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324章 相安为上
    “官家,辽使进献礼物,你是否看一看”大概是察觉到皇帝略显烦闷的心情,老宦官孙彦筠主动上前,请示道。

    “哦”刘承祐来了点兴趣,吩咐道“那就不妨看看,此番萧护思给朕带来了多少礼物”

    崇政殿外,就着春阳,看着那一排被宫侍们的摆得整整齐齐的礼物,又翻开礼单,刘承祐笑道“辽国此番议和,诚意很足啊”

    除了那方黄金打造的宝座之外,珍珠、玉石、金沙、宝刀、权杖、人参、银狐裘、白虎皮基本都是珍奇之物,另外,还有五匹千金难求的宝马。

    “这些东西,大部分都不当吃穿,要来何用辽主莫不是以为,靠这些东西,就能迷乱朕的眼睛,蒙蔽朕的心志”刘承祐淡淡道,语气中难免对辽国与辽主的忌惮。

    “以陛下之明睿,岂能为些许俗物所迷惑”吕胤在旁附和道“不过,既是辽国一番美意,陛下不妨笑纳之,也免得让辽使觉得我朝无和议之诚。”

    吕胤这嘴,也是会说话的。嘴角带着点笑容,刘承祐走到那金座前,看着这雕着金龙的宝座,在阳光的照射下,既耀眼,也更显栩栩如生。

    再注意到上边的各色宝石,并非随意镶嵌,而是排列成七星北斗,就仿佛勾勒出的一幅画,除了华丽,还具美感。而皇帝坐在其间,就仿佛象征着那居天下之中,乾坤都围绕其旋转的紫薇帝星。这个宝座,除了材质之外,兼具工艺与文化,由此可见,辽国那边也确实吸收大量汉文化。

    吕胤显然也看出了这方宝座的特殊性,正欲开口,刘承祐却道“此物让朕想起了当初平蜀之后,所获战利品中,有一物,名叫七宝溺器,比起此座,要更加精致”

    听皇帝这么说,吕胤赶紧住口,把自己想说的话给咽回去了,拿此物与七宝溺器相比,显然不是一个好比喻。

    只见刘承祐问道“知道朕是怎么处置的吗”

    “臣不知。”吕胤有些好奇,作为入朝不久的官僚,哪怕如今是天子近臣,也恶补了一些事情,但吕胤不了解的情况仍旧很多。

    “砸毁于宫门”刘承祐却露出了点笑容。

    “这颗宝石,就当作你进言之功,赐与你吧”说着,刘承祐却拿起一颗宝石,丢给吕胤。这是一颗湛蓝色泛着一股幽光的宝石,在阳光的照射下,仍旧夺目,放到市面上,绝对价值不菲。

    突然的袭击,让吕胤有些措手不及,手忙脚乱地接过,捧在手里,谦辞道“陛下,臣只些许揣测之言,既然不能谋胜,又不能谋功,不敢受赏”

    “是否有功,是朕来评断的,受着吧,莫非你还要强行拒绝朕之所赐”刘承祐摆了摆手。

    见皇帝态度坚决,吕胤只好拜谢“臣愧领多谢陛下赏赐”

    见其状,刘承祐面容也缓和下来,总有些臣子,连赏赐,都得找理由、强行为之,他才会接受

    “剩下的那些珠宝饰物,拿去坤明殿,让皇后分一分,其他收入内帑”刘承祐扬了扬手,朝着孙彦筠吩咐道。

    不管如何警醒,珠光宝气总是令人心情愉悦的,纵使没被迷了心,也被恍了眼。回过头,刘承祐便问吕胤“辽主以如此厚礼相赠,朕是不是也该置办些礼物,作为回赠”

    “对于辽主而言,一封缔结和约,或许就是最具价值的礼物”吕胤这么回道。

    话是这么说,到乾祐十五年了,刘承祐也觉得,没必要在这种事情上小气,礼尚往来嘛,因此,还是让孙彦筠去负责。

    有皇帝授意在前,当陶谷与萧护思琢磨着汉辽二次和议的具体细节时,刘承祐这边,则召集了几名枢密大臣及将帅,就辽国的事务进行商讨。着重讨论,辽国西拓的可能,以及对大汉的影响。

    很多事情,看破了,也就那么回事,此前疑惑的地方,也都能找到解释了。经过同柴荣、慕容延钊、李处耘、赵匡胤的交流,得出结论,辽国西进的可能性极大。

    至于原因嘛,也很简单,主要两点,一是掠西域财货粮马以弥补国内,恢复创伤。二则是,西域若落入辽国之手,那么将来汉辽相争,那波及可就广,并且,在西北战略上,辽国很可能据此抢得一定的优势。因此,这于辽国而言,可谓意义重大。

    当然,辽军如若西进,需要横跨漠北,称得上万里远征,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但是,以其实力,组织起一支数万骑的军队,向西拓展,还是足够的。至于西域,虽然有西州回鹘称雄,但是能否抵挡住辽军的侵袭,需要打一个巨大的问号。草原帝国,或许真就让他越打越强了。

    而辽国主动遣使修和的举动,也就可以理解了。而问题又来了,倘若辽国西进,会对大汉造成什么影响

    就目前而言,不会有太大影响,但目光放到长远的将来,则影响巨大。不说西域,仅河西地区,这等战略要地,就将遭受巨大的威胁。嗯,虽然此刻河西走廊大部仍在回鹘人的手中,当在刘皇帝的规划之中,那早是大汉的囊中之物了。

    而如果让辽国达成目标,那将来汉辽之间的交锋,所涉及的面,就更广了,试想,在东西万里之遥的广袤土地上,两国交锋,就刘承祐而言,想到的不是铁马金戈、挥斥方遒,而是头疼忌惮,如果是那样,大汉得付出多大的代价,继续与辽国纠缠。

    别看在北伐战争中的,大汉战果辉煌,取得大胜。但就像辽国内部,对于将来的战争,有了思想上的转变,大汉这边则同样有这方面的意识,如果觉得,辽国能够轻易被扑灭,那首先便犯了轻敌之罪。

    而对于辽国西进,大汉能做出怎样的应对得出的结论,是起不了什么作用,阻止,是完全不可能的。

    就像辽国已无力阻止大汉统一南方一般,在大汉实力影响才初及河西走廊的情况下,大汉想要破坏辽国西征的战略,也是有心无力。要么再来次北伐,而除非刘皇帝昏了头,才会做出这样的抉择。

    平南的各方面准备,都已到如今的程度,没有任何更改的可能,也不得不说,辽国选了个好时机。或许,他们就等着一个好时机,那就是,什么时候大汉开始平南,那辽国就开始西征。

    而遣使缔结和约,或许只是买一个保险,对双方而言,也都需要一份安心。毕竟,大汉也不希望在南征的情况下,北方不安稳。

    当然,大汉也不是什么都不能做,背后捅点刀子还是可以做的。比如鼓动回鹘,提醒归义军,警示西域势力,但这些都能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如果真到那一步,或许只能“祝愿”其西进不顺,遭遇顽强抵抗,遭受巨大损失了

    或许辽国君臣意想不到,一次主动的修和,会让大汉的君臣猜出他们西进的用心。但同样的,到如今这样的局面,也无需似过去那般绝密隐秘了,毕竟辽国的准备动向,早就引起注意了,而等其发动,也没有隐藏的必要了。另一方面,汉辽双方,也基本呈现明牌的局面了,你若平南,我便西征,相安无事即可,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