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缑去追击曹鸣鹤,孙喜策留下看守俘虏的盐兵和毛葫芦兵,料理后事。
明军的包围圈这就被打破了一面。
另外一头,谷可成杀败了卢象升的一支千人步兵队。
剩下的天雄军龟缩在一处,又有火炮相助,谷可成不敢再冲,只能远远的围观。
卢象升此时还没得到祝万龄的消息,但是看眼前这情况
“唉”卢大人长叹一声。
他知道大顺军不是一般的流寇,但是万万没想到他们居然精锐至此。
原来算盘打的好,半夜袭营,那个短毛就算侥幸不死也要脱一层皮。
失算了啊
这局面一下子急转直下。
现在天渐渐亮了,战场主动权要交给修整了一晚的大顺军骑兵。
反观明军,熬了一宿,又冷又饿,现在哪还有精神打仗。要不是卢象升平日对待部下还不错,怕是那帮天雄军马上就要各自逃命去了。
话说回来,卢象升认为,大顺军勇者勇矣,但是毕竟全员轻骑兵,攻坚能力不足。他倚靠天雄军残部,再坚守一天应该没问题。
可又不能一直拖下去。那样先撑不住的一定是饥饿疲惫的己方。
如果没有外援接应,卢象升迟早被耗死当场。
思来想去,卢象升急忙亲书一封,派出两匹快马飞一般的窜回卫辉府城。
城里还有四五千乡兵,足可以成为有力后盾。
前头李自成路过卫辉城,潞王爷朱常淓虚惊一场。
短毛贼暂时离开后,朱常淓越想越害怕。怀庆府的郑王爷就是前车之鉴,谁知道短毛贼什么时候再带着火炮打过来
于是朱常淓急忙上奏崇祯皇帝“卫辉城卑土恶,请选护卫三千人助守,捐岁入万金资饷,不烦司农。”
藩王们自掏腰包养兵是大忌,可朱常淓为了保命,也顾不得那么多了。私下干自然不行,先请示一下至少不犯规。
崇祯皇帝能不能答应还在两说,就算答应了,旨意传过来也要一些时间。可形势不等人。
朱常淓就先让知府出面挑头招了三千民壮,背后自然是王爷掏银子补贴。知府当然乐见其成,绝对配合。
三千乡兵成军不过半个月,连队形都摆不好,马马虎虎能守城就不错了。怎么敢拉出去野战
知府接到卢象升的求援信,不敢轻率答应,急忙带着手书进了王府。
朱常淓还在睡觉,下人们哪敢打扰。
知府老爷只得摸出二十两银子孝敬给管事太监,又等了小半天,这才得到了王爷召见。
“支援他”
朱常淓怒不可遏,把卢象升手书扔在地上。
“他出发前拍着凶脯保证,信誓旦旦要剿灭流贼。言犹在耳,这保证了个屁啊小王还给了他三千两银子开拔费,现在反倒要调我的城防守兵去支援他做梦”
知府擦了把冷汗,小声说道“王爷,眼下府城里只有些训练不足的乡兵,为长远计,救卢象升就是救府城。下官以为,不可轻言放弃天雄军”
“”朱常淓叹口气,皱起了眉头。
两人在这边商量对策,王府外面又匆匆赶来一人。
高知府的家丁带来个新消息,急着要见自家老爷。可王府的大门哪有那么好进知府还能受到太监的招待,一个家丁就边上候着去吧。
家丁可以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狐假虎威,可在王府门前绝不敢骂咧。他自然也不会自掏腰包孝敬门房秦大爷,干脆抄着袖子蹲在一边候着去了。
什么军国大事的,反正跟他无关,也不会牵累自家老爷。爱咋咋地。
河南巡抚,全称“兵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巡抚河南等处地方提督军务粮饷兼理河道屯田”,从二品,总揽全省军事、吏治、刑狱、民政等,职权甚重。
如果说汉代的州、唐代的道、宋代的路、元代的省,是我国历史
上省级制度形成的几个阶段,那么,明代从行省到三司,再由三司到巡抚,客观上则是省级权立机构的调整和完善过程。
明代的省级行正制度有过两次重大变化
明初承元制,设行省统驭郡县卫所。洪武九年,朱元璋为防止地方势力的过度嘭胀,改行省为为军事、行正、私法等权力分治的“三司”制度。
都指挥使司、布政使司、按察使司。
“三司”之间互相牵扯,较好地抑制了地方权势的坐大,但也因此使权力过于分散,行正效率低下,弊端丛生。
为改善这一局面,从明成祖开始,朝廷陆续派京官大员分巡地方,节制三司。
宣德以后向各地派驻的巡抚,逐步成为地方最高军政长官,巡抚衙门成为新的省级权立机构。
巡抚之名,得之于它的特殊使命,“巡行天下、安抚军民”。
虽然明代巡抚地位并未以法律形式公开确立,但其实际发挥作用的时间却长达一个半世纪,并为清代所承袭且变为定制。
另外,“省”这个元代就有的称呼,在明代虽然被形式上废弃,但一直在实际上保留。哪怕到明末,各地乃至朝廷公文也多用“省”,而不用“布政使司”。
河南省巡抚樊尚燝接到朝廷诏令后,辗转从开封渡过黄河,此时已经到达延津县。
他麾下带着五千兵马。
全河南的额兵总共才八千多人,除去原本就在黄河以北的兵,剩下的几乎全被带出来了。可见樊尚燝这次为了剿灭大顺军真是下了血本。
延津县距离卫辉府城不过六十里地,顶多也就两天路程。
巡抚樊尚燝先发信知会一声,让高知府提前准备一下大军驻地和粮草的事情。
他预计再停留延津修整一日,筹集些粮饷,明早开拔。
樊巡抚还不知道他的标下中军官曹鸣鹤已经完蛋了。
巡抚虽然是文官,但也有直属部队,称为“抚标”。抚标一般是二个营,人数大致在1000人左右。某些省多一些的也有两三千人。
抚标和督标的营制差不多。
营将一人统兵作战,营将看部队规模可以是副总兵、参将、游击、都司、守备、千把总等。
中军官或坐营官一人,他们本身的职责是传达军令。单独设立的中军官对督抚总负责,和游击、都司这类营将谈不上统属。
中军官是一个系统,属于中军官、提调官、坐营官实际上中军官准确的说是中军坐营官、监箭官、坐司官、掌号头官之类这是一个系统。副总兵、参将、游击、都司、守备、千把总是另外一个系统。
后面中军官惯例由营将兼任,那就算一体了。比如副总兵、参将、游击、都司等都可以充任中军官。
兼任中军官的,督臣衙门多以总兵副将为之,抚臣衙门多以副参游击为之。
所以,早期中军官不统领标兵,后期兼任等原因,也能统军。
之前,为应对陕西流贼进入上党后,可能会窜扰怀庆、卫辉、漳德等地,樊巡抚把标下中军官曹鸣鹤派往黄河北面办差,但是没给兵。
可怜曹鸣鹤,指挥着杂牌兵吓唬一下其他流贼还行,对上大顺军,直接就崩了。
不提小曹了,樊尚燝自己的麻烦很快也来了。
他之前本来想从孟津一带渡河北上,结果流贼把守严密,于是只好先往下游走,最后在开封跨过了黄河。
黄河一线足够长,张献忠和焦得名两部全加起来也就两万来人,哪里能全部看守住。
樊尚燝带着大队往下游一走,越走越远。可是张献忠和焦得名不能带着全队一起跟着走啊。
他们军里光是老弱病残等家属都有四五千人,锅碗瓢盆的零碎家当一大堆,说好听了是农民军,其实就是一帮难民。若全军开拔,拖家带口的哪里跟得上明军速度。
不去管河南兵又不行,拿了短毛的好处就要出力,天经地义。张献忠这点觉悟还是有的。
他只能耽误点时间,把两部人马搭配一下,凑出来一千多骑兵,然后亲自率领着继续向东去堵截明军。
张献忠一路跑到阳武县,却得知樊尚燝抢先渡过黄河,已经到了延津。
好在两地相隔不远,也就四十里路。
张献忠今早快马加鞭,一路疾驰。
临近延津,他先被明军的夜不收发现了行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