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扬起生命华章之帆
    扬起生命华章之帆

    ——聚焦我们身边的大学生创业者:江华

    (院报记者:薛婷婷、董晓倩、何盈贞)

    湖北民族学院院报(272期)第三版专题报道大学生创业者江华,现将院报上内容公布如下:

    编者按:在社会就业形势极度严峻的今天,面对沉重的就业压力,大学生自主创业已经成为了一个家户喻晓的话题,作为社会创业的新生力,大学生创业扮演着一个全新的角色,他们踌躇满志,不甘平庸,激流勇进,然而,面对复杂的社会局势,往往有不少创业方案“出师未捷”就已被现实扼杀,大学生创业究竟路在何方?我们身边的大学生创业是否一帆风顺?

    人物简介:江华,信息工程学院机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大三学生,在校成绩名列前茅,充实的三年大学生涯因其成功的创业历程而熠熠生辉,更显精彩。2010年暑期,他成功创办的家教服务中心规模达到现有教师48人,家教范围从恩施州各个县的农村扩展到重庆潜江等地,深受学生、家长的好评。现在的他正在着手与人合作创建一个自己的公司。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江华生在恩施利川的一个农村家庭,本是一个欢乐的六口之家:大哥、二哥、妹妹,爸爸、妈妈和他,虽然物质条件很是寒酸,却生活地很满足。然而,上天没有怜悯这个不幸的家庭,在江华三岁时,父亲和母亲相继去世,留下无依无靠的四个孩子。年龄稍大的哥哥担起了家庭的重任,照顾年幼的弟弟妹妹,江华一直很懂事,放学后就立刻回家,帮助哥哥料理家里的事情。在上高三的那一年,各种学杂费重重地压在心口,他整日冥想,希望找到办法减轻家里的负担。偶然的一次机会,他发现同学们对中信笔芯的需求量很大,灵机一动,决定从文具批发中心以最大可能的低价购进批量笔芯,转手卖给临近的初中生,从中赚取差价,弥补自己的生活费用。“一个班上的同学在教室门口把风,我战战兢兢地在里面兜售,多买多送,那些学生都很是积极地购买。”几次这样的成功“买卖”,使江华沉浸在丰收的喜悦中。一次,江华被班主任叫进办公室,语重心长的说:“江华啊,不要本末倒置啊,高三的学习时间很珍贵,不要为了一些钱而误了学习啊,用更多的时间来学习,以优异的成绩报效哥哥,不能让他们失望啊!”班主任向学校反映了他的家庭情况,学校也向政府积极反映,最终,江华的生活费解决了,第一次创业也以这样的“失败”而告终。

    “我一直没放弃过自己的创业梦想,大一时,就到处寻求可能的商机,在各大寝室兜售优惠电话卡,一个月下来,赚取6000多元,很是高兴啊。也想过做利川这类电子产品的总代理,最终因为这种产品利润很大,产品问题层出不穷,也就放弃了这种想法。”

    初出茅庐满载而归

    “2007年,在预科教育学院学习的一个寒假,江华去一个培训班当老师,在短暂的教学期间,他深感农村孩子教育的缺乏,自己出生在农村,也明白农村孩子与城市孩子教学的差距,加上当时家教还是一个比较受欢迎的职业,市场空间大,有它存在的价值。我想这就是我这次创业的主要原因吧。”

    在开学后不久,他就在心底酝酿成立家教服务中心的方案,在三食堂洗盘子期间,他决定与几位极富激情且具有相同志向的同学一起组建团队,大家都一致同意这个策划。

    “当然,资金是最头疼的问题,我曾经寻求过人寿保险公司张经理的帮助,希望他能入股,减轻我们的资金压力,但因为我们这个组织属于公益性质的支教团体,对一个商人来说利润空间不大,就被他拒绝了,申请学校协会也未被通过。我们左思右想,也没有合适的办法,只好勒紧腰带,从仅有的生活费中抽出一部分,七拼八凑,勉强可以使方案可以运行。”

    在谈到招募老师时,江华一脸笑容,“民院和职院有一大批极富爱心的同学,他们听了我们的方案后都很支持。”团队组建好了,怎样寻找生源呢?他们团队想过通过各种媒体打广告,考虑到资金问题,这个想法也就行不通,于是他们就在学校附近的墙上张贴各种海报,在小学、初中、高中校门口,与家长交流、推销自己的团队,加之家长对孩子教育的重视,生源也就不成问题了。下一个他们面临的问题就是教学场所的选择,学生的安全问题当然摆在首位,准备在理学院租三间教室,考虑到种种问题,学校没同意,就转移到职院,每间800元,加上教室不固定、老师工资的支付等因素,就放弃了,就把阵地转移到农村的村落。

    在2008年的暑假,这支教育团队出发“落户”到利川一个小乡村,由于招募的老师大多是外地同学,在语言上给当地的村民一种隔阂,规模也很小,看到孩子们求知若渴的的眼神,这群热血青年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的爱心留在那片深山。临走时,那群可爱的孩子拉着家长的手含泪欢送,老师们虽然很累,皮肤黝黑,但自己被认可,很有成就感,这时无疑是他们最快乐的时刻,一切都是值得的,尽管他们此次“出征”的成果只能支付回去的车费。“虽然成果不是很大,但我们收获的很多,因该说是满载而归。”

    兄弟同心其利断金

    “我们这支团队工作的时间仅限于每个暑假,不会和学习上的时间安排有太大冲突。学校领导对此也很是支持,在学生安全方面及时给予指导和协调,特别是我们院党委书记雷从斌教授,热心帮忙我们找教学场地,对我们平时遇到的问题都会给予耐心的解析,给予我们很多鼓励。”

    提到团队的成功,江华总是把这一切归功于自己的“兄弟姐妹”,“我们有相同的志向,都希望把自己的一片热情洒在乡村孩子的心田,有什么问题大家都会及时沟通,相互帮助,在管理上根本不存难题。”

    2008年,是一个不平凡的一年,他们的家教服务中心受到前所未有的竞争压力,在同一个小镇上开办有四五个培训班,加之当地人对外地老师不会讲方言存有顾虑,而更加青睐选择本地的人来给自己的孩子教学,当地又有许多家庭贫困交不起学费的孩子,在这一列难题下,在金钱与责任心的面前,团队里的老师没有计较个人得失,在经过民主会议后都同意,再苦再累,也要让孩子们学得更好。

    “给家长一份保证,给学生一份自信。”这是他们这支团队的教育理念,他们也用实际行动践行了自己的诺言。2009的暑假之行,一个孩子吸引了他们的眼光。一个瘦小的女孩子在读小学时就知道利用课余时间采集草药、拾废品来补贴贫困的家,在母亲因病住院期间,更是做了家里的所有家务,在学习上刻苦努力,成绩优异。在了解到这一情况后,江华的家教服务中心成员没有丝毫的迟疑,当即找到小女孩的家里,表示只要她愿意来学习,一切费用可以全部免除。这样的情况在他们身上发生已不是新闻,在三年多的工作中,他们帮助了上百名学生圆了上学梦,学生一封封感谢的信,一通通致谢的电话,是他们心底最大的满足。

    “看到我的同事们,特别是一些女孩子,没有了以往白皙的皮肤,黝黑的面颊却还躺着暖暖的笑意,这使我万分的愧疚,不能给他们可观的报酬,一般的生活条件也没有保证,没有他们的相互理解与支持,信赖与坚持,今天就没有这个团体了。”

    承前启后继往开来

    在三年多的磨练中,江华不仅收获了“事业”上的成功,更是全方位的锻炼了自己,处事变得更加稳重,在各种变换的环境中,迅速地调换角色,组织协调不在话下。“作为一个大学生,创业是一个很好的锻炼平台,但我们不能把钱看得很重,在实践中把自己的设想付诸实践,提高社交能力,提升自己的综合价值才是根本。”江华如此说到。

    在对学弟学妹的建议上,江华严肃道:“大学生要知道如何做好职业生涯规划,确定自己的立场,更多的实践,不要拘泥于课堂。”他也建议准备创业的学弟学妹不要往家教服务中心投入太大的精力,这个行业基本趋于饱和,空间太小,竞争压力大,需要太多的资金投入。在创业时,要找出自己的特色,不能盲目跟风。

    现在的江华,已在准备筹建公司,更好的锻炼自己,实现人生价值。

    笔者手记:真正的智者,不会被历史的荆棘所绊倒,自立、自强,勇于创新,在有限生命的长度里,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实现人生价值,一路欢歌,一路花,拓宽生命无限的宽度。当代大学生在面对就业压力的同时,是否该思考,真正的压力来自于自身的素质不够高?机会就在那里,当它敲门时,你是否可以抓住?

    其实,大家都知道,现在江华已经放弃了这一切,而是一心专注于爱心传递。“让我们这样把爱心传递,把传递爱当作我们的使命,把孝和爱当作我们人生的信仰!将爱不断的传递下去,不断地传递下去,直到世界充满爱。”这句话每时每刻落实在他的行动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