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三卷诗里诗外第一辑褒贬评说情爱教母琼瑶
    褒贬评说情爱教母琼瑶

    琼瑶诉编剧于正抄袭案引起广泛关注。2014年4月28日,琼瑶向北京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起诉,称其作品《梅花烙》被于正编剧的《宫锁连城》抄袭,其著作权受到了侵犯。109位国内编剧联合发表声明支持琼瑶依法维权的主张。12月25日,北京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对该案作出一审判决:涉案《宫锁连城》停播、于正在四网站公开声明道歉、于正等五被告赔偿琼瑶经济损失500万元。

    琼瑶,原名陈喆,1938年4月20日生,湖南省衡阳人,台湾著名小说家、剧作家。琼瑶自幼受中国古典文学的启蒙教育,热爱文学和写作。9岁在上海《大公报》儿童版发表短文《可怜的小青》。1949年随家庭迁居台湾,入台北师范大学附小六年级读书。后入台北第二女子中学。16岁在《晨光》杂志发表小说《云影》,高中阶段在各报刊发表小说、散文200篇,成为台湾岛内有名的中学生作家。1963年在平鑫涛主持的台北皇冠出版社出版了长篇小说《窗外》,一举闻名文坛。

    从童年进入少年,琼瑶的人生进入了一个悲惨的境地。进了台北第一女中,琼瑶这才可怕地发现,除了国文,她其它方面的教育,几乎等于零,功课当然是一塌糊涂学习上最糟糕的是数学、理化等,每到考试,不是零分,就是二十分。此时,琼瑶的父亲在大学教书,母亲也已经去了台北建国中学任教,琼瑶的父母,怎么也想不通,这样的一个书香世家,孩子的功课,竟会如此的差!他们简直失望极了。这样的情况,同时也发生在琼瑶的那个双胞胎弟弟麒麟身上。童年时的那一段不平凡的经历,使麒麟也同样不能适应现在的正常生活。这也是可以理解的,童年琼瑶一家的那段奇特经历,其时小弟尚小,所以尚不能重大地影响了他的性格和内心。小弟也不用功,淘气、爱玩……但小弟却有本领,把每门学科,考在八十分以上。而那个没有经过那段奇特生活的小妹,那个在蜜水和爱心和安定的生活环境中长大的小妹,则是无比正常地成长和发展。小妹才进幼稚园,就展现了惊人的才华,认字飞快,写字漂亮,能跳芭蕾舞,能弹钢琴……进了小学,更是不得了,无论什么考试,她都不考九十九分,她考一百分。

    琼瑶回忆说:“一天又一天过去,母亲越来越爱小妹,父亲越来越爱小弟,我和麒麟这对双胞胎,……现在,已成为父母的包袱。”十六岁那一年,琼瑶初中毕业,考进了台北第二女中。而麒麟从台中毕业后,考进省立工专,又回到了台北,不过,麒麟常常住在宿舍,经常不回家。小弟呢,也念了中学,成为了建中的高材生,而且小弟还能画一手好画,琼瑶的父母,特别为小弟,请了师大美术系的孙多慈教授,教小弟画画。小妹则成了琼瑶母亲的最大骄傲,她每学期拿第一名,拿回许多的奖状和奖杯。

    高中的生活,琼瑶依然是一点也不能适应。高中的课程,除了国文,琼瑶的数学、化学等,仍然是最让她头痛,她无法搞得清那些数学方程式,那些化合物的组成。于是,琼瑶在课余的时间里,比以前更加拼命的读书、写作。她不加选择的阅读了各种中外文学作品,在阅读这些作品的同时,琼瑶的思想开始活跃起来,开阔起来了,渐渐地她开始学会了思考,对人生、生命和社会,有了一些初步的认识和看法。这个时期,琼瑶在写作上的收获,就是在台湾的《晨光》杂志上,发表了文艺作品《云影》。这是她忧郁而自卑的内心,难得的一些欢乐和安慰。年少的琼瑶心中的这些苦闷,无法发泄出去,家庭中各种不平等事情的积压,和情结的催迫,最终导致了琼瑶的一次激烈的行动,那就是她第一次的自杀。

    有一次,琼瑶的数学只考了二十分,老师发了“严加督导”的通知单给琼瑶,要家长在通知上盖章,这件事本来就使琼瑶惶恐不安,不知回家后,如何向母亲开口。可琼瑶放学回家,看见小妹在哭泣,父母一左一右地在她身边哄着她,安慰着她。琼瑶大吃一惊,以为发生了什么事。其实什么事也没有发生,只因要强的小妹,没有考100分,考了98分。这下琼瑶更加自卑,更加惶恐!她不知自己数学只有20分的成绩单,如何去要母亲签章。到了深夜,琼瑶还是将需要家长“严加督导”的通知拿出来给了母亲。母亲看着琼瑶的二十分,想起了小女儿考九十八分还要哭泣,这样的差别,使得她不能不拿小女儿和琼瑶相比。“你要我们做父母的,拿你怎么办?为什么你一点都不像你妹妹?”听了母亲的话,琼瑶冲出了房门,冲到了街头,她希望自己就这样死掉算了。琼瑶决定死。其实,对于一个十六岁的花季少女来说,她怎么可能愿意就这样轻易地放弃,她还没有真正活过,还没有真正体验到人生!琼瑶回到家里,平静的给母亲写了一封长信:亲爱的母亲,我抱歉来到了这个世界,不能带给你骄傲,只能带给你烦恼。但是,我却无力改善我自己,我真不知道怎么办才好!……我充满挫败感,充满对你的歉意,所以母亲,让这个“不够好”的“我”,从此消失吧!写完信后,琼瑶找到了母亲的一瓶安眠药,把整瓶药都吃了下去。

    七天后,琼瑶苏醒了过来。又见到了母亲,琼瑶失声痛哭,母亲也是百感交集。伤口被治疗和包裹,但那痛苦的深刻性,却潜伏到更为尖锐的深度。琼瑶的母亲,并没有因琼瑶的这一次任性和胡闹,多责备琼瑶,她也在追悔和内疚。琼瑶的小名叫凤凰。母亲哽咽地对琼瑶说道:“凤凰,我们以前曾经一起死过又重生,现在,我们再一次,一起重生吧!”母亲的谅解,其实更为深刻地刺痛琼瑶,反过来让琼瑶自责,新的情结在琼瑶的内心继续地滋生。情感的巨浪把琼瑶从一个高峰打向了另一个高峰,她再次被父母那血肉相联的真爱激动,她在心里疯狂地喊着:“对不起,母亲,我又把你弄哭了!以后,我一定不能让你哭,不论再发生什么事,我不要你哭!”这是多么真实而让人心动的情感历程!

    一个成功的作家,内心必定有一部秘密的心灵血泪史!象琼瑶的这些秘密情感体验,对于一个优秀的作家来说,那肯定是宝贵的和必要的。后来琼瑶自己也承认说:“很多人看到今日的我,总觉得我是一个被命运之神特别眷顾的女人,拥有很多别人求之不得的东西。可是,谁能真正知道,我对‘成长’付出的代价呢?”在这种相互依恋,相互谅解的情况下,琼瑶又重新有了生的乐趣,生的希望。连很少有礼物给人的父亲,也特意买了一个古筝,送给琼瑶。又过了一个星期,琼瑶出院回到了家中,一切归于平静。对于琼瑶的这次自杀,琼瑶的父母,没有再多说什么。

    生活的悲喜剧,继续上演下去,又一次步入了循规蹈矩的日子。而琼瑶呢,虽然是暂时愈合了伤口,但宁静的外表下,依然是绵绵袅袅,震颤地荡漾着春水一般的哀愁,继续走过她十六岁的花季。经历过太多辛苦和郁郁不得志的琼瑶的父亲,现在柳暗花明,开创出一个爽朗的新局面,他开始有些名气了,他已经有很多的崇拜者,他开始写书出书,他写的是《中华历史故事》,事业和前途一片光明。在这种情况下,琼瑶的母亲辞去了建中的教书工作,一心一意地协助丈夫的写作事业。但是,母亲并没有因为家庭情况的好转,而显得特别的高兴,因为她的心头还有一块心病,那就是琼瑶的学习问题,还是没有解决,她还在为琼瑶担心着。琼瑶并没有因为那一次自杀而使自己的情况好起来,使得她的功课,使得数学、化学好起来,而且更主要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琼瑶已经进入了高三,很快就要参加大学联考。因此,琼瑶的母亲在观察了琼瑶这段时间的情绪之后,决定还是要督促琼瑶。她小心翼翼地对琼瑶说:“你一定要拚出你全部的力量,以你的聪明才智,绝不可能考不上大学!万一考不上,不是你一个人的失败,是全家的失败!你好自为之,千万不要让父母失望!”然而,这种埋头学习的生活,并没有给琼瑶带来好成绩,琼瑶既没有学好数学,也没有学好化学。琼瑶深深地沉进了一种巨大的恐惧之中,在这种恐惧的压迫下,她整天做着恶梦。

    琼瑶内心的寂寞、恐惧和无助,无法向任何人倾吐。这时,只要有谁,稍微关心一下她这个脆弱孤寂的女孩,谁就能进入她的内心这个人终于出现了。琼瑶十八岁这一年,在台北第二女中念高三。进入了高三,新换的国文老师注意到了琼瑶。老师的年龄是四十三岁,他结过婚,有过孩子,但妻子和孩子都已去世。他孤身一人来到台湾,在台北第二中学,他已经教了七年的国文,是一个人人都称赞的好老师。老师注意到了琼瑶,他不懂,这种年龄的女孩子,为何会有这么深的忧郁。他真心实意,充满怜惜地关心着这个国文极好的学生。他们之间,一开始并未作很多的交谈,老师是随意的,琼瑶是无所谓的。老师的怜惜,表现在他对琼瑶作业的修改上,他知道琼瑶有着深厚的古文功底,因此,在琼瑶的国文作业中,老师常常用诗词作批注。而琼瑶呢,她更用心地做国文作业,在作业中,也若有若无地流露出自己的一些想法。

    琼瑶对于这位关心怜惜她的国文老师,可以说是充满了崇拜之情。这位老师,气质儒雅,风度沉着而潇洒,看上去是一位典型的中国传统书生的形象,更何况这位老师学问渊博,满腹诗书,诗词歌赋,甚至于绘画篆刻,无一不会,他正是琼瑶理想中的人物,琼瑶怎么能不去崇拜他呢?但是,崇拜是易于变质的。茫然的琼瑶,感到了一丝温暖,她渴望这种温暖,喜欢着这种温暖的感觉。渐渐地,琼瑶在又一次被母亲责怪的情况下,向老师敞开了心菲。她把自己所记的一些感受,以及所受的委曲,都倾注在自己的日记里,交给了老师。老师知道琼瑶的这个举动,意味着什么,他很惶恐,也很理智,他花了一些时间,仔细阅读了琼瑶的这些日记,考虑了几天,老师给琼瑶写了一封信,信上称琼瑶为孩子。琼瑶不顾一切,对老师吐露了自己对老师的这份感情,而老师呢?虽然老师在回避着,但内心却在忍受着煎熬,所以当琼瑶勇敢地对他坦白时,他没有再次退缩,他也承认了对琼瑶的爱恋。从此,他们躲躲藏藏,不敢向世人公布这场不寻常的师生恋。然而,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首先是学校里开始风言风雨。琼瑶和老师对俩人的这种状况也很着急,所以,他们理智地谈分手,而分手后,却又因彼此的想念再次相聚在一起。有段时间,他们就这样分分合合。这时,老师的痛苦,更甚于琼瑶,因为他知道,如果他和琼瑶的恋情一曝光,首当其冲的就是自己,谁叫自己是老师,年龄又这么大呢?在这种情况下,老师请求琼瑶:“为我考上大学!”老师一厢情愿地想,琼瑶如果能考上大学,能帮自己在琼瑶的父母面前,争得一席之地。他们终于理智地定了一个五年计划,等琼瑶考上大学,大学毕业后,他们就结婚。五年的时间是那么的漫长,五年的时间里会发生多少的变化呢?琼瑶和她的老师之间的师生恋,将会有什么样的结果呢?

    琼瑶的努力白费了,她没有考上大学。从知道自己落榜开始,琼瑶就躺在床上,拒绝家人的安慰,也拒绝吃饭,她感到深深的痛苦和失望她又一次想到了死。

    母亲又哭了,那眼泪象是致命的毒药,腐蚀着琼瑶伤痕累累的内心!琼瑶更为自卑,更为自责。母亲握著琼瑶的手,鼓励琼瑶:“今年失败了,明年再来!……我对你有百分之百的信心,你一定会考上大学的!”这样的安慰,不如不安慰罢了,琼瑶的内心在挣扎,在泣血。琼瑶的弟妹,小弟、小妹和麒麟,也想尽办法讨姐姐的欢心,希望她能回心转意。他们用零用钱,买了许多好吃的零食给琼瑶。

    琼瑶含着泪,看着弟弟妹妹们,再次感到深刻的绝望和自卑!琼瑶的内心,继续向无边的深渊滑落。她推开食物,她不想说话,她只想死掉!琼瑶写了一首诗作为最后诀别的纪念,寄给了老师:

    我值何人关怀?

    我值何人怜爱?

    愿化轻烟一缕,

    来去无牵无碍。

    琼瑶出去给老师寄出这首诗,随后,又搜集了许多安眠药、镇定剂,她又把药片一起吞了下去。琼瑶又一次被救活了过来!高中三年,两度自杀,这确实是不可思议,这确实是正常人生活中难以想象的事。而琼瑶善良无辜的父母,再也忍受不了。这样的“家门不幸”,把他们也快要逼疯了。就在这种大家都悲愤激动的情况下,琼瑶和老师的师生恋情终于曝光了。琼瑶父母巨大的愤怒,终于有了个突破口宣泄出去!可以想象那种大地震般灾难性的场面。那位可怜的“老师”,成了愤怒狂飙突进打击的活靶,食其肉,寝其皮,也不足解琼瑶父母的心头之恨。从死又复生,琼瑶还不及自我哀怜,细细地品味着伤口的阵痛,就被父母愤怒的风暴,抛进另一种恐怖和心惊胆战的绝境。

    琼瑶的母亲把琼瑶的落榜,厌世,自杀,都归罪在老师头上,把琼瑶和老师的恋情,说成是老师“引诱未成年少女”。琼瑶的母亲,凭着一股不屈不挠的精神,将老师告到警察局,告到教育部,直到老师在台北身败名裂,无立锥之地。

    琼瑶哭着跪在地上,哀求父母给老师一条生路,父亲的心软了,几乎答应了琼瑶的请求,而母亲,则固执地要琼瑶满二十岁后,才有自主权。母亲想用这一年的时间来感化琼瑶。无奈之下,琼瑶和老师约定,等琼瑶过二十岁生日那天,老师在嘉义火车站等琼瑶,一直会等一个星期。谁知,琼瑶和老师的这一别,竟成了永别,琼瑶和老师,再也没有见过面。

    十九岁到二十岁,这是少女花的季节,在琼瑶却是无端被风雨飘零,“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琼瑶在等这一年的时间,耐心和辛苦地等自己满二十岁的那一天,可以去实现自己的梦想,去和老师,一起生活。琼瑶在彻头彻尾的孤独中,无边无际的忧郁中,静静地沉默着,沉默着等待。母亲知道琼瑶的心理,知道琼瑶,在等待二十岁生日的来临。母亲采取了迂回的战术,她首先占去了琼瑶发楞和思考的时间,她以无比温柔的语调,和琼瑶商量,希望琼瑶为她,为这个家,再考一次大学。琼瑶没有多想,为了应付母亲,为了安慰母亲,琼瑶抱着无所谓的态度,答应了母亲的“请求”。琼瑶的母亲,一见琼瑶答应了下来,非常的兴奋,她知道自己的这一步是走对了,她立即就去给琼瑶请了一位数学家教。困难、危机和压力再次袭向了琼瑶。琼瑶还是琼瑶,她再一次发现,自己依然不能适应这种“正常人”的生活。在学习面前,她不能不再次发现自己的低能幼稚,她已经无可救药,冥冥中,早已命定她的今生,已将全部贡献给文学事业,除此之外,再没有什么,可以占据她的头脑。琼瑶又开始失眠,又精神紧张、情绪忧郁,她又在耽心第二次的考大学失败,悲剧会再次上演。日子在一天天过去,升学的压力在一天天加重,琼瑶又一次“掉进那个无助的深井里去了……”

    琼瑶再也没有想到,生日的那天,父母竟把在台湾的亲戚朋友都请来了,她家里二十个榻榻米的房子,挤得水泄不通。生日宴会终于开席了!琼瑶的母亲站了起来,面对全体宾客,发表早已在内心演练过很多遍的重要的演说:“今天,是凤凰和麒麟满二十岁的日子,我有几句话,必须当著大家,对他们两个说!”

    琼瑶的母亲继续说:“二十岁,是法律规定的,成人的年龄。从今天开始,凤凰和麒麟,就是成人了。换言之,我再也管不著他们了。他们的翅膀,终于长成。

    “回忆起来,从他们出世,就是一个多难的时代,我拉拔他们到翅膀长成,实在很不容易,在烽火连天中,多少次,大家都可能同归于尽了。可是,我总算把他们两个带大了。现在,他们已经有够硬的翅膀,如果他们想飞,我再也不会阻止,就让他们从我身边飞走吧……”尖锐的言辞,透彻的洞察,巨大的感动,在那种戏剧般的气氛中,煽动和助长了琼瑶的良心上的不安。母亲流出了眼泪,哽咽地对琼瑶说:“凤凰,请你原谅我!我曾经用各种方式,不择手段的破坏你的恋爱,今天我当著所有亲友,向你道歉!请你相信我,我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爱你和保护你!“凤凰,还记得你坐在泸南中学的门槛上,跟著那些中学生念梁上双燕吗?你才七岁,就能朗朗背诵,记得吗?”琼瑶哭泣着点了点头。琼瑶母亲的眼泪更多了。“一旦羽翼成,引上庭树枝,举翅不回顾,随风四散飞!”母亲念了其中四句,声音已喑哑难言。“去吧!凤凰!如果你真想离开我们!去吧!你能做到举翅不回顾,你就去吧……”

    琼瑶泪水狂涌,视线模糊,揪心裂肺,再也承受不了这巨大情结的重压。琼瑶就在几十位宾客的注视下,哭着奔向母亲,拉著母亲的手,跪了下去,呼喊道:“我不飞走,我不飞走!我发誓,从此听你的,只要你不哭!”就这样,琼瑶结束了她二十岁的生日,也结束了她那一段“绝望的初恋”。

    她以文学创作为业。从1964年开始,先后由台北皇冠出版社出版了近50部小说,并相继改编成电影电视剧,造就了一批又一批因扮演其剧作中的人物角色而脱颖而出的影视明星,从而拥有了大量的读者和观众群,深受青少年和市民的喜爱,产生了长久的社会影响。在华语文坛形成了一种历时30多年而不衰的“琼瑶现象”。她的作品大多以爱情为主题,以生活言情题材取胜,富有浓厚的情感色彩和文化精神,描写中国的人生、人情、传统伦理道德,又将传统观念和现代意识、艺术美感融会贯通,和谐统一,打动了亿万读者、观众的心。作品的构思巧妙,文笔淡雅,以情动人,深受少男少女的喜爱,也颇受各阶层人们的欣赏。

    她的主要作品有:中长篇小说《六个梦》、《烟雨朦朦》、《几度夕阳红》、《庭院深深》、《每心有千千结》、《一帘幽梦》、《在水一方》、《我是一片云》、《月朦胧鸟朦胧》、《聚散两依依》、《问斜阳》、《青青河边草》、《水云间》和散文集《不曾失落的日子》、游记《剪不断的乡愁》、自传《我的故事》等等。她的作品先后在台湾、香港、大陆出版发行,印数巨大,影响深远。1990年,她的《六个梦》在大陆拍摄成电视连续剧《婉君》(19集)、《哑妻》(17集)、《六朵花》(11集),开其作品在大陆重拍之先河。之后,她的许多作品被大陆影视业搬上银幕和荧屏。她是大陆民众最熟悉和喜爱的海外中国作家之一,对于促进海峡两岸文化交流起了积极作用。1998年、1999年,她的新作《还珠格格》由湖南经济电视台拍摄成两部巨集电视连续剧,在台、港、大陆上演后,引起很大反响。

    琼瑶的父亲陈致平曾任台湾师范大学国文系教授。母亲袁行恕曾任台北市立建国中学国文教师。外祖父袁励衡为银行家,曾执掌交通银行。曾外祖父是翰林,伯父是宣统皇帝之师。母亲的胞妹袁静为作家。母亲的胞姐袁晓园为中国第一位女外交官暨女税务官。琼瑶本人有一个龙凤胎弟弟。琼瑶的妹妹陈锦春、妹夫陈壮飞,都曾任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科学家,GeneralSciencesCorp.科技顾问公司共同创办人,被认为是华裔在美创业的先驱之一。

    琼瑶也是作家金庸的远亲,金庸的堂妹为琼瑶的舅母。琼瑶的儿媳妇何琇琼是电视剧《又见一帘幽梦》制片人以及艺术指导。琼瑶的徒弟沈芷凝是电视剧《又见一帘幽梦》编剧以及剧中插曲填词人。

    琼瑶的母亲袁行恕生命后二十年患抑郁症,这抑郁症也与思念大陆与大陆亲人有关吗?与两岸的政治分割有关吗?为何唯有琼瑶能把两岸的政治话题用一个那么好看、吸人的言情小说表达出来?两岸相隔约漫漫长长的四十年,原来琼瑶心中最相思的是衡阳之浦,最牵挂的是兰芝堂,最思念的三湖镇的亲人们。

    琼瑶的诗词歌曲天赋正是缘于王维诗中的衡阳之浦,缘自中国中央衡阳之浦这样一个有深厚文化底蕴的中国传统大家庭。衡阳之浦的诗气水气灵气,使琼瑶耳濡目染,受惠匪浅。“身在其中不之幽兰之香”。原来,琼瑶这只从衡阳兰芝堂飞出的小燕子,诗气水气灵气浸润中华的大气场,其源气底气元气,原来正是王维的衡阳之浦。原来不是命里注定,而是“绿草苍苍,白雾茫茫”“绿草萋萋,白雾迷离”的衡阳之浦让琼瑶比一般的女子更多愁善感,更有深深的家园情感缺失感,更深地孕育出她水气氤氲的思乡情结,结集出泱泱大气的民族情结,盘结出在水一方。她的魂在衡阳老家“兰芝堂”老屋从没有远去,虽然她无缘降生在“兰芝堂”,虽然半个多世纪的风云人生中琼瑶只回过三次“兰芝堂”,可是兰芝堂却成为琼瑶思乡思家思国乡愁中一个结点,一个水气灵气诗气的源泉,一个神秘的各种情愁的聚集地。

    琼瑶四岁时,由于重庆成为国民党陪都,四川成了抗战大后方,到成都避难的人越来越多。重庆物价飞涨,战乱将至。穷教师陈致平觉得自己养不活一大家人了。琼瑶的父亲陈致平决定带全家回湖南老家,过那种自种自耕的农民生活。这让琼瑶这只小燕子落归祖藉,在衡阳县三湖镇(渣江镇)的祖屋“兰芝堂”,度过了两年的童年时光。因为衡阳“走日本”,祖父硬让父母拉着三个孩子匆忙摸黑出逃,这一逃就是一年。在路上,琼瑶一家,丢弟弟、全家欲自杀、母亲差点被强bao、为生存父母上台当演员演出、遇部队,小小的琼瑶就经历了家国破碎的凄迷,丢失故土的恓惶,知道了乡愁的滋味,乡思的滋味。抗战甫定,内战又燃烽烟,已在上海教书的父亲陈致平又把琼瑶的母亲和4个孩子送回湖南老家,因为母亲要教书的缘故,她并未回到“兰芝堂”,而是住在衡阳市一处叫“怡园”的四合院。直到1949年初,爷爷陈墨西先生80寿诞,才二回“兰芝堂”。接着,琼瑶又随全家逃离大陆。两岸的政治风云,在琼瑶这面镜子中,照得居然最真切。而一次一次回想,国民党兵败后退到台湾,而博大的失败的气场中的乡愁孕育出一种文化,这种文化天长日久地流淌,终成血肉心骨,成小小弱弱女胎横空出世.这文化就是由小小弱弱的琼瑶而诠释的,而琼瑶小小地就经受了战乱,和父母一起逃避战乱,千里征程,更使得这个小女子可能诠释这种失败后的乡愁文化.而以琼瑶为轴心的林青霞、邓丽君等都是这个文化中的代表人物。琼瑶或是琼瑶的父母或是琼瑶的亲人都是在那样的气场下长大的,所以才有了琼瑶的荡气回肠的言情小说的底气?难怪琼瑶的言情小说气韵和衡阳浑然一体,特别和那个南岳第一寺,真的出如一辙,真的十分吻和。而这种气韵也只有在台湾那样的大气场中才能终久汇流成河,像一首澎湃的歌。而琼瑶小时候就是在衡阳这片“芳草萋萋,白雾迷离”的地方到底接到了什么天地大气?琼瑶的写作虽然幼稚,可是却是参悟了人类灵魂的,她居然只是歌词就达到了音乐的高度,她居然只用文字就接了长江的大气场。她居然用词唤起了那么多作曲家的灵气。她居然只写言情故事,就从中国的历史中破壳流出。这个时代的作家谁可流芳千古?可能那些自称为大作家的不能,可是言情作家琼瑶能;可能那位不屑和琼瑶握手的大陆男作家不能,可是在中国文坛“最底层”的台湾女作家琼瑶能。

    琼瑶的小说可分为三期:早期小说包括1963年发表的《窗外》至1971年的出版《水灵》和《白狐》,主要是由历朝历代中国民间传奇发展的古人爱情短篇故事。中期的小说由《海鸥飞处》开始,至《燃烧吧!火鸟》,主要是描写当代台湾为背景的爱情小说,除《我是一片云》外,可说全是大团圆结局。晚期则由八十年代创作出版《雪珂》开始,小说的背景搬回古代,内容企图处理变迁中都会男女的爱情观,并尝试脱离早期悲剧的宿命和中期公式化的快乐故事。《几度夕阳红》是琼瑶小说创作中的重要作品,当中时空交错、人物众多、情节复杂,最能代表言情小说的特征。两条故事主线,分别发生于抗战时期的重庆和六十年代的台北。第一个故事是女主角梦竹的年轻时代,她和来自昆明的大学生何慕天相恋,因母亲反对而发生许多扣人心弦的故事,最后,梦竹嫁给了何慕天的好友杨明远,并定居台北。小说的(第二部)则是梦竹女儿晓彤的恋情,晓彤的相恋对象魏如峰是何慕天的外甥,并在何慕天开设的公司任职,此后即是一连串的旧恨新愁的交织。最后,晓彤与魏如峰有情人终成眷属、梦竹仍留在明远身边、何慕天隐居山上不问世事。这部作品,内容和结构都类似电视连续剧的模式,亦即是情节复杂、迭起;情感表达方式强烈而夸张;人物关系则因家庭夙怨而纠缠不清;人与人之间的误解导致种种终生憾事和恩怨情仇;主角身世的秘密和谜底的揭晓,及战乱、分离和重逢,这一切无疑是通俗剧的“基本元素”。总括而言,在琼瑶的爱情王国,爱情是滋润女性自我并赋与活力的源头。没有爱情,女性的自我就会枯萎凋零。琼瑶编织的爱情故事,是一个时代的恋爱教科书。在她的世界里,“瑶女郎”(也称为琼女郎)的爱情必然会有痛苦,所以,想要得到爱情的她,也难免要经历痛苦的煎熬。在爱与痛的边缘,时光就这样在她的生命里流转。身为“瑶女郎”,刻骨铭心的爱换来的总是撕心裂肺的痛,在时过境迁之后,彼此的情意绵绵怎敌得过似水流年。

    平鑫涛,曾任职于台湾肥料公司,并主编《联合报》副刊。1954年创办皇冠杂志社,其前妻在杂志社的创办中有着重大贡献,从人员的招募到资金的支撑都一力承当,使杂志社慢慢步入正轨。后又发行东南亚版与美国版,畅销全球。1965年,再创皇冠出版社,为台湾出版界注目。两社均曾获台北市政府及台“行政院”嘉奖。著有《苍穹下》,译作有《原野奇侠》《丽秋表姐》等。前妻为林婉珍。后娶妻琼瑶。所有看过琼瑶小说的人,都会认为琼瑶是那种温柔优雅的女子。不过,身为先生的平鑫涛却说,琼瑶跟她小说中的女主角全不相同,很少见到像她那么急性子的人!说风就是雨,对工作的要求只许提前,不准落后;更重要的,赶工却不可草率,要求又好又快!每当琼瑶对某件事急得团团转的时候,先生的直觉反应是台风来了!犹如置身在台风半径里的平鑫涛,只好赶快“乘风破浪”帮爱妻完成任务。另外,琼瑶发起火来也是“山河变色”,而且是一发不可收拾,但她不会大吵大闹,更不会摔门摔东西,只是一言不发,把自己紧锁在房间里,或者独自出门,不知去向。不惹她为好。琼瑶的写作天份人所共知,但平鑫涛更了解她的勤奋和专注。

    对琼瑶小说的批评实在是很多,很泛滥,也是很容易。这里,我们选择一些有代表性的说法来看看吧。

    其一,批评琼瑶小说缺乏社会意义,具有局限性,题材过于狭窄。

    如有这样的议论(见郭建平《细腻深沉的抒情艺术》一文):“琼瑶的小说由于过分地追求了刻画人物的个性,从而忽略了这些人物所存在的典型环境,致使人物也就失去了社会意义。作品本身在人们匆匆读过之后,也仿佛成了逝去的烟云,不过是昙花一现罢了。文学艺术是社会生活的反映,是社会生活的一部分,而琼瑶的小说独立地将几个人物组成了超脱社会生活以外的空中楼阁,在狭小的天地里生活,这不能不说是一件憾事。”又如,《漫谈琼瑶的小说》(闻居廷、张弛)一文中,也有同样的评论:“琼瑶是一位擅长描写恋爱和婚姻、家庭的小说家。她的小说很容易引起青年读者心灵上的共鸣。但是,她的爱情故事带有明显的局限性。

    “事实上,琼瑶小说最能诱引读者的是曲折离奇的故事情节和悒郁悱恻的感伤情调。在她的多数作品中,那些少男少女的离合无常的爱情遭遇和突兀奇变的三角关系,特别是体现在女主角身上的那种近乎绝望的爱情追求中、那种爱与仇的灵魂搏斗中的莫可名状的、令人迷惘和惋叹的意绪,对于读腻了那些充溢着政治、道德说教或柏拉图式风范的读者,尤其是“不知愁滋味”的青少年读者来说,的确是够神眩目夺的了。然而这也正是她的局限所在。琼瑶过多地沉湎于对才子佳人式的爱情悲欢的描写,并且也围困在自己的这种似乎一成不变的感情模式里,因此不能站在一个超越自我的高度上向读者展现广阔丰富的生活画面。她的小说,例如《烟雨蒙蒙》、《彩云飞》、《雁儿在林梢》、《心有千千结》、《月朦胧,鸟朦胧》等等,尽管写的都是发生在台湾五十年代至七十年代的爱情故事,但读者却很难从中看到理应通过人物性格和人物间的相互关系显现出来的社会关系的状貌与品格,即环境的变化,有的仿佛只是至高无上的爱情情,——不是爱情虚妄的胜利,就是爱情空泛的破灭,不过是一群理想化了的“情圣”、“情痴”而已,几乎再也找不出更多的底蕴,也极少能传递出新鲜的时代社会生活的信息。琼瑶作品中主人公的生活环境往往局限在家庭、客厅、咖啡厅,极少呈现台湾广阔的社会现实背景。此外,琼瑶对她的女主角们,例如陆依萍(《烟雨蒙蒙》)、陶丹枫《雁儿在林梢》)等,多采取哀其不幸、艳其心迹的态度,她的小说格调,基本上也可用“哀艳”二字归结;这种“哀艳”,虽然也含有些许与世俗抗争的意味,但又往往被淹没在儿女情长之中,淹没在爱情折腾里,因此显得软弱无力。总之,琼瑶作品的社会批判力是十分微弱的。”再如《花呀草呀云呀天呀水呀风呀》(萧毅红)一文中也批评琼瑶小说是没有时代感的泛滥的“爱情”。

    琼瑶小说里的“爱”到底是什么?萧毅红把琼瑶小说里的“爱”归纳成三大点:

    1.真正的爱情中一定有痛苦(《几度夕阳红》)。

    世界上没有一份爱情里,是没有惊涛骇浪和痛苦的(《彩云飞》)。

    因为有了这个大前提在先,所以琼瑶势必要在她的小说里“制造”出“大量”的“痛苦”,否则就不足以显示出这份爱情是“真真正正”的。这种“惊涛骇浪”般痛苦的内涵,又可细分为四项——大量的“激情”;大量的“冲突”;

    大量的“痛苦”;大量的“眼泪”。

    琼瑶的小说里,挤满了“满怀的激情”。具备这种形态情感的人,不论男女,多少都是欠稳定、未成熟、少理性的“情绪性”人物。爱的时候“那样专注、强烈和一厢愿”的,一旦发生了什么变故或误会,能够猝然“尖锐、严厉而残忍”的口出讥讽恶言,恶之欲其死。骂完打完之后,才“震惊于自己所做的事”,又是诗、又是词、又是玫瑰、又是眼泪、又是电话的“你能原谅我吗?”在恋爱中的双方的“激情”,可能还不能满足琼瑶想象中的“惊涛骇浪”加了一项,变成“内有激情,外有冲突”。冲突,本是小说戏剧中不可或缺的,冲突本身,最能暴露人性,同时能启发人性。琼瑶小说里的冲突却绝对不会在恋爱中的当事人身上出现,因为他们太“一厢情愿和强烈、专注”而忘了冲突,她小说中的冲突是以“代沟”为主的。

    一对对“琼瑶式”的男孩与女孩,男人与女人、男人与女孩,陷入了“琼瑶式”的激情里,害怕、期待、折磨、哭泣、误会、分离、重聚,谁要是从中反对这“真正的爱情”,谁就是“不懂得爱情”。而这个“谁”的恶人角色,往往派给父母来担任,这就是琼瑶小说中的冲突。

    我为什么不说是探讨琼瑶的人生观,而要直指爱情观呢?因为在琼瑶的小说里,除了激情以外再无其他。好的文学作品必然具备了可为象征的时代性,琼瑶每每说她自己“身为作家”,却自动放弃或有意轻视了这项价值,这是很令人不解的;或者正因为“是不能也,非不为也”的缘故内有激情、外有“痛”“疼”是必然的产物,种种颠过来倒过去的疼呀痛的泛滥在“琼瑶式”的爱情里。疼痛之余,眼泪当然是免不了的。被泪水浸润过的爱情最美丽,琼瑶对这句话是迷信不疑的。同是上面所引述的文章还批评琼瑶小说所描写的爱情有局限性。

    2.琼瑶小说的爱情观,是她所谓“有灵性”者的专利品。

    看过琼瑶任何一本小说的人,对“灵性”“气质”这类动人的名词一定都不会陌生。

    在琼瑶的小说中,只有被这些名词形容过的人,才有资格了解“真正的爱情”,这个让琼瑶这么着迷的“灵性”,到底是什么东西?这儿我试着拟了一道公式——灵性一美丽的名字十诗词的修养十易感的心。

    3.琼瑶小说的“爱情观”中,女人角色的心理形态。

    琼瑶肯定一个大前提“爱情必有痛苦”,而这爱情又是属于“痛楚的激情”,男女双方都那么非比寻常的痴情言语、痴情行动,随时“拿出证据来”,否则简直就维持不了这类爆炸似的激情。

    作品经常透露出作者的心境、际遇和理想。琼瑶本人的婚姻不圆满,在有意无意间,她笔下的女主角,不论是娇怯的、柔弱的或野性的、坚强的,都强烈地需要一种“特别痴、特别狂、特别专横有力的爱情”,她们随时要求“爱”的证明,来印证这爱的存在,所以这些“琼瑶式”的男人,有的沉痛有力的啜泣、有的大信封里夹六个小信封、有的痴立在电灯杆边、有的连弹三小时吉他、有的捅了一刀、有的埋于醉乡,为什么?因为“琼瑶式”的女主角需要这样的力和爱。

    我想,这也许正可以说明,为什么“琼瑶迷”多半是些初高中的女孩子,“琼瑶式”美丽的、奇异的、悲壮的、曲折的爱情,给她们“如诗如梦”的向往。

    真正的爱情看似淡水,其实浓甘。它不必因为当事人自身的不稳定,平地掀引巨浪,相反的,它能够凭着双方的理性和信赖,安然度过许多实际生活中的“惊涛骇浪”。

    再如《简论琼瑶的小说》(栗多桂)一文批评琼瑶小说题材上的狭窄:

    “它的题材过于狭窄,通过男欢女爱的悲欢离合所展示的社会生活环境与意义,既不广泛、深刻,也难以令人置信。作品对现实社会生活中的不平与黑暗,虽有过触及与揭露,愤怒和抗争,但很不深刻,很不彻底,对带根本性的社会问题,采取了回避的态度。其故事情节,往往是由‘爱’引起新奇的波澜和纠葛,经过一番曲折的磨难,或痛哭、绝叫,或离异、出走,或疯颠、自杀的哀愁之后,最后仍是雪解冰消,多为大团圆的结局。像《烟雨蒙蒙》中的陆依萍,人们多认为她是琼瑶笔下的‘反抗女神’。她最初对父亲的封建家长专制统治有所反抗,但最后则致力于少女的怜悯之心,对独断专横而遭致破产后的父亲却转恨为爱了,大大削弱了它的思想深度,何况它还仅仅局限在一个小小的家庭圈子之内呢!其他像《月朦胧,鸟朦胧》中的刘灵姗,起初还似乎大有帼国“成人之美’,能牺牲自己的爱以反抗传统陈腐观念的壮举,但一经动起真格儿来后,那也只不过是一场美丽、浪漫的幻梦而已。最终还是害怕别人抢走了自己的爱,不顾一切地一头栽进了恋人的怀抱里,这都损害了这些人物的形象,有悖于作者理想的思想内涵与社会意义。

    5.批评之二:自我重复

    对琼瑶小说的第二种批评,是琼瑶小说的自我重复(见郭建平《细腻深沉的抒情艺术》):“再就是人物和事件的重复性。翻看琼瑶的作品,大多人物都是可以在另一部作品中找到他的姐妹兄弟的,男主人公颇有才气,女主人公更是长相迷人,而且十分‘洒脱’,故事情节大都是以多角恋爱为主线的,使人大有似曾相识之感,这些也算是美中不足吧!”

    《简论琼瑶的小说》(栗多桂)一文也批评琼瑶小说风格单一,自我重复,缺少变化:“琼瑶的作品风格单一,情节结构、人物形象都缺少发展变化。就单部作品看,无论就其内容或是形式,是有多彩的风姿与独特的韵味的,还能深深地打动着读者的心,能使人沉醉在她编织的那些如幻、如梦的美丽的爱的花环中。但接触她的几部作品之后,兴致和韵味,就大不如先前那么强烈,那么有吸引力了。原因是它的内容实在单一,除了爱和情外,就显得干燥、空虚、缺乏新鲜空气和营养。情节也多是男欢女爱所造成的种种纠葛,矛盾,且多重复、雷同、失去了新意的开拓。而人物形象也大都似曾相识。如耿若尘、韦鹏飞、萧人奇、卢友文等,这些人物,在心灵深处都曾在爱情上受过严重的挫折与创伤。在外貌、气质上,都是那么身材魁伟、热情、刚毅,对爱情热烈专一,是一些真正的男子汉、伟丈夫。在事业上,多是在不景气中,却得到了一个美若花仙、温柔多情,而又很有才智与富于性感的美女的支持与拯救,走上正路,兴旺发达起来;归宿都是在历尽劫波之后,多以‘大团圆’为其美好结局。

    6.批评之三:爱情呈上

    其三,批评琼瑶小说为编造的“才子佳人”故事,爱情至上。

    如张薇在《虚构与病态的诱惑》一文中道:“回想十年前自己也是一个纯情少女,面对琼瑶的迷惑心旌神驰,满脑袋的浪漫。当时的中国刚刚从文化沙漠中获得生命的复苏,人们饥渴于文学、生活的极度贫乏。琼瑶温情软调的小说无疑是注人人们心脏的一剂强心针。诗为心声,点赞情爱教母,请看《言情大家琼瑶》:

    公元一九三八年

    难忘成都四圣祠

    龙凤孪生女在先

    喜煞父母俩教师

    弟弟叫“珏”姐叫“喆”

    纪念“两吉”女校思

    陈喆陈珏拗口舌

    弟取“麒麟”姐“凤凰”

    喜气乳名吉祥合

    麒麟好动脾气狂

    凤凰面颊有胎记

    生性乖巧好梳妆

    恰逢乱世谋生计

    迁回湖南兰芝堂

    老家祖父墨西喜

    凤凰喜欢捉迷藏

    童年天分好诗词

    父母任教中学堂

    抗战衡阳冦侵蚀

    决定逃离沦陷区

    逃难途中弟走失

    历经劫难桂林居

    几经周折弟寻到

    逢凶化吉大势趋

    饱经战乱工作找

    逃难一年到重庆

    抗战胜利机遇巧

    同济聘用父高兴

    千里迢迢赴上海

    就读国民小学幸

    父聘台北心花开

    插班附小继学业

    女中凤凰忧郁来

    台北烟雨愁人夜

    夜夜攻读数理化

    成绩不佳遭轻蔑

    自信自尊被打垮

    唯一zhi慰写文章

    文思敏捷文采雅

    发表《云影》不寻常

    高中成绩却更差

    父母恨铁不成钢

    凤凰痛苦欲自杀

    吞下一瓶安眠药

    医院抢救重生乏

    国文老师勤诱导

    夜以继日捧书念

    师生相爱瞎胡闹

    联考落榜无留恋

    生既无欢死何憾

    绝食求死吞药片

    求死无门悲荒诞

    父母监护拆孽缘

    状告老师师生散

    愁云满天难凯旋

    凤凰再考又落榜

    度日如年苦难全

    台大学生庆筠降

    写稿赚钱念大学

    志同道合结婚讲

    乡下租房把婚结

    贫贱夫妻百事哀

    婚后生子当娘爹

    生活拮据情满怀

    永不停笔写作忙

    《窗外》出版婚姻败

    庆筠嗜赌分手伤

    初露锋芒日中天

    笔名琼瑶代凤凰

    一鼓作气不偷闲

    《烟雨蒙蒙》、《六个梦》

    作品连载在《皇冠》

    知遇之恩纯情正

    《皇冠》社长平鑫涛

    扶持琼瑶名气盛

    出书发行一手包

    《潮声》、《几度夕阳红》

    琼瑶台湾卷狂飙

    《月满西楼》、《剪剪风》

    《庭院深深》、《彩云飞》

    天作之合事业成

    言情传情书为媒

    《浪花》、《心有千千结》

    好事多磨永相随

    搬上银幕火爆接

    《一帘幽梦》、《碧云天》

    拍成电影皆报捷

    琼瑶红遍半边天

    创建电影公司妙

    肥水不流外人田

    精选演员气质好

    秦汉祥林林青霞

    琼瑶电影巨星耀

    自创“怡人公司”佳

    开拍电视连续剧

    《婉君》、《哑妻》、《三朵花》

    《梅花三弄》系列剧

    《雪珂》《青青河边草》

    《还珠格格》风格育

    两岸开放春来早

    大陆掀起琼瑶热

    回乡探亲祖墓扫

    烧香祭祖非游客

    衣锦还乡小说家

    摆宴答谢乡亲乐

    台湾琼瑶有才华

    编造不尽玫瑰梦

    言情第一女大家

    2004/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