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布道“对亏了子琮的金玉良言, 布方能及时从长安脱身。布又岂是好坏不分之人还请子琮不要避忌, 将事情与我掰扯个清楚。”
崔颂婉言推辞,见吕布质疑要听, 肃容道“将军可听过一句俗语凡事留一线,日后好相见将军已得兖州,此弹丸三城,于将军而言只是锦上添花。不若卖袁本初一个好, 既可避免曹军穷途末路,拼死与将军决战,又可获得实利,何乐而不为”
“这可我已夺曹操主业, 放过这区区三城, 如何是向袁本初示好”
“将军此言差矣。袁本初有意扶植曹孟德, 却又不愿见着曹孟德势大。如今这一局面, 正是刚好。曹孟德失兖州,必得仰赖袁本初。将军不正是看着袁本初的面子, 才不对曹军赶尽杀绝的”
吕布暗道了一声“妙哉”,面上不露分毫“只怕那曹孟德不肯轻易罢休。”
“曹孟德如何态度, 取决于将军。”说完, 便与吕布附耳。
吕布“便依君之所言。”
事毕,宴请崔颂。
“一切便托付子琮了。”
崔颂吃了一顿大餐,打马回鄄城。
他望着苍茫的原野, 吐出一口浊气。
总算, 不负他在庐江苦读了那么久的战国策。
回到鄄城之时, 荀攸与戏志才也已到了城内。
崔颂让华佗为戏志才诊脉,只见华佗神色凝重,久久不语,连带着崔颂的一颗心越悬越高。
半晌,华佗放下诊脉的手。
“服药后,须得好好养护,如此还能活个二十年。”
崔颂的心终于得以安定。
这是一个好消息。
其他的医者都断定戏志才最多只有三、五年好活,华佗却肯定地说,只要好好治就能再活二十年在这个人均寿命短暂的古代,这个结果已是十分难得。
过了两日,吕布果然撤兵。
荀彧问崔颂“子琮认为主公归来后不宜出兵,是有什么因由”
崔颂答道“吕布不可轻克。若出兵,必为粮草所困。不若休养生息。”
几月后,天降蝗灾,百姓饥饿。幸而荀司马早有准备,开粮仓,免去一番磨难。
待到那时,崔颂早已离去。曹操不由慨叹“明明如月,何时可掇1”
戏志才的病既已得到了解决,崔颂未等曹操回返,便向荀彧等人请辞。
作为一个一心为主公谋划的谋臣,荀彧自然是要向崔颂卖安利的“曹公明锐权略,求贤若渴”
无数芷兰之语,总结起来就一句话好老板,就找,曹孟德
崔颂回曰“多谢文若好意。只是我已答应家父,待志才的事一了,便回庐江,不便在此逗留。”
荀彧深憾,与崔颂惜别。
崔颂被荀彧三人送出城,在与众家仆离开之前,他回首遥望鄄城的高墙厚壁。
现在还不是时候。
他在心里告诉自己。
总有一天。
这个舞台将有他的一席之地。
他重新看向身前的大道,策马扬鞭。
当晚,他终于在梦中见到另一个自己。
两年未见,“崔颂”仍是原来的模样只不过书桌前多了一本牛津词典与一摞英文物理文献。
见到他,“崔颂”如释重负“好久不见,近来可好。”
崔颂与对方打了个招呼。他分明有许多话想说,可乍一见面,恍如隔世,竟不知从何说起。
崔颂的目光移向书桌“在阅读外国文献”
清河名士“崔颂”,笑容渐渐凝固jg。
他沉重道“最离谱的是当中竟然还有德语专用词。”
崔颂顿时心有戚戚。
哪怕在他看来,什么都难不倒名士“崔颂”,要在短时间内从英语零基础达成无障碍阅读专业用词性很强的外国文献也不是一件容易事。
就此一打岔,二人之间的气氛顿时轻松了不少。
崔颂向“崔颂”简单地说明了这两年所发生的事,观察他的面部表情。
除了说到戏志才重疾缠身时,他有少许动容,其余时候皆是一派风淡云轻的平静。
崔颂问出了这段时间盘桓在他心中的疑惑“甘姬的异常,你是否早已知晓曾经我与你说道刺杀之事,你告诉我,你对此事毫无头绪是否也对我颇有隐瞒”
“崔颂”笑容渐深“你去往长安前,我予你的忠告,想来你已经意会。”
那个时候,“崔颂”和他说的是「不要轻易地相信人。」
当时他以为“崔颂”的意思是不要轻易地相信旁人,尤其是身边的甘、乔、徐三人,哪知道,“崔颂”想告诉他的是不要相信任何人,这个任何人,包括他。
“今日一别,不知何时能够再见。”“崔颂”收起面上的笑意,郑重道,“这便算是,我予你的最后一课吧。”
崔颂默然。
静坐片刻,他开口“你认为,我们还有交换回来的可能吗”
“有一件事,我一直不曾告诉你。”“崔颂”的声音凝重而低沉,“我醒来的时候,旁人告诉我,我在做水疗的时候,突然昏迷溺水在我醒来之前,已停了呼吸。”
崔颂的心脏猛烈一跳。
“而我在成为你之前,与季珪崔琰论道之事突犯胸痹”
胸痹,多与心脏疾病有关,重者即是心绞痛。
若“崔颂”所言为真,那他与“崔颂”,极有可能是在猝死的瞬间交换了灵魂。
“依照华神医之所言,你如今暗疾已愈,不会再发作然而我这病,本没有治愈的可能。除了换了灵魂这一理由,再没有别的解释。”
他们本已生机断绝,却因为互换灵魂而获得新生。如果有一天换回来会是如何会不会“崔颂”立即胸弊发作,而他即刻没了呼吸
这个假设的结果如何,崔颂不得而知。他一面觉得荒谬,一面却又想通了许多关节。
难怪穿越前几日他总觉得莫名的疲惫不堪,这才起了去做sa的念头;难怪乔姬与崔父对他是这么一番态度,且乔姬多次询问他是否有闷气之症;难怪“崔颂”如此惊才绝艳,三国历史上却无关于他的只言片语。
若非这阴差阳错的穿越,兴许在汉灵帝驾崩之前,这世上已无“崔颂”这一号人。
崔颂静默许久,隐约感觉到自己即将离开梦境,抬头看向“崔颂”。
“崔颂”也在看他,挂着熟悉的笑意“人谁无死,何惧无愧于心耳。”
崔颂回以一笑,懒洋洋的,竟与“崔颂”此时的神态极其相似。
他终究没问出,汉灵帝之死是否与“他”有关的话。
崔颂回到庐江郡,开始了头悬梁、锥刺骨,不分寒暑的苦读生活。
山间不知岁月久,转眼间,时光飞逝。
兴平元年公元194夏,蝗灾起,人以相食。
兴平二年公元195,曹操大破吕布,杀张邈,平定兖州。
建安元年公元196,曹操迎献帝,领节钺,录尚书事,总揽朝政。
建安二年公元197,曹操至宛县,受降。张绣降而复叛。
建安三年公元198春,曹操大败张绣,归许都。
同年夏,崔颂放下被磨得平滑的竹简,与崔父道别。
即日北上,前往许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