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姓中侯的反应不对!
高明,带着周全刘安,直接上门儿把他堵在家里。
作为潜伏在长安城足足十年的坐探来说,绝对不应该有“做贼心虚”这种情况出现的。
在当时,高明三人,可不知道,他和黑衣人是一伙的!
张姓中侯不但自己“知道”,也应该知道高明三人的“不知道”!——要不然的话,上门的,就不应该是高明区区三人,而是淮南方面的大队人马才是。
也就是说,在那种情况下,张姓中侯,完全可以利用高明三人的“不知道”,打出来一个时间差,好说好道地把高明三人糊弄走,然后在自己想办法逃跑就行,虽然惊险一点,但是胜在能够暂时性地保留身份,而且在逃跑初期,获得足够的时间。
但是,他不!
他是怎么做的?
当场翻脸!
又是下药儿又是暴起伤人,就差直接当着高明的面儿,喊“我是贼人,快来抓我”了!
这就是高明,将自己代入到张姓中侯的立场之中,仔细思索之后,发现的第一处不对的地方——张姓中侯,表现的太毛躁了,完全不像一个潜伏十年的坐探,仅仅是高明三人上门,就吓得他进退失据。
说实话,这么毛躁的人呢,能够潜伏长安十年时间不被发现,高明不信,但是人家就是这样的表现,又显得如此矛盾。
这到底是为什么!?
高明想了半天,灵机一动,猜测,是不是有什么重要的事情,压在张姓中侯的心头,才让他的行为,跟以往的另有不同?
要是这样的话,就能解释清楚了,为啥一个潜伏十年的坐探,竟然被人一个简单的“打草惊蛇”之下,就真正的被“惊”了出来!
而一想到这里,高明的心中,又变得一片火热——如果是这样的话,到底是什么样的事情,能够压迫得一名坐探,变得行为“怪异”?
不用多想,肯定是——那一船火药运送到长安的真正目标!
如果这样说的话,那张姓中侯的重要性,可就要重新评估了。
以前,高明仅仅知道灞水码头的消息,是从他这里走漏的,即便通过复盘,发现张姓中侯,是一名潜伏在长安城整整十年的坐探,对他的重视程度,也不算太高。
为啥?
因为在他这个身份之中,坐探并不稀奇,真正稀奇的,反而是“潜伏十年”这个属性,换句话说,真正震撼人心的,是张姓中侯背后势力的“远见卓识”,提前十年就开始在长安城“有所布置”,这眼光,这手腕,才是真正异于常人的地方,至于张姓中侯本身,就是一个坐探而已,淮南谍报司之中多得是,反而不足为奇了,也就甘心做了十年的“冷板凳”,这一点隐忍,实在令人眼前一亮,除此之外,还就真没啥可说的了。
同时,也是因为高明多多少少知道一点淮南谍报司的运作模式,对“坐探”有所了解,才让他对张姓中侯的存在,没有那么的重视——
坐探这类人吧,打听消息,绝对是一把好手,隐藏自身呢,更是高人一等,但是要是到了具体行动上,尤其在总部派人前来坐探所在地的行动,很多时候,都要沦为外围人员,甚至很多时候,又由于他本身在当地千丝万缕的社会联系,被对方逐渐地琢磨出来味道,以坐探本身当做突破口,最终破坏掉整个行动。
说这个,并不是说坐探本身不行,而是术业有专攻,人家本来的职责就是打探消息,维持自身在当地的“人设”,结果你总部派人过来,不管不顾地一顿瞎命令,“有目标”还不算,还得“有时间限制”,这就是奔着难为人去的!人家坐探“应时而动、应事而动”,难免忙中出错,难免在自身的“人设”之中流露出一丝破绽,被敌对势力发现了端倪,也纯属倒霉,真不能说人家自身的能力……
事实上,这一点,连身在谍报司之外的高明,心里都一清二楚,更不用说淮南谍报司本身了。
说实话,为了应对这个问题,一来保护坐探,二来保证“总部”行动能够在“当地”顺利实行下去,淮南谍报司,在内部都有专门的规定——总部行动人员,抵达当地,不得与当地坐探发生横向联系!
一个规定,仅仅细部解释就好几条,其中,高明印象比较深的,就有三个。
第一个,除非行动目标在谍报司内部评价体系中的地位太高,又得到了谍报司老大的亲自授权之后,行动人员才能要求坐探进行配合。
第二个,配合程度,只能要求坐探在情报上进行配合,不得要求坐探直接参与行动。
第三个,即便得到谍报司老大的授权,对坐探的信息也要进行保护,除行动组正副组长之外,行动组其他成员,没有获知坐探信息的权限。
说白了,在淮南谍报司的运作体系之中,坐探属于情报处,行动属于行动组,双方的配合,由总部把控,能够不产生横向联系,就尽量杜绝。
不管这样的规定,到底是好是坏,还是有啥道理可言,反正在高明的印象之中,在淮南谍报司的对外行动之中,很少有坐探的直接参与,即便坐探参与了,也仅仅是外围成员,仅仅就提供消息而已。
也正是这样的一个认识,让高明“灯下黑”了,他却忘了,大唐其他的谍报组织,可没有像淮南谍报司这样“专业”,什么坐探、行动组的,把事情办了,才是最重要的!
而现在,如果高明的猜测准确的话——张姓中侯知道那一船火药运送到长安,到底是要干什么——那么,他就不仅仅是个坐探那么简单了
也就是说,张姓中侯,在黑衣人和一船火药齐聚长安城的时候,不仅仅是一个外围成员,还有可能对他们的目的了如执掌!
这样的话,人家的地位,自然水涨船高了——都接触到核心机密了,难道还不是核心成员吗?
基于此,张姓中侯的地位,在高明的心中,急剧升高。
也正是因为这“第一个不对”,才有了高明不顾后背的伤势,刚刚能下床之后,就亲自前来张守珪废园,要设身处地的代入张姓中侯的立场,“身历其境”的模拟一番他的心里过程。
到了张守珪废园,或者更准确地说,到了张姓中侯的居所,高明仔细回忆三天前的场景:
张姓中侯是在这里为高明三人开门……
在这里将三人让进屋子……
在这里泡茶,在这里下药……
在这里暴起伤人,一刀刺伤了刘安的左肩……
在这里逃跑……
等等!
这里不对了!
高明站在张姓中侯家中的后院,仔细观察环境之后,发现的端倪。
后院不大,除了一面与正堂相接之外,剩下三面,全是院墙。
左面一面,与邻家比邻。
右面一面,临街。
后面一面,正对张守珪废园的后花园。
高明设身处地的“替”张姓中侯想了一想,如果是他,在高明三人上门的情况下,一刀伤了刘安,想要逃跑的话,应该选择右面的那一面院墙。
高明虽然没有在谍报司供职过,但是也曾受过谍报司的基本培训,又有自家师父谢三郎天天在他耳边耳提面命,对逃跑这种事情,还算是熟悉,他清楚地记得,师父说过这样一句话:要把一滴水藏起来,最好的办法,就是把它藏到大海之中。具体到逃跑过程中的隐藏痕迹,不要去考虑人迹罕至的路径,反而要考虑人多的地点,这样才方便摆脱追踪。
所以,如果是高明的话,他选择右边的院墙,翻过去就是小街,奔行三十步,就能进入永宁坊的十字街。
永宁坊虽然破败,但是十字街作为整个坊市的主干道,也有不少人来来往往,如果张姓中侯真进了十字街,高明三人在刘安受伤的情况下,也得先救助了刘安,然后才能出门追踪他,这样一来,张姓中侯能够逃出生天的几率就会大增。
高明详细,即便张姓中侯没有听说过“大海藏水”这样的道理,但是他“坐探”长安城整整十年,不可能不考虑自己身份暴漏的退路,甚至高明猜测,这哥们平常都“预演”过好几次,他不可能不知道从右侧院墙翻出去进入十字街,才是最理想的逃脱路径。
况且,就算是选择左侧的院墙,翻进左侧的邻居家也好啊……
结果,人家张姓中侯,就偏偏选择了张守珪的废园。
这就不对了。
废园废园,破败荒芜,一人进去难免会留下踪迹,三天前,高明不就是带着周全、刘安两个人,进入废园之后,顺着张姓中侯留下的痕迹,一路追踪到中院了吗?
如果说,张姓中侯特意进入废园,引诱高明等人追踪他,好安排黑衣人围杀……这个倒是有可能……
因为张姓中侯本来就是和黑衣人是一伙的,自然知道黑衣人的藏身之处,甚至有可能,藏身张守珪的废园,就是张姓中侯给黑衣人安排的,况且,作为“本次行动的核心成员”,张姓中侯也能使唤得动黑衣人,安排黑衣人出面围杀高明,倒是没有问题……
但是,这里面,就有第二个不对的地方了。
张姓中侯,是怎么知道,高明一定要追杀他呢!?
如果,高明没有那么“冒失”,发现张姓中侯逃入张守珪废园之后,就停止追击,派人通知金吾卫或者京兆府,甚至直接找到淮南进奏院,以他堂堂国朝监察御史、淮南大少爷的身份,还怕调动不了人员吗?
等到那个时候,一群人包围张守珪废园,然后地毯式搜查……别说围杀高明了,恐怕黑衣人这处藏身之地都要暴漏了!难道张姓中侯还想带着黑衣人一起跑路不成?那还跑得了吗?他一个人的时候,好跑,要是带着三十多个黑衣人一起跑,那还怎么跑?都不用高明这样的“办案小能手”出马了,随便一个京兆府的捕头,恐怕就能抓住他们的踪迹了吧?
作为“本次行动的核心成员”,张姓中侯,就这么敢赌高明的“冒失”,他是怎么知道高明不会“谨慎”的?
这第二个不对,解释不通!
除此之外,还有第三个不对!
如果张姓中侯,真的是要诱杀高明三人,潜逃至张守珪废园之外,也许有什么后续的招数,逼迫着高明三人不得不追踪,那么,围杀高明三人的时候,张姓中侯在哪里?
纵然周全中毒、刘安受伤,高明三人的战斗力大打折扣,黑衣人一方出动了足足六名好手,从实力对比来说,也是达到了二比一,按照道理来说,围杀高明等人,十拿九稳。
但是,如果张姓中侯的目的,真的是围杀高明三人,他自己为什么不出面?且不说什么亲眼看到高明被杀、以绝后患之类的话,最起码,多一个人参与围杀,是不是把握更大一点?
但是,张姓中侯,就不见了!
自从他进入张守珪废园之后,就一直活不见人死不见尸的,这是为什么?
这,便是第三个不对了!
关于这一点,高明也有点迷糊,既然他不是为了进入围杀高明三人,那他进入张守珪的废园,图啥?就图暴漏他跟黑衣人的身份,然后再暴漏黑衣人的藏身地点不成?
这个,同样说不通啊!
高明琢磨了半天,又有所猜测:
张姓中侯不露面,是不是还有别的事情要做!?
比围杀高明更重要,比隐藏他和黑衣人之间的关系更重要,甚至比他和黑衣人的安危更重要……
到底是什么事儿!?
高明一想到这里,顿时两眼放光!
如果这个猜测是真的,那就好了!
想到这里,高明不在耽误,带着周全、赖忠等人,再一次进入了张守珪的废园。
依旧破败,依旧荒凉,不过因为三天前的那一场大战,让整个废园别的更加混乱,不但地面之上踪迹混乱,到处还充斥这若有若无的硝烟味道——这是淮南谍报司,用火器碾压黑衣人的必然结果。
高明早有心理准备,一边回忆三天前追踪张姓中侯的的场景,一边仔细寻找踪迹。
也是运气。
那天的战斗,简直的一边倒的碾压,淮南谍报司攻势如潮,打得黑衣人节节败退。
总体而言,淮南谍报司为进,黑衣人未退。
就足迹来讲,一进一退,方向倒是很好区分。
高明主要的工作,就是在这些凌乱的踪迹之中,找到那单独一串向前的脚印——只有张姓中侯,在开战之前,是独自一人进入废园,而且是从后向前行走的。
有了方向,即便过程再难,也好办。
高明就这样,一边排除干扰,一边慢慢向前摸索。
果然,到了中院之后,足迹发生了变化!
继续向前。
高明的神色一变!
硝烟味道,竟然越来越浓郁!
不对!
这里没有多少战斗的痕迹,硝烟味道淡薄才对,怎么会变得浓郁呢!?
高明动作越来越快,直到他追踪张姓中侯的足迹,找到了中院内的一处房间!
推开门!
目瞪口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