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 2 章
    经历了二十多年的修生养息,大唐已经从连年战乱的民生凋敝之中恢复了过来,虽说还不如开皇年间的光景,但是总归要比开国时候强得多。底层百姓什么情况,李悦不清楚,但是上层的生活已经开始奢靡了起来。



    但是这种奢靡,对于李悦来说,其实也就是那样。别的不说,上厕所就是个问题,大唐皇室还没奢侈到我大清皇室那样能用丝绸擦屁股的程度,便是麻布都不行,皇家其实也没多少钱,别的不说,李世民过世前几年还在征讨高句丽,一直以来都是比较崇尚简朴的,也就是王玄策从天竺那边弄回了用甘蔗制作红砂糖的法门,算是给皇家增加了一个进项,但问题是,这跟李悦没什么关系。李悦的俸禄里头有着大量的粮食丝帛之类的实物,但是现钱其实不多,在这样的情况下,专门花一笔钱采买麻布用于擦屁股,这传出去李悦只怕要被千夫所指至于那些世家大族内部过得如何舒服,李悦也想象不出来,而对方显然不会对外表露出来。



    另外就是饮食的问题,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南方人,他习惯的主食其实是米饭,但是在唐朝,主食是各种面食,统称为饼,蒸饼、煎饼、胡饼、汤饼等等,虽说这些也挺好吃,但是李悦疯狂地想念米饭的味道。另外就是菜的问题,蔬菜种类很少,主要就是菘菜,韭菜,葵菜,其实就是白菜韭菜和大头菜。肉食就更别提了,大家主要就是吃羊肉,像是李悦这个年纪,烤羊肉自然是不能多吃的,因此,多半就是用来炖汤,但是偶尔吃没问题,天天吃就叫人受不了了。还有什么鱼脍之类的,就是生鱼片,刀工很好,但是淡水鱼的寄生虫问题让李悦对此敬而远之。



    最麻烦的地方在于,哪怕他对此有诸多不满,作为这个王府的主人,因为年龄的问题,他很多事情根本是做不了主的。王府对外有长史,对内有管家,后宅里头还有个乳母。



    李悦的乳母大家都叫她朱娘子,朱娘子夫家姓朱,但是她怀孕的时候丈夫就没了,夫家就将她赶回了娘家,这年头虽说不忌讳改嫁,但是一般的人家还真不乐意嫁过来就带着一个拖油瓶。朱娘子娘家也不是什么富户,可以白白养着被撵回家的小姑外甥。李悦出生的时候不太巧,正值国丧,内侍省在掖庭找了一圈也没找到合适的,只得在民间挑选,朱娘子那时候刚刚产育,娘家劝她将刚出生的孩子送走,自个休养一阵子就改嫁,她这样顺利生过一胎的,在婚姻市场上其实还是很抢手的。但是,朱娘子舍不得刚出生的孩子,因此,便硬着头皮去参选乳母,最后,她被选上了。



    按制,李悦作为皇子,可以有四个乳母,但是,等到断奶之后,能留下的,顶多也就是一个而已,朱娘子命不好,虽说当了乳母,每个月也有月例,可以送回娘家,让娘家帮着养自个的孩子,朱娘子娘家倒不是什么恶人,家里养了母羊,孩子吃羊奶照样也能长,朱娘子送回去的钱放在寻常农家,便是一个壮劳力也挣不来,若是孩子没了,这份多余的钱也就没了。但是这年头,小孩的夭折率是一般人根本想象不到的,因此,那个孩子不满一岁,就一病没了。



    朱娘子没了亲生的孩子,也就没了寄托,她也没有改嫁的心思,这年头,嫁了人,就得伺候一大家子,还未必能落得什么好,而在宫里,在王府,她需要伺候的也就是一个李悦而已,何况,李悦生得玉雪可爱,也不是什么骄横无礼的性格,时间久了,就将一腔母爱都倾注到了李悦身上,对李悦那叫一个掏心掏肺,如此,太妃自然看在眼里,等到李悦可以断奶了,其他的乳母要么拿着赏钱回家,要么回内侍省重新安排,朱娘子却是留了下来,一直到李悦出宫开府,朱娘子也跟在身边,李悦贴身的事情,都是朱娘子安排。



    朱娘子对李悦的确是悉心照顾,但是,在她心里,李悦就是个不懂事的孩子,孩子就算是有什么想法,也只当做是童言稚语,这也让李悦有些挫败。而内宅的大管家呢,也是宫里面安排的内侍,据说曾经受过他生母的恩惠,名叫高正,这人什么都好,就是有些吝啬,但凡是他觉得要花钱的事情,就几乎跟要了他的命一样。



    说白了,李悦硬件条件不给力,就算在家是主人,但是,他有什么想法,下面人只会觉得是小孩子胡闹。好在转机也差不多来了,因为李悦开始读书了,朱娘子以前大字不识一个,也就是进宫之后,跟着认识了几个字,对于书本上的东西是非常信奉的。有朱娘子支持,先搞出点动静来,高正看到了其中的好处,自然也就没话好说了。



    作为先帝之子,李悦要读书,自然不是在家找个西席开蒙,而是要去弘文馆的。弘文馆常年也就是几十个学生,算是典型的精英小班教学,里面上学的都是皇族贵戚,勋贵京官之子,以前的时候,这边上学的都是半大少年,但是呢,当年那些少年的下一代都生出来了,李治其实跟之前那一批不是很熟,毕竟贞观年间,大多数的宰相功臣之子其实都是跟在他几个兄长后面混的,李治跟他们年龄差距有点大,因此,干脆又在弘文馆中另外开了班,教授的就是蒙童或者是稍微大一点的孩子,这算是给这些老臣还有宗室的恩典。



    在入学之前,李治就特意给这个唯一还留在京城,还需要读书的弟弟送来了一大堆的赏赐,就是全套的学习用品,各种书籍,笔墨纸砚,都是上好的。高正见了,几乎要喜极而泣,这可是给王府省下了很大一笔,然后,他就开始张罗着给李悦选两个书童。



    他们这些蒙童在开蒙这几年是允许带书童的,毕竟,他们这个年纪,还没什么力气,不说那么多学习用品了,就算是研磨什么的,对他们来说,都是有些吃力的,不过等再大一点,书童最多也就是将他们送到弘文馆门口,不能再跟进去了。



    李悦是抱着有可能见到几个历史名人的心思去上学的,但是,历史名人没见着,见着的只有他们的子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