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颂诗的由来
一首诗的诞生是复杂的,是生活的燧石撞击的火花。毛澤东主席离开我们已经三十多年了,今天这个时代已经完全跟毛澤东时代不一样了,但是去过韶山的人都会被这样一幕一幕地画面感动:无数男女老少,来自五湖四海的人们,不论白人还是黑人都站在毛澤东主席铜像面前鞠躬,发自内心喜欢毛澤东,热爱毛澤东!
我是一九六六年十一月初到韶山参观的红卫兵,后来在北京天安门广场和长安街,毛澤东主席乘车第七次检阅百万红卫兵时,我见到了毛澤东主席,我终身难忘。我的爱妻当年在湖南工作,我俩的爱情是建立在共同信仰的基础上,谈恋爱时,她送给我的定情礼物是韶山的茶杯,茶杯上印着红太阳升起的地方--韶山冲,韶山就这样永久地刻在我心中。2000年12月26日毛澤东主席诞辰纪念日,为了缅怀毛澤东主席,我写下了诗作《韶山之歌》:
革命圣地韶山冲,
诞生导师毛澤东;
九州苦海夜茫茫,
日出韶山东方红。
世纪中华红彤彤,
中共党人真英雄;
卫星上天红旗扬,
日出韶山旗更红。
红旗更红党光荣,
中国马列毛澤东;
真理阳光照人寰,
日出韶山万代红。
我两次上庐山两次在庐山含鄱口留影,显然,庐山山形早就存在于自然界中,如今人们缅怀毛澤东,想像为一个酷似仰卧于青山白云之间的毛澤东,主席的光辉形象,同中华大地融为一体,确实叹为观止。神奇而丰富的想像,表明毛澤东主席的光辉形象,永活在人民心中,伟大的领袖毛澤东主席永垂不朽!伟大的毛澤东精神永存!我写下了诗作《留影庐山含鄱口》:
藤椅端坐毛澤东
当年留影含鄱口
神采奕奕照片中
如今身影仍留守
横看不识庐山峰
酷象导师似元首
缅怀更名领袖峰
无限情思留个影
背影巍巍领袖峰
毛澤东同志的诗词《如梦令.元旦》出现的是一位艺术巨匠的平易而不平常的笔墨。诗人毛澤东的艺术功力,深长于笔墨背后,从而极为耐人咀嚼。这首词,开头平易而奇突;记事写景如在目前,而吟咏之余,益觉有千钧笔力:“宁化、清流、归化,路隘林深苔滑。”把征途中经过的最偏远的基本路线,以及途中景色及险阻,看似都不过是很轻易地点了一下,但读者自然而然地受到一种感应:红军征途中所经历的艰辛生活以及他们的负重、忍受困难和对革命的坚定信念。接下去四句,更是千古绝唱:“今日向何方,直指武夷山下。山下山下,风展红旗如画。”一种革命信念,一种革命的斩钉截铁的必胜雄心,一种革命的乐观气概,一一成为诗境的雄伟气象。此词为抒情性极为强壮的、独特的一首战歌和一幅描绘革命出征的战争油画。毛澤东同志的诗词艺术,正是达到炉火纯青的新境界,他在文学上的贡献,是他革命功勋的组成部分,与他的革命业绩同样永垂史册。我多次到过宁化、清流、武夷山游览觅迹,美好的回忆,我写下了诗作《宁化游览觅迹》:
红军转战征途中
风展红旗向何方
指引方向毛澤东
武夷山下进军忙
路隘林深苍苔滑
宁化清流入诗香
如今觅迹游感发
武夷如画风景地
天鹅洞群冠中华
2001/3/2