跪”

    台前广场上的百官及科举考生跪下,行跪拜大礼。

    “拜”

    “再拜”

    “三拜”

    “起”

    “再跪”

    “拜”

    “再拜”

    “三拜”

    在周礼早已崩坏,大秦帝国新生的当下,一切都是新兴的,礼制自当与时变化。

    这二跪六拜大礼,正是叔孙通所修秦学的小小成果之一。

    二跪六拜大礼既成,礼官又高声道

    “始皇帝二年,九月廿九,分明法、明算、明字、进士四科,试士于天下,试分县、郡、会、殿四场。

    今皆已毕,于是开榜以论高低,等分一甲、二甲与三甲。

    今日始皇帝陛下躬亲、制名先后”

    始皇帝二年1,是在天下一统、仙使降秦的重大意义之下,形同改元的新年号称呼。

    至此嬴政执政期间可分两个阶段,秦王元年至二十五年,那里是旧日创下的无上功绩。

    以二十六年为始皇帝元年,开启的未来,这里是光明希冀与无限可能。

    今年二十七年即始皇帝二年,今天一过、明天一到,便是始皇帝三年。

    这也是叔孙通所修

    秦学的附带成果之一。

    始皇帝嬴政立于高台之上,手执一卷黑底玄鸟纹的玄榜。

    乐声已歇,天地肃静。

    嬴政亲自开始宣读名次“一为明法科,三甲十三者,内史咸阳章台里东南、陈普”

    高台两旁卫士,随即齐声传名高呼一为明法科,三甲十三者,内史章台里东南、陈普”

    嬴政“三甲十二者,三川郡阳武县户牖乡东、孟忱”

    卫士亦是再次传名高呼“三甲十二者,三川郡阳武县户牖乡东、孟忱”

    “三甲第一者”

    “二甲第十者”

    “二甲第一者”

    “一甲第三者,内史章台东里西、李由”

    “一甲第二者,陇西郡狄道县城东里西、卫津”

    “一甲第一者,颍川郡颍阳县东乡南、荀炅”

    在始皇帝嬴政宣布玄榜名单时,宫前广场上的明法科考生们无不紧张万分

    从三甲最后一名宣布,越是往前越紧张,既希望迟些听到自己的名字,如此就意味着有更佳的成绩。

    又希望早些听到,因为生怕一直听不到,最终是未能上榜。

    这种挑拨折磨人心绪的法子,真是叫人牙痒痒

    仙使周邈嘿嘿叫公元前的考生们见识一点综艺悬念的震撼

    但等到揭晓了二甲第一名,又念到一甲第三名时,众人突然意识到始皇帝在殿试一关中,竟未曾黜落一人

    明法科参加殿试者,合计二十六人。

    而刚才揭晓了三甲十三人、二甲十人,此时一甲既为三人,那么合计正好就是二十六人

    也不知是四科都是如此,还是仅明法科特殊毕竟大秦以法治国,法家在大秦享有格外殊荣。

    宣读完明法科,嬴政换过一卷明算科玄榜,再次开始宣读

    “二为明算科,三甲第五者”

    下方的考生一听,纷纷心中默算明算科总共十八名考生参加殿试。若是固定一甲三名、二甲十名,那么三甲正好余五名相加正好是十八名考生

    殿试一轮之中,始皇帝果真未曾黜落一人

    这个结论一出,应试考生们心中顿安。既然殿试不曾黜落,那他们就都榜上有名,只是名次高低之分而已。

    始皇帝竟果真恢宏大度,能识人容人。

    应试考生心中不约而同地,又一次生出对始皇帝的好感,以及感恩。

    虽已确定自己多半榜上有名,而凡是殿试得中者,都有授官资格,官肯定是能当上了的。

    但名次和官阶也有高低之分,谁都不会想落入三甲,皆许愿二甲,甚至一甲

    于是,这会儿就又都开始在心中默念别念到我,别念到我

    晚一会儿听到自己的名字,就意味着有更高的名次啊。

    “三为明字科,

    三甲十六者”

    “一甲第一者”

    宣读完毕明字科共二十六人的排名,嬴政最后再换进士科玄榜

    “四为进士科,三甲廿四者”

    “二甲第三者,陈郡陈县北里北、陈馀”

    “二甲第二者,砀郡陈留县高阳乡西、郦食其”

    “二甲第一者,陈郡陈县北里北、张耳”

    “一甲第三者,三川郡阳武县户牖乡南、陈平”

    “一甲第二者,南郡竟陵县南里南、陆贾”

    “一甲第一者,”

    到进士科时,若周邈在场,就会发现好几个汉初名人,其他的就都是不曾听闻过的。

    这是因为汉初黄老七十年,也唯有儒家同为显学,才有许多儒生名留史书。

    而法家没落,史书之上罕见法家名人。

    明算、明字又不受重视。于是竟似乎是儒家名士们占领了进士科。

    只是被尊为汉朝第一儒者的陆贾,都只得了进士科一甲第二,便可知儒家倒也没占到进士科的半壁江山。

    法家、道家与兵家,还有墨家等家,虽稍显弱势,却也能算是平分进士榜了。

    嬴政亲自宣读完毕科举四科的名次,放回玄榜。

    之后将有奉常衙门博士部抄录榜单,张贴于章台宫的宫墙大门外。

    这一份始皇帝亲笔落下的榜单原稿,将会收藏保存于咸阳宫书馆。

    嬴政又道“今日擢选野之贤才,明日授赐朝臣、郡县之官,还望诸位莫忘初衷,谨守本心。

    为国之富强,为民之安乐,为己身留名青史而勤谨、清廉、奉献,奋斗余生。”

    “唯”

    一百零八名参加殿试,由始皇帝参与阅卷,亲自排名并书写榜单,亲自宣读名次,名符其实的天子门生,皆齐声应道。

    礼官出列,高唱“跪”

    “拜”

    此次两跪六拜之礼,是拜君,亦是拜师。

    跪拜既毕,制名大典主体上就已经完成。

    只在最后,始皇帝嬴政赐下恩典“今岁首届科举取士,宜当特有恩赐。

    凡应试于廷殿之士,榜上有名者,凡二甲、三甲之列,各赐良马一匹。一甲者,各赐二马车驾一辆。”

    “另有,今日制名既毕,特赐四科廷士2御马游街,一甲者今日特许行于中道。”

    此恩典一出,众廷士无不心潮澎湃

    即便是最差的三甲,都能得赐良马一匹,这是何等的厚赐,又是何等的殊荣啊

    更莫说四科一甲,那更是二马拉车驾

    今日在列的百官朝臣,许多都尚且不曾拥有一匹马。而也只有三公九卿及宗亲侯爵之列,才有财力配备二马拉车驾。

    最重要的是,二马拉车驾虽不似驷马、六马拉车驾,有严格的形制限定,可寻常士人和

    低阶官吏也会自觉避讳,但一甲廷士却能名正言顺地乘坐

    这赐下的不仅是财富,更是莫大殊荣

    何况四科一甲廷士,还被恩准今日可行于中道

    中道,道路的中央。

    平日的城中大道,行人走人行道,车马行左右车道,中道乃是皇帝出巡、仙使出游或某人得特许时,才可行走的。

    今日四科一甲者,却皆得恩准可行于中道

    始皇帝对廷士的看重由此可知,也可知科举取士,之于大秦的重要。

    更是无处不在昭示,他们这些廷士的前途未来,将有无限可能

    “谢陛下恩典”

    无需礼官高唱提示,一百零八名廷士便已齐刷刷跪拜下去。

    “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即便是咸阳之外的廷士,也已学会山呼万岁。

    拜谢已毕,嬴政继续道“明日岁首大朝贺之日,诸廷士依礼朝贺,并赐席大宴。

    后日于咸阳礼堂,同赏歌舞。”

    咸阳礼堂,由仙使修建于咸阳广场上,那座可容纳数万人的半室内场馆。

    明日以新科廷士身份,朝贺之后列席大宴。后日与始皇帝及群臣,与黔首同赏歌舞。

    这不又是两项殊荣吗

    “唯”

    所有廷士,无有不愿者,都是欢喜又郑重地揖礼应道。

    至此,制名大典才算是完全结束。

    之后始皇帝回到章台宫正殿内,继续忙于政务。

    中车府令蒙毅则将事先已经备好的,赏赐廷士的车马分发下去。

    奉常衙门的礼官,也按礼配好仪仗和乐部。

    曾跟随蒙恬历练的曹参,则率咸阳卫士列队,以待护卫新科廷士御马游街。

    一切准备就绪,御马游街开始。

    始皇帝二年,九月廿九。殿试既毕,帝躬亲制名百零八者,是天子门生也。

    凡二三甲,皆赐良马。凡一甲,赐二马车驾。又赐御马游街,一甲行中道。

    再赐岁首大朝贺及大宴,初二同乐于礼堂。

    李由、卫津、荀炅、陈馀、郦食其、张耳、陈平、陆贾等,皆首届廷士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