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一百七十七章
    很快的,仅仅在韩璐羽等人接到临洮大捷消息后的三天,韩承宪正式的军报便送到了郑国都城汴梁府。送信的校尉极度夸张,高倨奔驰的战马之上的校尉,用尽了自己的力气高喊着,“临洮大捷,临洮大捷,天朝歼灭夏贼五万大军!”跟随着校尉的五名骑手也一起呐喊,纵马飞奔而过,仅仅在路人的耳边留下他们兴奋的声音。

    这个声音自汴梁城外的镇甸就开始响起,直入汴梁城内。在虽然路人对于国朝取得又一次大捷感到兴奋不已,但是,稍有见识的人都了解,对于夏国的讨伐战争才刚刚开始,夏国虽是西部蛮夷国家,但毕竟立朝过百年,根深蒂固的势力加上过千里的土地,怎么算,都能征发二三十万军马,况且,这取得大捷的临洮乃是郑国疆土,太子殿下的伐夏大军不过是在郑国疆土上消灭五万夏贼,这也算是了不起的大捷么?汴梁城中许多人都冒出了这样的疑虑。

    也难怪汴梁城内的百姓、官吏们心中有疑问,汴梁这座城市,自故宋时代便是百年帝都,前朝金国南下后,虽然攻破了汴梁,却也将汴梁当作是河南重镇,设置兵府驻扎重兵,几次对南朝宋国的战争中,汴梁城的百姓们都看到了金国大军对南朝取得决定性胜利,然而,这种胜利在汴梁百姓的心中,总是感到阵阵苦涩。

    就在韩璐羽成为汴梁城的南京副统军后,也接连取得一系列胜利,对山东的红袄军、对南朝的两淮、对旧金中都府、对辽东,这一系列的胜利下来,让汴梁城内的百姓不仅扬眉吐气,更找回了当年作为汉人天子脚下京城百姓的感觉。现在的汴梁城百姓,在外地人面前都自豪的挺直身子,说一声,“俺是中都汴梁人!”

    在如今的心态下,汴梁人自然对消灭三五万夏贼的“大捷”有些不屑。

    也不是汴梁城内所有人都持着这种心态,至少,身为右丞相的方子谦不是。在家人向他禀报说报捷的军士一路狂奔,高声将大捷的消息散播时,方子谦微微一笑,拈着颌下不长的胡须没有作声。右丞相大人的样子令一边的奉国公夫人谢氏道清很奇怪。“在京城纵马狂奔,又将军机大肆宣扬,这种情形,虽是太子的属下,也会被言官抓住机会弹劾吧……”谢道清微微皱眉,“再者,要是史官将这事记入起居注,太子岂不是要被后人耻笑?”

    方子谦看着端庄秀丽、即使是皱眉的样子也不失贵妇模样的谢道清,强自咽下口水,努力将目光挪向一边道,“不怕,若是联系先前临洮路的战事,那些言官和史官都会理解这些军士的心情……这场胜利来得不易啊……”说话,他也不更衣,就穿着一身白色的儒衫走入卧房,“我现在要去宫门迎接这些军士,顺便敲打敲打这几个胆大妄为的小子。”

    就在宫城的门前,无论守门的侍卫亲军,抑或是那飞奔而来的校尉,无比震惊的看到,枢密院三位枢使以及右丞相大人竟然在那里亲自等候阵前送来的军报。那带人在中都汴梁城内纵马飞驰的校尉,一看到这个架势,立时慌了神,滚下坐骑,几个大步走到四位当朝相爷面前,跪在地上。

    还未等这校尉奏报,只见张柔伸出一脚,将校尉踹倒,气乎乎的大骂起来,“果然你是你这个小子,你就不能让我省省心?在家的时候,你胡闹一下也就罢了,谁知送你去太子殿下军前,你也如此混帐,在中都城内纵马,这是多大的罪,你知道么……”说着,这位枢密使大人似乎感到不解气,又恶狠狠的踹了几下,那校尉跪在地上一声都不敢吭。

    “张大人,张大人……”看着实在有些不象话,方子谦和严实、史天倪几人急忙过来将张柔拉住,一边拉着张柔,一边劝说着,“张大人,弘略行事虽然放肆,却也是有情可原么,张大人试想,今次夏贼的铁骑军多么强悍,当年蒙酋成吉思汗铁木真,虽然数次攻打夏贼,却始终无法全歼铁骑军,而这次太子殿下一战将铁骑军主力歼灭,这是多大的胜利?也难怪军前的小子们有些放纵……”

    “是啊,是啊,张大人,那夏贼铁骑军中,军士全部是夏贼境内党项贵族子弟,弓马骑射自是精通不说,虽然这支铁骑军只有三千,但其出战时候,人人都有家仆奴隶跟随出战,人数可达数万之众,今次太子殿下歼敌五万,可说是将铁骑军中的党项贵族子弟与追随的家仆奴隶全部消灭干净,这不仅打击了夏贼的军心士气,也是将夏贼军力中最有战力的一支消灭,日后对夏国继续攻击的时候,也是大大有利的。”严实也急忙劝解着张柔。

    “嗯,对严大人,和方相国说的有理啊,老张,你也清楚,这次军前的小子们能取得临洮大捷,有多吃力,临洮路可说是让夏贼祸害的太惨了,是以,弘略这些小子有些放纵,也是可以理解的么。”史天倪跟着劝说道。

    听了三人的话,张柔这才气哼哼的走到一边,对着儿子冷声道,“你小子命大,有三位相国为你求情,否则,老子我非扒了你的皮。拿来,将太子殿下的军报拿来,你立刻给老子回家面壁思过去。”

    听到自家老子的话,张弘略还敢说什么,急忙自身上背着的包裹里取出一个锁着的木匣,双手举起交给了严实,他带领手下的骑士们,匆匆离开了宫门。

    不过,这个情形看在方子谦眼中,郑国的右丞相大人心下却是暗自偷笑,在他看来,那外表粗豪的张柔,实际心里却是无比细腻,这个皇亲枢密使发现在京城纵马的校尉竟是自己的儿子时,立刻动手打了张弘略,又引的在场的另外三位相爷过来劝解,最后说什么‘面壁思过’,那不过是让自己的儿子赶快回家,以防万一。就算是日后言官弹劾,张柔也可以推说自己已经教训过儿子,让人抓不住把柄。再有三位相爷曾经一齐解劝,朝中还会有谁不长眼睛过来弹劾张柔或者张弘略?”

    心中对张柔暗自佩服之余,方子谦出声道,“既然我们几个一起接了太子殿下的军报,不如就一同将军报送到陛下面前,由陛下发落,如何?”说罢,他招呼下其他三人,走入了宫城。

    第二日,郑国朝廷下旨,奖赏临洮大捷中的有功将士,在发布的圣旨中,详细的叙述了临洮大捷的作战过程,这份圣旨又通过邸报送到全国大小官员手中,最后,在民间流转。通过圣旨,郑国上下这才了解到,临洮大捷是胜的如此惊险,联系前几日郑国皇帝韩璐羽亲自发出的那份对太子韩承宪的训斥旨意,郑国上下很多人有种出了一身冷汗的感觉。在圣旨随后对有功将士的封赏中,郑国官员们没有找到对太子韩承宪的奖励或者褒勉言词,更在心中对皇帝韩璐羽如此秉公处置感到心悦诚服。

    这些事情,远在夏国境内的韩承宪自然是无法知晓的。根据探子送回的情报,方子谦了解到,取得大捷后的韩承宪,没有丝毫停顿,稍稍打扫战场后,立刻整顿兵马,进入了夏国境内。很快的,就到达夏国边防重镇卓啰和南军司城下。城内的夏军早从逃回的夏国铁骑军残存单骑口中知道了铁骑军被全歼的消息,故而人心惶惶。

    面对夏国营建了三百年的边防重镇,韩承宪没有着急攻城,根据他的命令,郑国大军一边打造攻城的器械,一边派出使者前往卓啰和南军司城内,与驻守此地的夏国将领接触,意图劝降。

    但是,韩承宪的使者遭到了夏国将领的断然拒绝。这位夏国的将军乃是党项贵族,夏主李氏宗室,加之其子在先前的临洮大捷中被韩承宪锁杀,新仇旧恨之下,他决意与镇守的城池共存亡。

    接到使者汇报的韩承宪大怒,急令全军攻城。一日攻杀下来,郑国军队损失了两千多军兵,而夏国城内的损失,也不少于这个数字,甚至更多,因为,郑国在攻城的时候,使用了用投石车投掷的大号震天雷,那震天雷的爆炸之声有如晴天霹雳,不仅杀伤了无数夏国兵士,更令城内所有人胆寒,很多夏国兵士呆呆的看着郑国军兵攀爬上城墙而不敢稍加抵抗。

    就在卓啰和南军司城即将破城的时刻,那夏国将领惊醒过来,他下令给亲兵,驱赶城内的汉人老幼登城。此人的计策取得了不亚于震天雷的效果:当以大汉正朔自居,以天朝兵士自命的郑国士兵们,看到一群神情呆滞、手无寸铁、衣衫褴褛、说着汉话的老人和孩子被夏国士兵驱赶着走上城墙。来直面他们的刀锋时,这些郑国的士兵们犹豫了。

    按照郑国朝廷的诏令,郑国军兵们这次出征夏国,不仅是要讨伐逆臣,更是要恢复中原故土,将盘踞天朝土地上的夏贼驱逐。但是,为了这个目的,就要屠杀眼前的汉人么?对军纪要求极严的郑国兵士们,没有将手中的兵器砍向对面的汉人老幼,因为,不许杀戮百姓,是韩璐羽在建军之初就定下的严令。但是他们也没有后退,郑国军中无令而退乃是死罪。双方就在城头这样僵持住。

    然而,夏国的兵士们却没有郑国军兵这样的顾虑,无数的箭矢自汉人百姓身后射出,将郑国军兵射倒在地,也射倒了许多挡在夏国士兵身前的汉人百姓。郑国士兵大怒,立刻冲上去要砍杀那些卑鄙的夏贼,无奈,夏国士兵混在汉人百姓中,郑国士兵既要避免伤到汉人百姓,又要躲过夏贼的攻击,如此缚手缚脚,如何能杀敌?

    看到这个情形,韩承宪只得下令退兵,回到大帐中再作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