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永华和冯锡范这回能不能出头不好说了,反正天地会的总舵主已经变成了赵近南。
不提他们了。
李自成抓紧时间亲自给窦云章、李守义等人培训了五天,给他们介绍了下殴洲的风土人情历史,讲了讲需要注意的问题。
大统领特别强调,要时刻牢记自己是天朝上国的使臣,不要堕了我大顺的威风。
当然也要把困难说清楚。他们要是半路遇到风暴翻船那没办法,大统领也不可能找老天爷报仇。
如果是在海外受了欺负,遇到不测,大统领除了会抚恤外,还向他们保证,“将来我会带领千军万马踏平蛮夷之国”
窦云章、李守义等人感动的热泪盈眶,连忙表示一定会把差事办好,绝不辜负大统领信任。
两人带着大队人马,带着“使节”和“国书”上路了。
递交国书嘛大概也是源于外交“使节”。
在天朝历代,“使节”并不是对人的称谓,而是一种官职的凭证。
卿大夫聘于诸侯时,国君要授其任职凭证,这种凭证就叫“使节”,又叫“符信”使臣受命出使他国时,国君也要给予他出使凭证,这种凭证也叫“使节”、“符节”。
“使节”就是使臣所持的信物。
作任职凭证的“使节”大多用铜铸成,并根据任职地区的不同,分别铸成不同的动物图像。在山区任职的,授其“虎节”在平原地区任职的授其“人节”在湖泽地区任职的授其“龙节”。
作出使凭证的“使节”一般都用竹子为柄,上面缀些牦牛尾等装饰品,故又称亦称旄节。
汉朝张骞出使西域、苏武出使匈奴,持的就是这种“使节”。状如旗帜,用竹杆作柄,顶部缀牦牛尾。
苏武始终把“使节”带在身上,等他在北海放完羊回归天朝的时候,节仗上的须子都烂光了。
后世狡猾的倭寇们就把“使节”这东西偷回去用了。那些年被歼灭的鬼子部队不在少数,但很少能缴获到军旗。
因为可以说鬼子的军旗形式实际上根本不是旗帜,而是“使节”。他们仿造了天朝古代的“受命持节”礼仪,实际上那根花里胡哨的旗杆才是他们的“军旗”,旗面反倒只是个装饰物而已。
扯多了。
当然,后世外交使臣早就不持有“使节”了,而是以国家原首签署的“国书”为凭证。
老李要维护天朝传统,正如有“文牒”就不必改用“护照”称呼一样,“使节”也要继承。只是怕殴洲蛮子们看不懂天朝上国礼仪,顺便再加一份“国书”。
刚送走这一队人马,李自成还没喘口气,各处陆续传来消息。
曹文诏已经退走,李过布置好了防御,正要和张道濬清缴上党明军。
他们会兵分两路
张道濬领兵由端氏镇过空仓岭去大阳镇,挡住北面可能会有的援军
李过带兵南下从阳城到泽州,先剿灭左良玉。
之后二人再合兵北上,与太行山高一功配合,扫荡尤世禄等所有明军。
只要把明军的机动力量消灭完,剩下的城池随时可以拿下。
李自成刚看完李过、张道濬联名发来这份信,后脚左良玉的信件就到了。
左良玉在信中说想从陵川县穿过太行山去河南辉县,请大统领行个方便。
既然对方识时务有求饶之意,李自成也不介意给他留个投靠机会。
再说大顺军在陵川县那边只有两哨正规军,而且两个山寨离的也不近,想挡住左良玉不大容易。
正好顺坡下驴了。
李自成只能再给李过发信,通报了左军动向,又让他们按原定路线行进不变。
仍然有必要去泽州逛一圈。
除了怕左良玉耍滑头外,也要去震慑一下城里城外那些以为会“变天”的土豪。直白的告诉他们,别指望明军了,朝廷已经管不了泽州的事了,那边大顺说了算。
晌午前,李自成收到的第三封信是宣大总督张宗衡那边送来的。
张总督接到大统领邀请他来怀庆过年的信,很高兴,已经出发了。
李自成也很高兴,算了下路程,他专门安排一队人马去王屋山迎接老张。
再一琢磨,大统领干脆又给左良玉、曹文诏、尤世禄、王肇生、卢象升、邓玘、王朴、梁甫、祝万龄、马祥麟和张凤仪等等明军将领全部写了亲笔信,邀请他们来怀庆欢度春节。
没指望他们真敢来,不过万一呢
李自成最后还给潞王爷写了封信,同样邀请他来怀庆过年。小朱是绝对不会来的。老李也只是做个样子而已。随信送去的还有从郑王爷宝库里抄出来的两架古琴,以及大统领遍的两首曲子。
不知小朱收到后会作何感想。
李自成刚发完一堆邀请函,江南邢秀娘和张养默的来信又送到了案头。
柳如是的下落终于查到了。那姑娘居然千里迢迢一个人跑回了老家,结果被邢秀娘又抓了回来。她问大统领要怎么处置。
也真是为难了小柳,一路上不知道经历了些啥才能跑回去。
李自成怎么会为难一个小姑娘本来就是误打误撞遇上的。
对于某些人来说,面对名女人,你弄了她,不是弄她的本体,而是弄她的名气。
这样会有特别的成就感吗
或许是的。
反正老李没那癖好。
何况当下的柳如是又不是后来的柳如是,八竿子打不着,谈不上什么名气。就跟吕梁山里的于成龙一样,这次因为李自成的搅合,他们的命运肯定会改道。
说起于成龙,他的岁数倒是跟柳如是相仿,把他们撮合一下
“什么乱七八糟的”李自成赶紧驱散胡思乱想。
总之,柳如是不过是个无关痛痒的小人物,李自成根本没想着要收她。跑就跑了,随她吧。
倒是邢秀娘在信里说的另外一件事让大统领皱起了眉头。
原怀庆天地会香主张成被调往江南,他出发之前,李自成千叮万嘱,让他小心行事,不要再无脑打打杀杀了。
因为在原历史线李自成手下的那些小弟里,张成是第一个有名有姓阵亡的人物提前死在稷山县的李自甲不算,他属于意外。
所以这次的李自成特别关注这一点,他想让张成多活几年。
张成去了江南,自然不会在太行山死于左良玉之手。可惜那家伙不让人省心,到金陵没几天就和本地社团干了起来。
开始还算小打小闹,后来一脚踢到了铁板。
有道是强龙难压地头蛇。
如果那条地头蛇的后台正好又是徐弘基,那张成有几条命都不够死的。玉皇大帝都救不了他
徐弘基没啥名气,可他爷爷的爷爷的爷爷的爷爷的爹,是徐达。就是跟随朱元璋南征北战,明朝开国第一名将魏国公徐达。
徐弘基是第十代魏国公。
话说朱棣造反成功后迁都北上,由此开始行使双京制。也即是金陵仍然保留了一套完整的行正班底。
两百多年下来,金陵各衙门多为虚衔,公务清闲,任职官员没有实权。虽说他们的官位不低于京城相对应的衙门官员。
比如金陵各部里面最没事做的莫过于金陵都察院,所谓“院在太平门外,惟操江、全院间来同堂。四五御史,雍容礼貌,体统森严,殊无事事。”
当然,也不能说金陵这一套班底完全没用。
金陵户部负责征收南直隶以及浙姜、江稀、湖广诸省的税粮,同时还负责漕运、全国黄册的收藏和管理、全国盐引勘合。
尤其是盐引勘合,明朝从始至终,南惊户部一直负责这一事务,其中只有2年例外。
正德三年,刘瑾变法,由北惊户部负责,“南惊引板,俱令销毁”。但在正德五年,刘瑾被诛后户部奏请“刷印盐引,仍隶南惊户部”,获得批准。此后一直未变。
南惊兵部负责南惊地区的守备,当地的49个卫都隶属南惊兵部尚书指挥。
楠京吏部负责南惊地区官员六年一度的京察考功,北惊吏部不得干涉。
南惊刑部负责南惊诸司、公侯伯府、京卫所的刑名。大太监刘瑾就曾经因为某个南惊刑部尚书依法断案不逢迎他而矫诏令其致仕。可见南惊刑部也有相当的司法权力。
南惊工部的职责与北惊的工部相仿,只是管辖地区限于南惊及附近各省。此外,南惊工部也负责部分南方的税收。
另外,南惊户部刷印盐引勘合的铜版要由南惊工部负责铸造。
南京礼部倒是没有太多职权,因为皇帝又不来南惊,礼仪祭祀活动并不多。
不过平时南惊的最高行正几构却不是南惊的六部,而是南惊的守备会议。
即是挂“参赞机务”衔的南惊兵部尚书,会同镇守太监和南惊守备勋臣共同管理南惊的全部事务。
所以后来的史可法才有那么重要的地位,因为他当时正是南惊兵部尚书。
北惊六部里面吏部尚书被称为“天官”,可以掌握四品以下官员的升迁任免。但是在南惊,兵部尚书才是六部里面最特殊的存在,实权很大,所谓“故其职视五部为特重云”。
说了半天,只是为说明第十代魏国公徐弘基,他就是掌管全南惊的全部事务的兵部尚书、镇守太监、守备勋臣中的一员。
早在万历二十三年,徐弘基就担任了南惊守备,成为三巨头之一。掌节制南惊诸卫所,及南惊留守、防护事务。
虽然在天启元年,徐弘基的守备职务暂时被撸下去了,但人家的地位仍然不减。
实际上,天地会香主张成压根就没资格得罪魏国公徐弘基。两者中间差着十层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