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三节 长期担任幕僚,为改革献策
    清朝的一些较高级官员多聘请幕僚帮忙处理文学和日常行政工作,以减少自己的麻烦,增加若干政绩。在北京时,魏源曾为汤金钊的幕僚,那时他仍想从科举上步入仕途,而1825年下江南,是想另谋出路。在陶澍和贺长龄官署任幕僚后,由于江南辖地广阔、情况复杂,幕僚的任务比较繁重,又赶上江苏漕运发生问题,再加上两淮盐务由于官盐滞销,盐课减少,清政府十分担心。于是到任后,他便开始参加两项重要的改革:一是漕粮试行海运,二是引盐制改为票盐制。道光四年(1822年),江南御黄坝由于年久失修,洪泽湖决口,湖水泛滥,运河水位下降,难于行船,漕粮无法运输。有人建议引黄河水入运河,但黄河水中泥沙太多,会使河床更为淤浅;又有人建议盘坝接运,但仍不见效果,针对这种情况,陶澍、贺长龄开始建议改漕运为海运,并被户部尚书英和采纳。但由于漕运是多年的例行公事,是“天庾正供”,不能停止,更何况与此事有关的贪官污吏都希望借此中饱私囊,因而尽管漕运中有许多问题,却一直难以改革。魏源是积极主张实行海运的。他在代贺长龄写的《复魏制府询海运书》中认为,海运于国于民于商都有利。他指出,实行海运的困难可以克服:由于清朝开放海禁已有130多年,海商对上海到辽东的海道十分熟悉,海上航行没有问题;另外,海商拥有大量船只,可以节省许多造船的费用;海商会对运粮尽心竭力;海运还可以节省用于漕运的开支。他还建议运输多在春夏季,以避飓风等自然灾害。通过他对海运的缜密分析,江苏官员更有信心实行海运了。于是,清政府在英和的支持下,同意江苏实行海运。1825年,魏源随贺长龄前往上海办理海运事物,1826年2月1日,第一批海船从上海吴淞口出发,月底到达天津,共运米12.2万石,占全部漕运的2/3,至六月初全部运完。

    这次海运,不仅未遭风险,而且米质洁白,比往年漕运更好,所用时间短,经费还节省了许多。接着,魏源总结了这次海运成功的经验,写成《道光丙戌海运记》一文。由于海运的成功,使国家、人民、承办商人和官员都得到了好处。可是后来,由于失去朝廷的支持,海运被迫停止办理。魏源虽然坚持,但由于个人力量微薄也无济于事。

    接着,魏源又参加了对盐法的改革。两淮地区是当时全国最大的产盐区,盐课收入也最多,但长期以来,由于盐务办理不善,出现了不少问题。1830年,行销引数从160多万引减至50多万引,共亏课银100多万两。而且,食盐价格上涨,影响了人民的生活。政府、盐商和人民都意识到淮盐问题的严重性。盐务问题,表面上似乎主要是私盐问题,但魏源经过仔细研究后发现,盐务中的问题,要想从根本上解决,就要改革。1830年10月,升任两江总督的陶澍拟定改革盐法15条。1832年5月,他又亲自到海洲地区了解情况,与魏源等人商定票盐章程10条。这样既改变了引商垄断盐利的弊病,又清除了盐务中的许多陋习。实行票盐制后,盐票畅销,盐贩获利,盐价下跌,盐课增加。实行票盐制虽然取得很大成绩,但那些从前靠非法收入发财的官吏却对此十分痛恨,因此,即使在已经收到改革效果的情况下,票盐制仍然被迫停止实行。对此,魏源在《江南吟》中感慨地说:“君不见,温州郡守师票盐,商民歌咏官府嫌。弹章早上秋霜严,利民利国徒鸡廉。奈何尽夺中饱餍。”

    可以说魏源是富有改革精神的,他对当时的许多弊政感到不满,对漕运和盐务尤其主张实行改革,而且改革也很成功。这主要是得力于他对改革的深刻认识:

    其一,他认为“法久弊生”。有弊病并不可怕,只要勇于改革,就可以变弊为利。

    其二,他认为“弊乎利乎?相倚伏乎?私乎官乎,如转圜乎”,利和弊可以相互转换,改革就是要善于将弊化为利。

    其三,他主张“弊不极不便,时不至不乘”。即改革要依“时”靠“势”,这样才能使改革顺利进行。

    其四,他要求改革的办法要简单易行。他说:“弊必出于繁难,而防弊必出于简易。”也就是说改革只有简单易行人民才易于遵守。

    其五,他认为改革的关键是改变人的思想。他说:“非海难人,而人难海,非漕难人,而人难漕,本是推之,万物可知也。不难于去百载之积患,而难于去人心之积利。反是正之,百废可举也。”魏源的这些改革主张有他的理论根据。其中有的来源于儒家经典,有的来源于诸子百家。他从《孟子》中归结出“时势”观点;从《易经》中总结出“简易”思想。虽然他的这些思想距今已有一百多年,但这些思想即使在今天仍然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对当前的改革和建设有着指导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